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7节
- 原文: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 翻译要点:
- “这世界有祸了”中的“有祸了”是先知式宣告,译文中需体现审判的严肃性,如“祸哉,这世界”或“世界要受祸了”;
- “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需译为“使人跌倒的事固然难免”,强调“难免”但不代表合理,与“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形成因果警示;
- 重复“有祸了”需保持语气一致,突出对“绊倒他人者”的严厉谴责。
8. 第8节
- 原文: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 翻译要点:
- “叫你跌倒”指“引诱你犯罪”,译文中需明确“导致你犯罪”或“使你失足”;
- “砍下来丢掉”是比喻性表述,非字面意义的自残,需译为“砍断丢掉”或“舍弃”,传达“对犯罪根源需果断决绝”的态度,可加注释说明象征意义;
- “永火”指“地狱的永恒刑罚”,不同译本或译“永恒的火”“不灭的火”,需统一译法,突出“永恒性”。
9. 第9节
- 原文: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 翻译要点:
- 与第8节同理,“剜出来丢掉”是比喻,强调“对犯罪诱因的彻底摒弃”,译文中需体现“剜出”的决绝,同时避免字面误解;
- “地狱的火”与“永火”呼应,需译为“地狱的火”或“地狱里的火”,保持与前文“永火”的一致性(部分译本中“永火”与“地狱的火”为同一概念)。
10. 第10节
- 原文: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
- 翻译要点:
- “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中,“轻看”指“轻视、忽视”,需译为“不可轻视任何一个这样的小信徒”,明确对象;
- “他们的使者”指“小信徒的守护天使”,译文中可首译为“他们的使者”,或加“守护”一词(如“他们的守护天使”),符合宗教传统理解;
- “常见我天父的面”指“天使在神面前侍立、蒙神悦纳”,译为“常看见我天父的面”,体现天使与神的亲近关系。
11. 第11节(注:括号内为古卷内容)
- 原文:(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 翻译要点:
- 因属古卷补充内容,翻译时需用括号标注,表明非正典核心文本;
- “失丧的人”指“背离神、需要救赎的人”,译为“失丧的人”或“迷失的人”,体现耶稣救赎的目标对象。
12. 第12节
- 原文: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 翻译要点:
- “走迷了路”需译为“迷失道路”或“走丢了”,突出羊的无助状态;
- “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是反问句式,译为“难道他不会撇下这九十九只”,强化“牧人寻羊”的必然性;
- “往山里去找”需体现“主动寻找”的行动,如“到山里去寻找”,结合当时中东地区“山地牧羊”的背景,可保留“山里”或加注释说明环境。
13. 第13节
- 原文: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 翻译要点:
- “我实在告诉你们”同第3节,保留权威性语气;
- “为这一只羊欢喜”需强调“喜乐的程度”,译为“为这一只羊所存的喜乐”或“为这只羊欢喜”,与“九十九只”形成对比,突出神对“失丧者”的重视;
- “比…欢喜还大”译为“比为那九十九只没有迷路的羊更欢喜”,明确比较对象。
14. 第14节
- 原文: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 翻译要点:
- “你们在天上的父”需体现“天父”的超越性与亲密性,译为“你们在天上的父”或“你们的天父在天上”;
- “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中,“不愿意”指“神的心意是不愿任何信徒迷失”,译为“也不愿意任何一个这样的小信徒失丧”,强调“一个也不”的绝对性,呼应前文“不可轻看”的教导。
15. 第15节
- 原文: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 翻译要点:
- “弟兄”指“信徒同伴”,译文中需明确“弟兄(指信徒)”或“弟兄姐妹”,体现教会内的关系;
- “得罪你”指“冒犯你、伤害你”,译为“得罪你”或“冒犯你”,涵盖言语、行为上的过错;
- “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强调“私下解决”的原则,译为“趁只有你们两人在场的时候”,突出“一对一沟通”的重要性,避免公开羞辱;
- “指出他的错来”需译为“指出他的过失”或“劝诫他的错误”,体现“出于爱心的纠正”,而非指责;
- “得了你的弟兄”指“挽回弟兄的关系、使他悔改”,译为“就挽回了你的弟兄”或“便得了你的弟兄(指修复关系)”,明确“得”的含义是“恢复弟兄情谊”。
16. 第16节
- 原文: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 翻译要点:
- “另外带一两个人”需体现“从教会中选取见证者”的意图,译为“再带一两个人同去”,强调“见证人数”符合旧约律法(申19:15);
- “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中,“口”指“证言”,译为“借着两三个证人的口作见证”,保留“两三个人”的数字象征(真理需多人印证);
- “句句都可定准”译为“凡事都可确定”,体现见证的权威性和公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