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哈哈大笑,冲胡振华拱手说道,
“小兄弟目光如炬,佩服佩服!在下是六品百户,至于在哪里供职,恕我不方便透露。”
胡振华咧嘴一笑,表示理解。其实,他早就猜出了常凯的任职所在,因为胡振华之前看到的那名拱卫司暗探,就站在不远处,还和常凯有过目光交流。
常凯不死心,继续问道,
“我真没有晋升希望了吗?”
胡振华直翻白眼,当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不好吗?干嘛非要升职,像你这种勋贵子弟,爬的越高死的越快!
老朱下手那可是狠辣无情!
但这话胡振华不能说呀,他定了定神,笑道,
“常家家风严谨,不允许裙带。门中子弟要想晋升,但凭军功。最近两年,不会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所以,你晋升很难。”
胡振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当然了,如果你吃得了苦,就去漠北,我估摸着,两年后蒙古鞑子必然犯边,好男儿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还有一句话胡振华没法说:在拱卫司没前途,像这种特务机构,窥探别人隐私,招人记恨,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两年后,洪武十三年,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等多次侵扰明朝边境,对明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了威胁。
朱元璋派沐英率师出古北口(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侦察得知乃儿不花在迤都扎营,于是明军迅速出击,趁夜包围了乃儿不花的营地。乃儿不花在惊慌失措之下,最终决定率部投降。
常凯笑了起来,他不顾胡振华身上的脏污,戏虐说道,
“听你说话的语气,似乎乾坤在握,你真是乞丐?”
“怎么?看不起乞丐?你别忘了,洪武爷都当过乞丐!英雄不问出身,我要不是为了寻找妹妹,十年之内,必能出将入相!”
常凯的笑容僵在脸上!不是因为胡振华吹牛,而是因为这狗日的说‘洪武爷都当过乞丐’,他如果发笑,岂不是在笑洪武大帝。
常凯的涵养很好,转瞬间就调整好了情绪,问道,
“为什么北元余孽或者两年后犯边,而不是现在?”
这个问题,胡振华也不知道,因为《明史》里面没有记载原因,但是,这不妨碍他忽悠常凯,
“大人,现在北元余孽不来,是因为他们内部还没稳定,我估摸着有一两年的时间,一些强大的权臣就能拥有相对的军事优势,他们为了祖先的荣光,也为了试探大明,必然挑衅!”
常凯又笑了,他伸出大拇指,赞叹道,
“小兄弟你倒是有秀才的潜质?”
“什么意思?”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胡振华听出了他的嘲讽,也不介意,毕竟自已只是一个乞丐,说的再是那么回事也没人会信。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笑道,
“这就不早了,我还要去找睡觉的地方,咱们回见!”
“别呀!”
常凯一个闪身,堵住了胡振华的去路,笑呵呵的说道,
“话不能说一半!既然你预料到了北元余孽要犯边,给出一个解决之策呗!”
胡振华眼珠子一转,瞬间有了主意,他随手一指韩武,笑道,
“你把他升为小旗官,我就告诉你对策!”
韩武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他腰杆挺得笔直,想在常凯面前表现一番。
他太想进步了!
常凯直撮牙花子。官职乃公器,如果私相授受,会落人把柄,给常家带来麻烦。
他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头,笑道,
“我没这个能力,换一个条件吧,100两银子,如何?”
他虽然是询问,但语气可不是在商量。上位者的不容置疑,此刻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胡振华不为所动,淡淡说道,
“我不缺钱!相反,如果我想弄钱,非常简单!”
常凯不信,反问道,
“你要是能弄到钱,何至于成为乞丐?”
“如果我弄到了钱呢?”
常凯看了看韩武,哑然失笑,此刻他生起了争强好胜之心,毫不犹豫的说道,
“如果你弄到了钱,我就想办法帮他运作一番,晋升为小旗官!”
“好!一言为定!”
胡振华看下韩武,喝道,
“你都听见了,把身上的钱给我!”
常凯:@……
韩武哭丧着脸,悻悻说道,
“我没钱,身上只有十几个大子!”
胡振华向他伸出手,喝道,
“拿来!”
韩武无奈,只得拿出自已的钱袋,将里面的十几个铜钱倒了出来,捧着递给老胡。
胡振华掂了掂,颇有分量,他摊开手掌,伸到常凯面前笑道,
“晚饭有着落喽!”
常铠的嘴角抽搐起来,他立即反驳道,
“咱们说的是100两,你这也不够啊!”
“我们刚才说只是弄到钱,可没说数量!要不你仔细回忆回忆!”
常凯挥了挥手,抵死不认账,
“我们说的就是100两,我绝对没有记错,要不你问问大家?”
守城的兵丁闻言,连忙扭过头去,他们可不想参与此事。
常凯哈哈大笑,嚣张的说道,
“你看,大家都可以为我证明!凡事要讲证据!”
胡振华见他耍无赖,恨得牙根子直痒,可又无可奈何,谁让人家是贵族呢!胡振华把铜钱塞到自已的口袋里,然后看向韩武,冷冷的说道,
“挺大个人了,怎么那么容易轻信别人,这个世道多现实呀!有些人看着光鲜靓丽,实际上内心阴暗龌蹉,他们仗着身份,肆无忌惮的欺骗良善,也不怕给祖先蒙羞!”
常凯:@……
他没想到眼前的乞丐居然敢骂自已!
常凯握紧的拳头,显然是被气坏了!他毕竟才20上下,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信不信老子大耳刮子抽死你!”
胡振华被激起了火气,挑衅的看着他,讥讽道,
“眼珠子瞪的跟牛蛋一样,怎么的,你还要打人?这里是城门,你信不信我嚎一嗓子,让你吃不了兜子走!”
常凯:@……
他岂能忍受这个,指着胡振华的鼻子,怒极反笑,
“好好好!爷今天就想领教一下你的本事!”
说话间,他抓住了胡振华的领口,老胡怡然不惧,无所谓的说道,
“谁怕谁呀!我烂命一条,死了说不定可以在阴曹地府与家人团聚!”
说完,胡振华突然跪了下去,扯着嗓子喊道,
“常大人,你饶了小的吧,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你。”
说完,他把韩武刚才给了十几个铜钱捧在手心,递给常凯。
傍晚出城的人很多,百姓看到这一幕,立即张望过来。
吃瓜看戏,古今皆然!
常凯大怒,一脚踹向胡振华的胸口,骂道,
“你狗日的敢陷害爷!”
胡振华被踹得仰面躺倒,手里的铜钱也飞了起来,他反应很快,摔倒后连滚带爬的捡起地上散落的铜钱,再度双手捧着递向常铠,吼道,
“常大人,您千万别嫌少,我明天还可以去乞讨!后天也可以!以后我要到的每一碗饭,都孝敬你一半!”
常凯再度一脚踹了过去,正中胡振华胸口,后者早就防着他,因此在常凯踹中的那一刻,他的身体立即往后仰,这么做的结果是常凯的力道无处宣泄,闪了他的腰!
而胡振华‘重重的’向后倒去,躺在地上不动了!
几个拱卫司的小喽罗见自家首领受伤,赶紧过来搀扶!
王忠脸都绿了,赶紧去查看胡振华的伤势,见他还有脉搏,这才松了口气!
如果在麒麟门出了人命,他这个城门郎说不定要吃瓜落。如果严重点,还会被罢官夺职!
片刻后,胡振华突然‘苏醒’,他看了一眼常凯,面露惊惧之色,努力翻了个身,手脚并用,艰难地向远处爬去。
同时,胡振华还虚弱地抽搐起来,
“爹、娘,儿子无能啊,不但没找到小莲,马上让人打死了!”
突然,有百姓认出了胡振华,喊道,
“他是上午发馒头的那小子,是来应天府找妹妹的!”
“我也想起来了,多仁义的小伙子,要来的东西吃不完,还知道分给其他花子!”
“就是!刚才他喊常大人,难道是郑国公常家的人?”
郑国公常茂,是大明开国元勋常遇春之子。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暴卒于军中后,被追封开平王,谥忠武。其子常茂继承了常遇春之爵位。
胡振华听到百姓议论纷纷,再度哀嚎起来,
“老天爷呀!我们小老百姓只想平平安安的活着而已,难道你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吗!”
“洪武爷呀,你快来看看吧,天子脚下,有勋贵欺负你的子民啊!”
常凯原本在盛怒之中,突然听到‘洪武爷’三字,被吓得一哆嗦,这才冷静下来!
他弄清楚状况后,浑身被冷汗浸透。现在的局面,对自已,对常家都非常不利!
常凯心中纵有千般委屈,也要先忍一下。他毕竟出身名门,应变能力还是不错的。
常凯大声喊道,
“大夫,快去叫大夫!”
胡振华听到它的叫声,被吓的‘一哆嗦’,拼命的往外爬,嘴里还喊道,
“不要毒死我!不要毒死我!……”
常凯:@……
他在心里暗骂道:等爷过了这一关,看老子怎么料理你!
常凯朝着胡振华拱手,陪着笑脸说道,
“小兄弟,刚才是我冲动了,你放心,汤药费我全出,而且,我还会给你买一个铺子,资助你200银子,以后你再也不用风餐露宿了!”
众人一听这话,瞬间将胡振华挨打的事情抛之脑后,羡慕起来。
胡振华看到围观百姓的表现,顿觉不妙。说到底,他们只是一个看客而已。
不得不说,常凯这招狠毒!瞬间转移了老百姓的注意力,以后他们不但不会说常家的坏话,还会感念他们的仁慈和大方!
胡振华岂能让他如愿,又啜泣起来,
“大人,小的不敢要你的钱,只求以后不要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就好了!”
常凯:@……
他的钢牙差点咬碎,刚刚的努力,被瞬间破功!
老百姓看他的眼光又不太对劲。
常凯压低声音,无奈说道,
“差不多得了,我愿赌服输,韩武要不了一个月就会成为小旗官!”
胡振华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讨价还价,
“总旗官!”
常凯面色一变,轻声喝道,
“你他妈别得寸进尺!”
胡振华冷冷的看了一眼,也不说话,又开始嚎啕起来。
常凯又开始头皮发麻,连忙妥协,
“成交成交!但你要把对付北元余孽的策略告诉我!”
他看了一眼人群,又补充道,
“还要帮我解决眼前的困境!”
“你他妈别得寸进尺!”
常凯:@……
他没想到胡振华居然是个睚眦必报的主,一点亏都不肯吃,哪怕是言语上的。
常凯定了定神,说道,
“我再加一个条件,帮你找妹妹!”
胡振华突然觉得蛋疼,找妹妹是他虚构的,现在居然被拿来谈条件,怎么看都觉得自已亏了。
可这个亏你还不能不吃!
“成交!扶我起来”
常凯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狗日的真会挑时间拿乔!
百户大人陪着笑脸,小心翼翼的搀扶起胡振华,后者起身后,朗声说道,
“乡亲们,犯错不可怕,只要改了,还是好人!常大人血气方刚,难免冲动,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他是纨绔!刚才常大人跟我说,他以开平王的名义起誓,如果我胡振华横死,他愿意陪葬!”
常凯的脸都绿了,他在心里问候了胡振华祖宗十八代!
胡振华扭过头来,反问道,
“常大人,你说对不对呀?”
常凯挤出笑脸,被迫营业,
“没错!”
胡振华嘴角露出一丝弧度,继续说道,
“而且,常大人感念城中的花子生活凄苦,愿意捐出1000两银子,修建一座作坊,收留城中的花子!”
胡振华高高地举起拳头,吼道,
“常家仁义呀!”
百姓跟着喊道,
“常家仁义!”
叫喊声此起彼伏!
常凯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对解决问题的情庆幸,又有被摆了一道的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