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代权谋里的背景板丞相23

“什么!陈靖他好大的胆子!”

萧昭瑄从席上一跃而起,怒喝道。

空气沉默了会,他看看闭目沉思的梁皇,又看看稳坐桌前的楚回,有些尴尬的坐了回去。

怎么回事,他刚刚听错了?

楚回将桌上的文件推到一边,从身侧取出一卷地图铺开。梁皇自然地凑了过去,赞道:“这是怡红院新搞出来的地图?做得不错啊。”

整幅地图长约六尺,宽约四尺,山脉河流的走向清晰明了,梁皇是马上打天下的帝皇,最知道一个详细地图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萧昭瑄也好奇,勾着脑袋往这凑,随口问道,“怡红院是啥啊?”

梁皇:……

楚回:……

萧昭瑄:?

梁皇熟练地敷衍他,“小孩子别问那么多。”

话归正题,有世家不甘落寞想要拼一把本就在预料之中,只是无论是梁皇还是萧昭宸,预想的都应该是扬州或冀州这种世家实力庞大的地方。

益州左邻西羌,东据巴山,四面环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蜀道未通前与中原交际不通,当地有不少外族与汉人混居,向来为世族所不喜。

益州牧陈靖来自颍川陈氏,陈家与楚家相似,在前朝后期都罢官回老家避难。只是楚家当时的家主很有远见,早早地分了家,让嫡系子弟各择其主,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就是新的家主。唯独他和楚家的嫡长子留守南阳老家,最终为前朝殉葬,也算临危一死报君王,全了楚家的忠名。

陈家当时并未料想到世事变化如此之快,突逢兵乱,嫡系死得百不存一不说,百年积蓄也尽数落于他人之手。

那年陈靖十三岁,带着年仅五岁的妹妹从颍川一路东躲西藏,到了冀州阳平郡,也就是在那,他遇见了梁皇。

此时梁皇帐下的文官集团已经基本稳固,其中有不少颍川人士,听他报上门第自然要照顾一下他。

而陈靖,他在简单的梳洗后,捧着婢子送上的热汤,回忆着梁皇治下军纪严明的军队,又看了看妹妹终于擦干净的小脸,下了决心。

陈靖,他是最标准的世家子,又天资聪颖,深知只有展现了自已的价值才能搭上这趟东风。

他去求见梁皇,在沙盘上复现了自已从颍川一路到阳平途经的路线地貌,各处关隘,城防,山水,据兵几何,为梁皇之后拿下兖州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自此,他也成了梁皇帐下的一员,天下初定时被委任为益州牧。

梁皇看着地图,沉默不语。

他早在萧昭宸离开京城时就做好了准备,那帮陪他扛过枪挡过刀的兄弟他杀得,这些曾经抛下家世门第之见,郑重其事地跪拜在他面前叫他主公的谋士自然也杀得。

只是陈靖,他实在没有预想到。如今颍川陈氏已经名存实亡,究竟还有什么值得他干这犯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他摇摇头,道:“益州司马可能已经被害了,陈靖应该是联系了羌人。起诏,让凉州的定西军做好准备。”

大梁地方上的管理体系基本还是延续了前朝的制度,唯独在职权上将军政分离,由司马主管军务,州牧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益州司马是梁皇亲信,二十出头的年龄已颇具名将风范,这本是梁皇留给萧昭宸的护国之才。

“羌人会突袭凉州吗?”楚回问。

梁皇抬抬眼皮,冷哼了声,“羌人目光短浅,刚刚吃完了冬粮,恐怕只想劫掠一番。羌人善骑,机动性强,又有陈靖大开方便之门,此时应是已经长驱直入,抵达荆州了,哪有空杀凉州个回马枪。”

“不过也不得不防,叫定西军分一半驻守,至少出五千精锐骑兵,给我从羌人pg后面狠狠捅进去。”

楚回点头,为梁皇起草诏书,“太子殿下现在应是到了江夏郡西陵县,江夏郡屯兵三千,事发突然,恐怕没有足够守城物资。”

“益州起兵,大约有五万人,至于军报上说的十万人听听就行。”梁皇指尖敲击着桌面,“大部队行军慢,目标大,现在进入荆州的应该还没打掉武陵。”

“就算有人攻到江夏了也是小规模地绕后,点十万精兵开拔讨贼,再分个两千骑兵轻装上阵,隐蔽行军,直抵江夏郡支援。”

他扭头看向候在一旁的小太监,“通知在京将领来武英殿开会。”

一旁的萧昭瑄眼睛亮得像一条见到肉骨头的小狗,就差没在脸上写下“带我”两个字了。

梁皇视若无睹,起身就要走。

“陛下,”出乎意料的,叫住他的人竟然是楚回,“臣想同往。”

“胡闹什么,”梁皇淡淡地斥了句,听不出喜怒,“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楚回起身向梁皇深深一礼,“臣知此事重大,太子殿下千金之体,不容有失。支援队伍若要通过南阳郡的话,臣应当能帮上忙。”

这两千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至少途经郡县时一定要吸纳当地兵员,一来扩充队伍,二来熟悉地形方便隐蔽。

所谓南阳楚家,楚家在当地的威望可不是开玩笑,当地不一定认京师那枚令牌,但一定认楚家的名头。

“朕知道你身体不好,这次行军情况紧急,恐怕没法照顾你。”

“臣知晓。”

“不后悔?”

“九死不悔。”

梁皇笑了下,轻飘飘的,“好,那你随军做个主簿吧。”

“你祖父以前也做过我的随军主簿,”梁皇拍了拍楚回的肩膀,“伯瑜倒是颇有祖父之风啊,好孩子!”

一旁的萧昭瑄目瞪口呆,强行把脑袋插进两人中间,“那我呢?那我呢?”

“你——!”梁皇眉头一蹙,刚要说什么,又停住话头,沉沉地吐了口气。

许久,他闭着眼睛捏捏眉心,像是妥协一般,“你跟着楚卿一起去,就做他的侍卫!听明白了吗!”

萧昭宸差点蹦起来欢呼了,但还是在梁皇的逼视下乖乖行礼,“保证完成任务,将伯瑜完璧归赵!”

楚回:……这个词不是这么用的。

*

最后由武安侯项青带领十万京兵去平反,大军开拔前需要众多准备,平静已久的京营久违地躁动起来。

武将的升迁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打仗,此时京营内大都还是血气方刚的良家子,听着父辈沙场百战的故事长大,对建功立业充满渴望。

精兵自然是靠训练成绩来选,年轻的士兵们跃跃欲试,青年的将领们摩拳擦掌。而就在训练场这边的选拔正火热之时,另一支人数较少的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

一人双马一路急行军几乎没有休息,只用了四天就到了南阳郡。在那用了一个晚上做了必要的休息和补充物资,又吸纳了一千郡兵,队伍再次上路。这次有本地人引路队伍走得顺了不少,又用了五天时间,终于抵进江夏,即将到达西陵县。

斥候来报,在西陵县城门附近发现士卒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