第38章 朝堂之争

彼时,朝堂之争也越来越烈,由皇后支持的太子和左相支持的三皇子赵彻,在朝堂上的派系越来越明显。

皇后太子多次私下要拉拢右相无果,只有右相一派保持中立,皇帝年事己高,但对皇后太子所作所为了如指掌。

赵彻在论剑大会上取得了天山派的认可,天山派掌门表示愿意支持三皇子,太子的位置受到威胁。

朝堂之上,那股看不见的暗流愈发汹涌。金銮殿内,百官垂首,气氛沉闷得能拧出水来。

左相往前一步,躬身启奏:“陛下,北境雪灾,军士御寒冬衣尚有缺口。三皇子殿下前番于论剑大会上,与天山派结下善缘。天山派愿以低价售予朝廷一批抗寒物资,以解燃眉之急。老臣以为,此事可交由三皇子殿下督办,以示朝廷诚意。”

话音刚落,太子一派的御史立刻出列,声色俱厉:“左相此言差矣!朝廷采买,自有规制,岂能因江湖门派一点小恩小惠就乱了章法!况且三皇子乃皇子之尊,怎能与商贾之事牵扯过深!”

左相眼皮都未抬一下,声音平稳:“御史大人多虑了,国事为重,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天山派此举乃是义举,若朝廷反以官僚规制推拒,岂不寒了天下武林人士的心?”

两派人马随即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

太子面带一贯的温和笑容,上前一步,打断了争吵。

他先是对着龙椅上的老皇帝行了一礼,才转向赵彻,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的教导:“三弟,你本来就对朝堂之事知之甚浅,而且前段时间也刚从江湖归来,心怀天下是好事。但朝堂不同于江湖,讲的是法度纲常,不可凭一时意气行事。这督办采买之事,还是交由户部和兵部合议为妥。”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出他储君的气度,又暗暗将赵彻划归到了“不懂规矩”的江湖人一类。

赵彻并未动怒,只是平静地回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凡事自当遵守法度。不过天山派掌门曾言,这批物资并非售卖,而是敬献。只因不愿落个邀买名声,才提出以低价售予。他们所求,不过是朝廷对武林义士的一份认可。儿臣以为,这份心意,朝廷不该漠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至于督办人选,儿臣确实年轻,经验不足。右相大人持重老成,向来是百官楷模,不知右相大人对此事有何高见?”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队列中那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己经睡着了的老人身上。

右相被点了名,只好慢吞吞地睁开眼,打了个哈欠,才慢悠悠地拱手:“咳,老臣以为……北境天寒,将士们缺衣少食,确实可怜。天山派的心意,也确实可嘉。嗯,都可怜,都可嘉。”

一番话说了等于没说,把两边都噎得够呛。太子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

龙椅上,始终沉默的老皇帝终于动了动。他那双看似昏花的眼睛扫过下面三个儿子,最终淡淡开口:“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的钟声敲响,皇帝起身离去,无人敢揣测他心中所想。

太子拂袖而去,背影带着压不住的火气。赵彻则不紧不慢,路过左相身边时,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而那位“都可怜,都可嘉”的右相,则转过身一动不动,站在人堆里,阚泽这群人三三两两地走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