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业又看了一眼织布机的方向,信誓旦旦的说道,
“绝对没问题,都是一堆木头,根本没什么难度,我找几个木匠,不出三天就能仿制出来。东家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先拖三天时间。”
常凯顿时动心了,一架织布机66银子,2千架就是13.2万两!
简直是在人身上割肉!
常凯还是觉得不放心,能不能仿制出来是一回事,可知识产权怎么办,胡振华可不好惹,永丰商行以后还要倚仗他。
再者说,这小子手里的好东西可不止织布机,这是自已仿制了,那下次呢?
还有,皇帝和太子都很看重此人,要是得罪了他……
常凯想了好一会儿,心里有了定计,他走到胡振华面前,还没来得及开口,后者便戏谑地说道,
“凯子,你们俩嘀嘀咕咕,是不是想仿制我的织布机?”
常凯一听就急了,跳起来骂道,
“臭叫花子,你以后再敢喊老子‘凯子’,老子跟你没完!”
无情,凯子不义。
这八个字不知怎么的就传了出去,常凯经常被一群勋贵子弟嘲笑,搞得他很没面子。
胡振华嘿嘿笑了起来,继续调侃道,
“我说错了吗,老子把摇钱树卖给你,还同意了你独家。可你呢,居然想甩开老子单干!我呸!”
胡振华指着他的鼻子,继续骂道,
“你个狗东西要是确定自已能搞定以后的事情,咱们俩一拍两散,大不了我吃了这个哑巴亏!
无情,凯子不义。”
常凯:#&@
他脸上青一块红一块,一半是被臊的,一半是急的。
现在他非常确定,永丰商行在前路上,一定还有大坑,大到连皇帝和太子都会觉得棘手,胡振华显然知道,所以并不着急。
常凯看向账房先生,急头白脸的吼道,
“把钱给他,马上!”
胡振华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有了这笔银子,他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研发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大明帝国将走向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常啊,这就对了!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一竿子买卖是没法长久的!万民织布机算什么,我手里还有更好的机器,等你把羊毛生意做起来,保证让你眼花缭乱!好了不说了,咱们回见!”
常凯见胡振华要走,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赔笑道,
“别呀,你刚才不是说要把纱线的价格打下来吗,怎么操作?”
胡振华收了人家十几万两银子,这钱也不能白拿呀,于是,他只能投桃报李,随手在地面上画了一幅地图,随手指着一块区域说道,
“这个地方叫做天竺,盛产棉花、香料,你运送一船棉布过去,可以换回五船棉花。那个地方对我们的瓷器、丝绸、茶叶有着旺盛的需求,除了棉布,你还可以换回大量的香料和金银财宝,我估摸着一来一回,至少20倍的利!”
常凯的血液沸腾起来,别说20倍的利,就是两倍,都值得冒险一试!100万两银子,转一圈就可以变成2000万两!
常凯抓住胡振华的胳膊,问道,
“从地图上看,这地方可不近,一来一回需要多长时间?”
胡振华伸出两根手指头,常凯试探性的问道,
“2个月?干了!”
胡振华笑而不语。
常凯又接着问道,
“不会是两年吧?”
“没错!至少两年!这个地方距离大明万里之遥,物产丰盈。天竺的疆域面积不亚于大明,而且几乎完全是平原地区。那个地方气候温润,水稻一年三熟,是天然的粮仓!可惜呀,这么好的地方,居然不属于大明!”
胡振华的撩拨,对常凯没起到任何作用,他只是记住了一来一回需要两年时间。
两年的时间,是参考郑和下西洋记录!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出发,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此次到达了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等国家及地区,来回约2年3个月。
第二次是在永乐五年(1407年)出发,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途径古里等国家及地区,来回约2年。
这个时代的船只在远洋航行,只能依靠风力和人力,顺着潮流而行,因此速度有限,正常的情况下每天只能行驶300~600里左右。
而且,船只必须组队,否则只能便宜了海盗。这个时代的海洋,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还有的某些小国,干脆就扮演海盗的角色,直接参与抢劫,郑和那么庞大的舰队,都曾经被抢过。
常凯摆了摆手,苦笑道,
“两年的时间太长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干织布和羊毛生意吧!”
胡振华不死心,继续撩拨他,
“要想把纱线的价格打下来,首先需要把棉花的价格打下来,市场自有规律,现在的大明王朝,棉花供不应求,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让价格下来。
要想实现突破,必须借助外部的棉花输入。
市场是一把无形的手,就比如你生产的布匹,现在是供小于求,价格自然高昂。但是,随着万民织布机的推出,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量的布匹将涌入市场,要不了多久,就会供大于求,到时候价格会不受控制的下降,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常凯想了想,说道,
“能怎么办,减少生产呗!”
“不错!只有市场上的布匹减少了,价格才能稳定下来。在你进行大规模的布匹生产时,请问棉花和纱线的价格会不会上涨?”
常凯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当然会上涨!”
胡振华咧嘴一笑,淡淡说道,
“棉花和纱线的价格上涨后,永丰商行的利润是不是要减少?”
“好像是的!”
“不是好像,而是一定会!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生产的越多,赚的反而越少!”
常凯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他摆了摆手,眉头皱的很深,
“等等!你让我捋一捋,为什么生产的越多反而赚的就越少!”
常凯又拿出自已的小册子,在上面写写画画!
胡振华提醒道,
“当你只生产10万匹布时,每匹布可以赚四两二钱银子!共盈利42万两。
当你生产30万匹布时,每匹布可以赚四两银子!共盈利120万两。
当你生产100万匹布时,每匹布可以赚三两银子!共盈利300万两。
当你生产300万匹布时,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每匹布可以赚一两银子!共盈利300万两!”
常凯瞪大了眼睛,喝道,
“生产100万匹和生产300万匹布赚的钱一样多,我还费个什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