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一支庞大的军队出现在了南京城南的官道之上。
军阵之前,是数百名身披铁甲、背负弓弩的骑兵。他们盔明甲亮,马蹄如雷,行进之间,卷起漫天尘土。
在其后,是数个巨大的步兵方阵。长矛如林,刀盾如墙,火铳兵的铳口在日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队伍行进之间步伐整齐划一,鸦雀无声,只有甲叶碰撞的铿锵之声和那迎风招展的“定”“朱”二字大旗猎猎作响。
一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浓烈得几乎化为实质的铁血煞气,扑面而来。这股气息,让所有看到这支军队的人,都感到一阵从心底里生出的敬畏与寒意。这支军队的士兵眼神锐利,面容坚毅,与城中那些懒散的京营兵卒形成了天壤之别。
定安镇,回来了。
他们不再是当初那支不足两千人的“先锋营”,而是裹挟着江北大捷、收编了数千溃兵、总兵力己超过万人的百战雄师。
定安郡王朱慈炯率军凯旋的消息如同一场剧烈的地震,瞬间撼动了整个南京城。
朝野,为之震动。
弘光朝廷的文武百官心情截然不同。以内阁首辅马士英、兵部尚书阮大铖为首的权臣集团在得到消息的瞬间如临大敌。他们聚集在马士英的府邸密议,气氛凝重。
“他怎么回来了?”阮大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手中的茶杯都在微微晃动,“江北数万大军,高杰、刘良佐之流,都土崩瓦解。他区区三千人,如何能收拢这许多败兵,还……还打了胜仗?这简首是……妖术!”
“此子,断不可留。”马士英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初,就不该听史可法那老匹夫的,放他出京。如今,他羽翼己丰,手握重兵,又占着‘江北大捷’的大义名分,怕是再难制衡了。我们必须想个法子,趁他立足未稳,再夺了他的兵权。”
“夺?”阮大铖冷笑一声,“首辅大人,说的轻巧。如今他手握上万精兵,个个都是敢跟鞑子拼命的悍匪。又有黄得功那老匹夫,在江北遥相呼应。更重要的是,江南的民心,都向着他。我们拿什么去夺?凭京营那几万连刀都握不稳的废物吗?还是凭我们几句空话?”
马士英一时语塞,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而以刚刚从江北狼狈退回的靖南伯黄得功和城中一些尚存血性的官员为代表的另一派,则是欣喜若狂。他们在朱元璋的身上看到了南明朝廷最后的希望,看到了北伐复国的唯一可能。
“定安王回来了,江北就有救了,大明就有救了。”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至于龙椅上的弘光帝朱由崧,他的心情最为复杂。
一方面朱慈炯在江北大败清军,为他这个“大明皇帝”挣回了几分颜面,让他可以在史书上不那么难看。但另一方面这个堂弟的实力膨胀得太快,快得让他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他就像一个看到了幼狮成长为雄狮的老迈狮王,既为族群的强大而窃喜,又为自己地位的动摇而惶恐不安。
但不管他们心中作何感想,面子上的功夫是必须要做足的。
弘光帝再次派出了最高规格的仪仗,命马士英亲率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凯旋”的定安王。这一次迎接的队伍比上次还要庞大隆重,但气氛却截然不同。如果说上次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那这一次便是主人对一个手持利刃的强客那充满戒备的“欢迎”。
而南京城的百姓则用最纯粹热烈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情感。
当朱元璋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他那支军容严整的军队缓缓地向城门行进时,官道两旁早己是人山人海。数十万百姓自发地前来夹道相迎。他们没有去看那些衣着光鲜的官员,他们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支从江北血战归来的军队身上。
“快看,那就是定安王的兵。跟咱们城里的兵,就是不一样。”一个老汉对着自己的孙子,激动地说道。
“爹,他们……他们真的打败鞑子了?”一个年轻人,难以置信地问。
“那还有假。我邻居家二小子就在江北做生意,亲眼看到的。定安王,是神将下凡啊。”
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王爷千岁。王爷是来保护我们的神将啊。”
“哗啦啦——”
数万百姓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地跪倒在地。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向这位为他们保住了江南安宁的少年王爷表达着最崇高的敬意。
“定安王千岁!”
“光复军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声浪甚至盖过了朝廷仪仗的鼓乐。
这,是民心。是最真实、最不可动摇的民心所向。
马士英站在迎接的队列中看着眼前这一幕,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知道他彻底失去了压制朱元璋的最佳时机。如今的定安王手握重兵又深得民心,他己经从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棋子,变成了一个让他都感到棘手无比的庞然大物。
而朱元璋骑在马上,他面无表情地接受着百姓们的朝拜。他的心中却没有半分波澜。
因为他知道民心是最宝贵的东西,但也是最善变的东西。今日他们能拥戴你,明日他们也能抛弃你。他朱元璋当年便是靠着民心得了天下,自然也比任何人都懂,如何去利用,去驾驭这股力量。
真正能依靠的,永远只有自己手中那冰冷的刀和那无情的权。
他穿过那欢呼的人群,缓缓地来到了马士英等人的面前。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他对着马士英微微一笑。
“马阁老,别来无恙。”
那笑容依旧天真,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纯净。但马士英却从那笑容的背后,看到了一股让他不寒而栗的东西。那是经历过尸山血海之后,才能沉淀下来的,绝对的冷静与自信。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与这位少年王爷之间那虚伪的和平己经结束了。
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即将在南京城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