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献宝

常凯得了宝贝,立马前往东宫。

常家身上有着浓郁的太子府烙印,可以说,整个常家与朱标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如果在以前,常凯只是常家的旁系,又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是不可能经常在太子府行走的,但今时不同往日。

常凯递了牌子,刚刚走进东宫,迎面走来了几个年轻人。

“常大人,又来给太子妃请安呀?”

常凯定睛望去,发现是太子伴读,说话的是宋濂之子宋璲,其他几个是国子监学生国琦、王璞、张杰等。

“原来是诸位伴读大人,幸会!我还有事,咱们回见。”

洪武朝,文武历来不对付,更何况,眼前的这些都是小喽啰而已。如果是其他属官,常凯可能会恭恭敬敬地行礼。

太子府的属官阵营极其豪华,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

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

右詹事:宋国公、冯胜

副詹事:南雄侯、赵庸

副詹事:吉安侯、王溥

同知詹事院事:德庆侯、廖永忠

同知詹事院事:荣禄大夫、李伯升

右谕德:卫国公、邓愈

右率府副使:长兴侯、耿炳文

同知左率府事:济宁侯、顾时

可以说,半个朝廷的人都是太子府的属官。

历史上之所以说朱标是最强的太子爷,有两个原因,一是皇帝的信任,二是因为这些属官天团。

在封建王朝,太子府中,上到太子妃,中至属官,下到站班的侍卫,全部与太子深度绑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我们常常听影视剧里说‘废太子动摇国本’,就是这个原因。

太子一旦被废除,涉及的不是太子一个人,而是大量的官员都要被处置、罢黜。

如果朱元璋废了朱标的太子位,半个朝廷的官员就没了。

宋璲看着常凯的背影,若有所思地问道,

“太子要我等查阅历代土地兼并和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会不会和常凯有关?”

张杰讪笑起来,语气中充满轻蔑,

“常大人要是有这水平,还要咱们这些人干什么。马上打天下,难不成还能马上治天下。”

王璞皱着眉头想了想,淡淡说道,

“不可大意呀,常凯最近和太子爷走的很近,不是没有原因的,咱们可要擦亮眼睛,不能让太子被人蛊惑。”

宋璲微微颔首,

“不错,听说太子对剖腹产持乐观态度,会不会?”

张杰呵呵笑了起来,

“宋兄多虑了吧,太子仁慈,不忍心见产妇痛苦,这是我儒家的仁爱之心!”

“有理,不过这个常凯咱们还是盯着点,总觉得这小子鬼鬼祟祟的。”

……

常凯赶到文华殿时,朱标正在用午膳食。

朱标一般在春和殿用餐,那里是太子日常起居之所。但今天有所不同,一上午的时间,朱标都在文华殿和臣属讨论历朝历代土地兼并的事情,错过了时辰,太子妃怕他饿着,这才命人将饭食端了过来。

“臣拜见殿下、娘娘!”

太子妃常氏白皙的面庞泛起了淡淡的红晕,恰似春日枝头初绽的桃花,娇艳又动人。她的身姿仍显沉重,悄然流露出再为人母的别样韵致。

常家的子弟得到重用,常氏与有荣焉,她浅浅一笑,问道,

“十五,用午膳了吗?”

朱标这个时候才有点反应,淡淡说道,

“起来吧,自家人,不用那么多礼数。”

“谢殿下!”

常凯向太子妃微微点头,笑道,

“臣早饭吃的晚,还不饿!”

常凯从怀里拿出竹筒,急切说道,

“殿下,臣得了一件稀罕宝贝,特来献给殿下。”

他见朱标夹菜的筷子一顿,就知道太子误会自已玩物丧志,连忙说道,

“殿下,这是胡振华鼓捣出来的,臣以为对平定草原一定会有帮助。”

“哦?”

朱标顿时有了兴趣,他放下筷子,很小心地接过竹筒,仔细端详。

常凯见朱标不明所以,提醒道,

“这叫千里镜。细的那端是目镜,放在眼睛上,另一只眼睛闭上,数里之外的什物纤毫毕现!”

朱标的反应和常凯一模一样。

“呀!”

幸好常凯在一旁扶着,这才没有出事。

“殿下,往远处看?”

朱标快步走到文华殿,举起竹筒往东宫门口看去,他不断地调整方位,兴奋不已,

“咱看见了!咱看见了!张凤在训人!”

朱标又转换了一个方向,惊叫道,

“国琦和张杰站在柳树下,咱看见他们在笑!”

“哈哈哈哈!果然是个宝贝!”

朱标也顾不得吃饭,拿着千里镜,扫视着整个东宫。

常氏听到常凯的肚子在抗议,给他盛了一碗米饭,后者摆了摆手,并不敢动。太子自幼受大儒教导,最注重礼仪规范。

太子不发话,常凯可不敢触这个霉头,千户可以有无数个,常凯很清楚自已的定位。

太子妃捏了两枚蜜饯递了过去,常凯见朱标正沉溺于自已的世界里,抓过来就全塞进嘴里。

此刻,常氏与常凯不是君臣,而是姐弟。

许久,朱标回过神来,兴奋说道,

“好啊,有了这东西,我大明将士可察敌于先!”

常凯连忙凑上前,补充道,

“不止那,两军对垒,我军可以率先弄清楚敌人布阵情况,随机应变!”

“好啊,你刚才说这叫千里……”

“千里镜!看千里是不可能,十里八里是没问题的。不过据胡振华所言,还有一种大型的千里镜,镜面比水缸还大,真的可能看到千里外的东西,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吹牛。”

朱标重新在餐桌旁落座,淡淡说道,

“十五啊!”

“臣在!”

“你不要整天胡振华胡振华地叫,咱见了他尚且叫一声先生。”

常凯嘴角抽搐了两下,连忙说道,

“臣也想叫他先生,可实在叫不出来呀。就这小小的千里镜,他又坑了臣300两银子。其实这玩意特别简单,拿琉璃磨成两个镜片,往竹筒两端一塞,齐活。臣估摸着,用料绝对不超过一两银子。”

朱标本来准备夹菜的筷子悬停在空中,他慢慢地放下,笑道,

“十五!”

“臣在!”

“很多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样简单。就拿羊毛策略来说,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进展?”

常凯连忙站的笔直,

“臣知错!”

朱标笑的温文尔雅,他招了招手,笑道,

“十五,过来陪咱用膳。”

刚刚,朱标也听到了常凯的肚子在抗议,他见常凯还在犹豫,笑道,

“坐呀,愣着干嘛!”

“谢殿下。”

常凯落座后,闷头干饭。

皇家规矩森严,食不言、寝不语是基本要求。

朱标的午膳很丰富,有18道菜,比朱元璋的24道菜规格略地低。

之所以准备这么多,是为防投毒,朱元璋规定,同一道菜不能食用超过三筷子,也不能表现出对某种食物有过度的偏好。

可以说,同一道菜不能食用超过三筷子,是朱元璋的发明。

常凯是头一次和太子同桌,有些紧张,他只夹自已面前的两道菜:焖豆腐、苦菜叶。

朱标看出了他的拘谨,挥了挥手,小太监连忙更换了菜品的位置。

豆腐、苦菜叶属于粗菜。

朱元璋立下规矩,子孙后代每餐必须有粗菜,让后来的皇帝“都知道外面的辛苦”。

朱标用完膳食后,笑道,

“十五,走,跟咱进宫献宝!”

“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