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夺取军资

帅帐内,气氛瞬间变得炙热。

“殿下,这是天赐良机啊。”张勇激动地一拍大腿,“只要拿下这座仓库,我们至少半年之内,都不用为粮草发愁了。”

朱元璋的指关节,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眼神锐利。

他很清楚,这既是天赐良机,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那座仓库,有多少人看守?兵力如何?”他沉声问道。

赵铁山立刻回答:“看守仓库的,是李自成留下的一支偏师,约有五百余人。首领名叫胡三,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们龟缩在镇子里,整日饮酒作乐,戒备十分松懈。”

五百人,对三百人。

敌众我寡。且对方据守镇甸,有地利之便。

硬攻,绝无可能。

“殿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周遇吉开口了,他比张勇要冷静得多,“敌军虽懈怠,但毕竟人多势众。我们若倾巢而出,正面强攻,即便能胜,也必是惨胜。伤亡过大,得不偿失。”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依末将之见,此战,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周遇吉走到地图前,目光在仓库所在的镇甸和其周围的地形上,来回审视。

片刻之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殿下,末将有一计,或可一试。”

“讲。”

“此计,名为‘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周遇吉的手指,点在了镇甸西侧的一片密林。

“镇甸西面,地势平坦,乃是通往保定的大路。胡三此人,虽然莽撞,但必然会在此处,设下重兵,以防备清军来袭。而镇甸的东面,则是一片沼泽和芦苇荡,道路难行,易守难攻,其防御,必然最为薄弱。”

他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我们可以如此……”

周遇吉将他的计策,详细地说了出来。

朱元璋听着,眼中欣赏之色,愈发浓郁。

这个周遇吉,不仅骁勇,更深谙兵法诡道,实乃帅才。

“好。”朱元璋一拍桌案,当即拍板,“就依周将军之计。”

他站起身,开始下达作战命令,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战,由周遇吉将军,全权指挥。”

这是他第一次,将整支军队的指挥权,完全交托出去。这既是对周遇吉的信任,也是一种姿态。

“张勇。”

“末将在。”

“你率第二营一百五十人,为正兵。今夜三更,大张旗鼓,从西面大路,佯攻镇甸。记住,只许呐喊,不许恋战。一炷香后,无论战果如何,立刻撤退。”

“声东击西?”张勇瞬间明白了过来。

“正是。”朱元璋点了点头,“你的任务,就是把胡三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西面去。”

“末将明白。”

“卢九德,赵铁山。”

“属下在。”

“你二人,率锦衣卫弟兄,为奇兵。待张勇佯攻之后,趁乱潜入镇中,控制仓库西周的要道,为我大军入内,扫清障碍。”

“遵命。”

“而本王,”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众人,“将亲率周将军与第一营,为伏兵。我们,将从东面的沼泽地,涉水而过,首捣黄龙。”

夜,如浓墨。

三更时分,镇甸的西面,忽然喊杀声震天。

张勇率领着一百五十名士兵,高举着数十支火把,如同下山的猛虎,向着镇子的西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敌袭。敌袭。”

镇内,瞬间乱成一团。

那正在睡梦中的首领胡三,被亲兵从女人的肚皮上叫醒,听闻是官军来袭,顿时大惊失色。

他连盔甲都来不及穿戴整齐,便提着刀,冲上了西门城楼。

“给我顶住。弓箭手,放箭。”胡三声嘶力竭地吼道。

然而,张勇的队伍,根本不与他们接战。只是在远处,大声呐喊,虚放箭矢,制造出千军万马前来攻城的假象。

一炷香后,喊杀声戛然而止。张勇带着队伍,潮水般地退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胡三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什么狗屁官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他得意洋洋,立刻下令,大摆酒宴,庆祝“大捷”。

他丝毫没有察觉,就在他将所有兵力,都调往西门之时。

镇甸的东面,一支幽灵般的队伍,正悄无声息地,从那片被他们视为天然屏障的沼泽地中,穿行而过。

朱元璋走在最前面,冰冷的泥水,浸湿了他的裤腿。但他毫不在意,眼神,死死地盯着不远处那座黑黢黢的仓库。

东门的守卫,果然松懈到了极点。只有寥寥十几人,正围着火堆打盹。

在卢九德和赵铁山率领的锦衣卫面前,这些人,连示警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尽数抹了脖子。

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哨兵,大军顺利进入镇内。

此时,胡三等人,正在镇西的军营中,饮酒狂欢。

当朱元璋率领着第一营的将士,如天兵天将般,出现在仓库大门前时,守卫仓库的百余名士兵,彻底傻眼了。

“缴械不杀。”

冰冷的声音,宣告了他们的末日。

抵抗,是徒劳的。

不到半个时辰,整座仓库,便被朱元璋的军队,完全控制。

当仓库的大门,被缓缓推开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粮草,堆积如山。

崭新的兵甲、弓弩、火铳,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架子上。

而在仓库的内室,十几个巨大的木箱,被撬开。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白花花的银锭。

发财了。

这一次,是真的发财了。

即便是朱元璋,看到这笔巨大的财富,心跳,也忍不住加快了几分。

有了这些,他不仅能让队伍吃饱穿暖,更能招兵买马,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

而此时,在镇西的胡三,终于从探子口中,得知了仓库失守的消息。

他酒意全无,吓得魂飞魄散。

他知道,仓库失守,是死罪。李自成,绝不会放过他。

他不敢组织抵抗,甚至连家眷都来不及带上,便带着几个心腹亲兵,趁着夜色,从北门仓皇逃窜。

主将一逃,剩下的西百多名守军,更是群龙无首,彻底乱作一团。

他们,成了朱元璋囊中之物。

天亮时分,整个镇甸,被朱元璋的军队,完全掌控。

这一仗,几乎兵不血刃,便取得了空前的大捷。

清点战果,缴获粮食三万石,兵甲两千副,火铳五百杆,弓弩一千张,以及白银,足足五万两。

此外,还收降了西百多名溃兵。

朱元璋的队伍,一夜之间,膨胀到了近八百人。

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他们第一次,尝到了“以战养战”的甜头。

朱元璋站在堆积如山的物资前,心中,却是异常的冷静。

他知道,队伍越大,人心,就越难控制。

而财富,往往是腐蚀军心,最厉害的毒药。

他看了一眼那些盯着银箱,两眼放光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是时候,用一场真正的鲜血,来给这支刚刚尝到甜头的军队,好好地,立一立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