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抚摸着坯布,感慨万千,水力织布机的出现,大幅减少了人工,而且在幅宽上也没有了限制,一匹布,只需要投入不到二两银子,而盈利却有四两,这么暴利的生意,与抢劫何异。
每年盈利百万两白银,常凯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定了定神,说道,
“振华,我现在是千户,正五品,年俸是220石(约110两白银)。”
胡振华哼了一声,讥讽道,
“这点钱够干什么,才能买三十几匹布,穷鬼!”
常凯被气得咬牙切齿,反驳道,
“你一个叫花子,蹦子没有,还敢嘲笑我穷!”
“我没钱?就凭我这织布机图纸,哪怕是卖上万两银子,也有的是人抢着要!”
……
两个人斗了一会嘴后,开始进入正题,胡振华捏着下巴说道,
“纱线的成本太高了,必须想办法降低一些,要不然如何才能让老百姓都穿起衣服。”
虽然明朝建立已经十一年了,但仍处于恢复期,老百姓收入偏低。
自耕农年入约15两白银,佃户年入约9.4两白银。
街头油贩、伙夫年收入约20两白银。
奶娘年收入24两白银,屠户:年收入约36两白银。
草场杂役、书办年收入18两白银。
老百姓的开支,通常吃穿占大头。洪武年一两银子能买大米2石,1石大米,通常是120斤左右。
石是体积单位,在宋代以后,1石通常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
以普通之家计算,每月开支总计为:饮食方面1-1.8两银子,衣物0.1-0.25两,住房0.1-0.5两,农业生产0.2-0.4两,赋税徭役0.15-0.3两,人情往来0.15-0.25两,相加可得每月大致总开支约在1.8-3.55两银子。
每年大概需要20-40两左右,这还没有计算生病等意外情况。
为了覆盖开支,一个家庭通常需要夫妻共同工作。
常凯挠了挠头,觉得非常为难,吐槽道,
“你说的倒简单。棉花的价格就已经上百文了,再纺成纱线,一斤至少要200文以上,也就是我关系硬,才能拿到低价。你再想压价,只能盘剥纱线商人,回头咱们非得吃官司不可。”
“别老咱咱咱咱的,你是你我是我!永丰商行跟我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怎么没关系,这里面的机器不是你提供的吗!”
“那我把机器搬走!”
“别别别别别!振华,咱们打个商量,你别把机器卖给别人行不行?”
胡振华顿时高看这家伙,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夫,竟然领悟了垄断的精髓。
不错不错!
胡振华微微颔首,笑道,
“没问题!”
他答应的这么爽快是有原因的,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巨大的波澜。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后,在同年7月于科尔切斯特开始制造飞梭,但9月当地织工就因担心生计受影响而向国王请愿,要求禁止他的发明。之后,凯伊在推广飞梭及收取专利费等方面困难重重,制造商组成“梭子俱乐部”抵制他,导致他陷入法律纠纷,几乎破产。
1753年,凯伊的家遭到纺织工人袭击,在英国难以继续生存,最终被迫逃往法国,客死他乡。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却惊人的相似。胡振华不相信他在大明会是例外。
正在常凯兴高采烈的时候,胡振华接着说道,
“每台织布机我要加收一成的费用!”
常凯的笑容僵在脸上,万民织布机的价格,几乎是其他织布机的五倍,再加上一成……
胡振华见他面露犹豫,淡淡说道,
“当然了,你也可以选择不要!”
敞开怎么可能不要,万民织布机太省人工了,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看守五台织布机,五台织布机每年节约的工钱就能高达150两。
如果是100台,1千台,1万台……
常凯悻悻的说道,
“算了,加一成就加一成吧,我再订购一千台织布机,不,2千台!”
一匹宽幅布毛利4.2两,实现年入百万的目标,就必须生产25万匹布。
一台织布机昼夜不停,每天可以生产24匹布,一年就是8760匹。
只需要30张织机,就能实现25万匹布的目标。
胡振华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明明只需要30张织布机就够了,这货却要2000台,显然是所图非小!
产能肯定是没有问题,可原材料跟得上吗?就算能跟得上,棉花和纱线也得跟着涨价。
还有,你生产这么多的布匹,卖给谁呀?
胡振华可不管他,自已只是个卖机器的,操的了这门子的闲心吗!
“没问题!我尽快给你供货!不过你要先把钱给我!”
常凯毫不在意,看向账房先生说道,
“那谁,你马上把货款支付给我兄弟,一个大子都不能少!”
账房先生还没来得及回话,永丰商行的掌柜周启业把常凯拉到一旁,小声说道,
“水轮机和织布机我已经弄明白了,回头咱们完全可以自已制造,这省老鼻子钱了,你从外面买,得十几万两银子!”
常凯斜着眼睛看着周启业,质疑地问道,
“你确定都弄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你看的那么简单!”
上次御用监仿制望远镜,零件拆开了看着挺简单,组合起来也能用,但怎么都达不到样品的效果。
没办法,御用监的掌印太监只得去询问胡振华,那老家伙仗着是宫里的人,颐指气使,结果被晾了好几天,最后交了一笔专利费才如愿以偿。
常凯因为这件事情,被胡振华好一顿数落,从那以后,他才知道了一个叫‘知识产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