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制造业这么麻烦

事实证明,武梦男还是小看了如今从事制造业的难度。

她询问过张巧造纸作业流程后,知道造纸作业的难点之一是捣杵打浆。

是将树皮粗麻等木制纤维沤烂后,在经过?蒸煮,洗涤,?打浆,最后才是将木质纤维的浆液均匀捞起后,挤压烘干成纸。

这里面的打浆捣杵是最耗费人力精力的工序。

原本她设想在洛河周边设厂,用漯河水利资源进行捣杵作业。

谁知道,现在这年头,虽然洛阳对有人投资造纸坊比较欢迎。

但是因为担心造纸污染问题,不让在河岸两地建厂,必须选择远离水源的地方,建成后还要接受官府检查,不能污染水源。。

妈的,穷的掉裤子了,还想着环保。

最后她师父跟着衙役跑来跑去,选择了一块远离城区水源数百米的一处荒地。

如今洛阳周边土地都集中在官府手中,这种荒地地价也便宜,三两银子一亩。

买下十亩荒地后,建设也遇到了问题。

没有了水力资源可以利用,武梦男想以牲畜蓄力的方式,进行打浆作业。

设想是用牲畜拉动木质齿轮,带动木槌做功。

想法很好,但是到实际上建设中,请了好几个木工进行磋商,都无力承担这种齿轮制作,连接都搞不明白。

好不容易有一个老师傅说能做,但是这种装置花费巨大,担心会错意,需要她们提供图纸。

她一个当初练健美的人,懂个蛋的画图。

最后武梦男和她师父商量了一下,发现这种有异于常规小作坊形式的大作坊建设,必须要有大匠统筹。

武梦男有想法,但是在具体施工建设,方面根本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只能进行大框架的规划指导。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托她爹武士彟的关系,联系了扬州新城建设中,秦安李家李神符府下将作营的一个大匠过来。

由武梦男构思想法,大匠将武梦男的想法化作具体的施工规划,

人家给面不要钱,但是她们打听了一下行情后,还是忍痛包了一个一斤重的红包。

还没正式开工,她们的创业资金就耗费了三分之一。

至此,她们这间造纸厂,才真正开始进入建设阶段。

一时间花钱如流水。

洛河下游,靠近偃师的一处滩涂地。

考虑到她们造纸坊是用水大户,武梦男又想着架一个水车,引水入厂。

但是请来的大匠一打量,冷冷报了一个数,让武梦男着实吓了一跳。

“三百两?”

“渭河平静期水流缓慢,想要借用水力,这个水车一定要大!

在考量坚固性,耐腐蚀性,必须选用南方上好的松木。

如今各地建设兴起,松木价格水涨船高,一方松木,从南方运来就需要耗费良多。

再加上长达数百米的水渠建设,三百两都不一定打得住。”

“就不能用本地的木材么?”

一旁大匠轻轻捋动着胡须想了想道。

“如果用本地杨树,关键部位必须以铜包木,质地沉重下,反而需要做的更大。

更关键的是轴承的的选择。

想要能够承受如此巨大压力的轴承,最起码也要用椆木才行,这根轴承的处理就不下十两。”

武梦男眉头一皱。

这个工厂还没开始建设光规划请人就花了两个月,如今整个厂房出就挖了十个沤池,进行原料储备。

“那个做起来快一点。”

“洛阳繁华,铜匠众多,当然都是选用本地材料更加建设更快些。”

武梦男闻言,咬牙道。

“那就用本地木材,铜包木来做!”

大匠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武梦男,最后将视线投向一旁的张出尘。

“单单取水而己,以人力单挑也能供应作坊所需,真的要花费如此繁多,来造水车么?

单单这个水渠建设,你们也要买下周边才行。”

武梦男坚定道。

“如果全用人工,整个厂房运作起来,怕不是需要千人劳作。

人吃马嚼只下,花费只会更多!

既然都开头了,就一劳永逸!”

武梦男的话语落下后,张出尘忍不住有些担忧的将武梦男拉到一旁。

“真的要造这东西?

咱们请人做你说的牛拉打浆机的费用都没给人结算,定金都花费了数十两。

现在咱们没钱了。”

“没钱我在卖点东西!”

“可是这样下来,一间造纸坊,花费数千贯,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

“等厂房建好,不管咱们花了多少,都能翻倍的赚回来!”

不管自己师父如何打退堂鼓,武梦男都态度坚定。

虽然有想过在古代搞制造业耗费比较大,但是到没想过会耗费这么大。

怪不得现在的造纸坊都是手工业。

这种投资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确定下来整个厂房规格流程,武梦男扭头就彻底不再过问厂房建设的事,全程让她师父看着。

只是在每次没钱的时候,将自己的嫁妆存货拿出来让她师父变卖,最后张出尘都不在想具体花了多少。

只知道每天一到工地,到处都是钱钱钱和等着结账的工人匠人。

等前后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厂房终于建好后。

武梦男和她师父及李公府调来的一百老卒看着眼前这处占地近万平的硕大造纸厂久久不能回神。

“三千二百贯!

换成大钱都能铺满整个作坊了。”

一旁的大匠看着自己耗费了半年时间建造的造纸坊,也是充满了成就感。

“听闻前朝时,商贸繁华,有纸业大家,一坊之阁承载了千人劳作。

纸成烘嗮之时,宛如天幕云霞,蔚为壮观。

如今此坊也不逊于此!”

一旁武梦男闻言正色对着一旁大匠一拜。

“有劳王大家出手,才能有此之业。

以后有可用之地,定当不负所托!”

一旁大匠见状连忙将武梦男搀扶起来,有些羡慕的看着一旁张出尘。

“听闻史记中有灵童早慧,一首以为讹传,没想到有一天,此等人物能当面可见。

夫人真是好福气!”

张出尘见状尴尬一笑,没有解释什么。

等大匠告辞远去,武梦男看着对方的背影忍不住感慨万分。

就这么一个历史上留不下名号的人,对建筑,画图,沟通,材料,机械设计等等了然于胸。

一看就是个大才。

不知道整个大唐埋没过多少这样的人才。

“对了师父,你有留下大匠的联系方式么?

以后咱们扩建厂房的时候,可能还要劳烦人家。

王大匠的全名什么?”

张出尘想了想道。

“留下了。

好像叫王仲舒,字: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