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朕不喜欢不守规矩的人!

等百姓散尽,常凯一把揪住胡振华的领口,准备揍他!

胡振华大惊,连忙喊道,

“姓常的,你他妈什么意思?过河拆桥!”

常凯笑得很邪恶,阴恻恻的说道,

“刚才当着百姓的面,你只说横死要我陪葬,可没说不让我揍你!老子只把你打个半死,不算违背誓言吧!”

常凯突然想到了什么,嘿嘿笑了起来,继续说道,

“等你养好了伤,我继续把你打个半死!什么时候老子气消了,你的噩梦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说着,他就要扬起拳头!

胡振华瞥了一眼城门口,此时行人稀少,就是嚎啕也没有用!他看见常凯扬起的拳头,连忙喝道,

“且慢!”

常凯冷冷地看着他,戏谑地说道,

“老子现在心情好,给你一个开口的机会!”

胡振华压低声音,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

“姓常的,你他妈的真以为老子没后手呀!动动你的猪脑子,想想百姓刚才在城门口喊了什么!”

“他们能喊什么,常家仁义呗!敢骂老子,看拳!”

胡振华连忙抬起胳膊格挡,砰的一声,他的肩膀传来一阵疼痛!

常凯这小子,不愧是武将出身,拳头是真重!

胡振华见他又要挥拳,再多喝道,

“能不能听老子把话说完!”

常凯的拳头悬在空中,冷冷说道,

“老子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么花招!”

胡振华再度压低声音,戏谑说道,

“一个掌握兵权的国公之家,被百姓呼喊仁义,嘿嘿!”

常凯瞬间醒悟,后背被惊出一身冷汗,他的身体僵硬在原地,一动不动!

一个获得民心的武将之家,即使没有谋反之心,也会引起洪武大帝的忌惮。

胡振华逮到机会挣脱开,对着常凯的肩膀就是一记老拳。

四周的小喽啰想要冲过来,被惊醒的常凯喝止,他搂住胡振华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

“刚才哥跟你开个玩笑。咱们俩也算不打不相识,以后当兄弟处!”

胡振华占了上风,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他,嘿嘿笑了起来,

“现在咱们谈谈你踹我两脚的事情。要么,你让我踹回来!要么,一脚一千两银子!”

常凯推开他,怒目而视,

“你这是在敲诈!信不信老子去顺天府告你!”

“那你去好了!正好我要向应天府举报某人图谋不轨,意图造……”

常凯赶紧捂住他的嘴巴,警惕的看了看四周,还好没人靠近!

“兄弟,不是兄弟吝啬,我是真没钱!一个小小的百户,月例折算下来才五两银子,刚才你让我捐一千两,那是我将近20年的收入!”

百户是正六品武官,月俸为10石米。一两银子可购大米二石,若按此换算,百户月俸相当于5两银子。

胡振华怎么可能信信他这种鬼话,淡淡说道,

“没有钱你可以拿东西抵呀,我刚才不是要建作坊吗,你在城里有没有什么地皮、院子之类的,交一块出来!”

常凯发现胡振华不是在开玩笑,反问道,

“敲诈敲到国公家来了,好胆!你真的是一个乞丐?”

“如假包换,你是官府的人,可以去调查呀,我是信阳州胡家村人。”

常凯当然要去查,但是他已经信了几分,因为信阳州严格来说应该叫信阳县。

洪武元年(1368年)置信阳州,十年(1377年)降为县,成化十一年(1475年)复升为州。

现在是洪武十一年,所以对当地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清楚降格的事,才会仍称呼为信阳州。

一阵冷风吹来,胡振华立即紧了紧领子,把自已裹得严实一些,然后才淡淡的开口,

“马上城门就要关了,我要找地方过夜,咱们明天再见!”

常凯赶紧拉住他,笑道,

“别呀,咱哥俩还没聊够呢!去我家,咱们挑灯夜谈!”

胡振华冷哼一声,

“你看我像傻子吗?去你家?岂不是自投罗网!夜里你给我来一记闷棍,我只能去阎王那里诉冤了!”

常凯干笑两声,又搂住胡振华的肩膀,笑道,

“哥哥刚才是和你开玩笑,你怎么还当真了,真不禁逗!”

胡振华根本不接茬,说什么也不会进城,他感慨道,

“人无信不可立于世,某人一旦信用破产,跟死了没什么两样!”

常凯一把推开他,反问道,

“你说老子没有信誉?”

“你有吗?”

常凯:%&……

胡振华推开那个纨绔,大步流星的向远处走去。

常凯赶紧叫来韩武,喝道,

“你跟着他,明天一早带到麒麟门,事情办好了,我升你为总旗。如果办不好,提头来见!”

韩武一听可以连升两级,大喜过望,站的笔直,朗声喝道,

“是!大人您就放心吧!”

韩武由于身上有伤,他叫上郭受和李皮,向王忠请示一番后,赶紧跟了上去。

常凯觉得不保险,又叫了两名拱卫司的侍卫跟了上去。如果不是要回宫回报,常凯自已也会跟着出城。

像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人,必须严格掌握在朝廷手里,如果不能,那就毁掉!

……

常凯回到了皇宫,向拱卫司指挥使毛骧汇报了今日应天府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来龙去脉。

拱卫司设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主要官职。

指挥使是机构中的最高长官,全面负责拱卫司事务;指挥同知为副职,协助指挥使工作;指挥佥事地位稍低,参与处理司内各种事务。

指挥使毛骧没有任何耽搁,立即前往乾清宫,向洪武大帝朱元璋亲自汇报。

常凯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乾清宫,但每一次都觉得无比的压抑。

朱红宫墙与金黄琉璃瓦相互映衬,尽显皇家威严。殿内金砖铺地,光可鉴人。正中的金漆雕龙宝座,彰显无上皇权。上方“正大光明”匾高悬,庄重肃穆。置身其中,能深切感受到大明王朝的磅礴气势 。

毛骧汇报的非常详实,几乎做到了纤毫毕现。

洪武大帝听完,沉默了许久开口说道,

“常凯,去问清楚平定北元余孽之策,如果没有,杀!朕不喜欢不守规矩的人!”

常凯跪伏在地,朗声喝道,

“皇爷圣明!臣遵旨!”

头顶《大诰》威胁城门郎,是不守规矩!

抢夺兵士佩刀,是不守规矩!

煽动百姓告状,是不守规矩!

拿开平王立誓,还是不守规矩!

如果人人都不守规矩,这个庞大的帝国如何管理!

洪武大帝沉默了片刻,那充满威严的声音再度响起,

“毛骧,你去一趟应天府,警告他们,朕不希望再看到百姓有冤不敢申!”

“臣遵旨!”

“告诉兰以权,它的整肃治安奏本,朕准了,命他连夜拿人,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审讯之时,拱卫司派人旁听!”

“是!”

很明显,洪武大帝已经看出了兰以权的小心思。现在城门封闭,连夜拿人,那些作奸犯科之辈根本无处可逃。

兰以权之所以连夜将奏本送进皇宫,是害怕遭到御史的弹劾,所以先下手为强。

洪武大帝靠在雕龙宝座之上,喃喃自语,

“朕倒要看看,勋贵们到底做了多少腌臜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