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且战且退

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江北。

豫亲王多铎在纵兵屠城三日之后,终于心满意足地拔营南下。他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瓜洲。他要彻底摧毁朱元璋这支让他蒙受奇耻大辱的军队,然后饮马长江,首捣金陵。

而朱元璋此刻正率领着从扬州杀出的两千残兵,向着瓜洲方向疾速撤退。这两千人是定安镇最后的精华,他们人人带伤,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燃烧着复仇的烈火,如同一群受伤的孤狼。

“殿下,建虏的骑兵追上来了。”

斥候赵铁山从后方飞马赶回,他的战马口吐白沫,显然是拼尽了全力。他本人盔甲上带着新的血迹,神情凝重。

“有多少人?领军的是谁?”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声音在萧瑟的秋风中异常沉稳。

“至少三千。是建虏的铁甲骑兵,一人双马,来势极快。领军的旗号,是‘李’字旗,应该是那汉奸李成栋。”

李成栋。三千铁甲骑兵追击两千疲惫步卒。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队伍中出现了小小的骚动。一些年轻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恐惧之色,握着兵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慌什么。”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冰块,瞬间让骚动平息了下来。

他勒住马,环顾众人,声音通过内力传遍全军。

“我们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我们是定安镇的兵。我们在扬州城下,正面击溃过他们的先锋。告诉本王,我们怕不怕他们?”

“不怕!”回答的声音,稀稀拉拉,显然底气不足。

“好,很好!”朱元璋不怒反笑,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狠厉光芒,“我知道你们怕,怕就对了。因为你们还是人,不是石头。但本王告诉你们,今日这一仗,我们非但不会输,还要赢。”

“因为李成栋比你们更怕。他怕不能一雪前耻,怕被多铎责罚。一个心中只有恐惧和功利的人,他的刀,再快也是钝的。而我们,心中有恨,有怒,有家国之痛,有袍泽之仇。我们的刀,是为复仇而战。告诉本王,谁的刀,更锋利?”

“我们的!”这一次,怒吼声,整齐而响亮,带着血腥味。

“想活命吗?”

“想!”众人齐声怒吼。

“好!”朱元璋一提马缰,“那就听本王的命令,打起精神,跟本王好好地跟这群鞑子玩一玩。”

他没有选择继续逃跑,因为他知道两条腿永远跑不过西条腿。一味地溃逃只会被敌人追上,然后像宰杀羔羊一样被屠戮殆尽。他要在撤退的路上打,用战斗来为撤退争取时间。

他将目光投向了路旁一片广袤茂密的芦苇荡,这里的土地因为靠近河流而变得泥泞湿软。

“周遇吉。”

“末将在。”

“你率五百神机营的弟兄,进入芦苇荡设伏。待建虏追兵经过之时,给本王狠狠地打。记住,三轮齐射之后,立刻撤离,不要恋战。”

“铁弘。”

“末将在。”

“你率五百破阵营的弟兄,在前方三里处的狭窄路段,用辎重车辆设置路障。待伏兵一响,你便从正面迎击,给他们制造混乱。”

“张勇。”

“末将在。”

“你率剩下的所有骑兵,随本王在侧翼的山坡上等待时机。我们要像狼群一样,不断撕咬,让他们不得安宁。”

一道道命令清晰而果断。这支刚刚经历过惨败的残兵在他的指挥下竟没有丝毫混乱,迅速地化整为零,消失在了复杂的地形之中。

一个时辰后,清军的追兵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上。为首的正是急于一雪前耻的李成栋。他看着前方那空无一人的道路,心中充满了不屑。

“南蛮果然只会逃跑。”他对手下说道,“传我命令,全速追击。今日务必要将那朱三小儿的头颅取来,献给王爷。”

三千骑兵放开马速,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卷入了那片寂静的芦L荡。他们没有料到,湿软的土地让战马的速度大打折扣,队形也不由自主地变得密集起来。

就在他们队形最密集、速度最快的时候,异变陡生。

“开火!”

芦苇荡中响起了周遇吉那冰冷的声音。五百杆火铳同时喷出了复仇的火焰。密集的铅弹从两侧以一个近乎无法闪避的角度,狠狠地扫进了清军的骑兵队中。

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冲在最前面的数百名清军骑兵连人带马瞬间被打成了血葫芦,滚倒在地,哀嚎声和战马的悲鸣声响成一片。整个追击的队伍如同一条高速奔驰的巨蟒,被狠狠地斩断了头颅。

“有埋伏。”李成栋大惊失色。他做梦也想不到这群他眼中的丧家之犬,竟敢回头反咬一口。

就在他惊魂未定之际,前方的道路上铁弘率领着五百重甲步卒如同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手持长矛与重盾死死地堵住了他们的去路。而在他们的侧翼山坡上,一面“朱”字帅旗迎风展开。朱元璋亲自率领着张勇的数百骑兵居高临下,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三面合围。

李成栋瞬间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掉进了那个少年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撤!快撤!”他发出了惊恐的尖叫。

但朱元璋根本不给他们重整队形的机会。

“放箭!”山坡之上箭如雨下。

“冲锋!”铁弘的步兵方阵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开始向前缓缓压迫。

而芦苇荡中的周遇吉则指挥着神机营进行着有条不紊的三段式射击。

清军彻底地乱了。他们被分割包围,在这片不利于骑兵展开的复杂地形里,一身的武勇根本无从发挥,只能被动地挨打,被不断地蚕食。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李成栋扔下了近千具尸体,才终于从包围圈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带着残兵仓皇逃窜。

“穷寇莫追。”朱元璋冷静地下达了命令。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己经达到。他用一场教科书般的伏击战,成功地迟滞了敌人的追击,为大部队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打扫战场,收敛伤员。半个时辰后继续撤退。”

命令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接下来的三日,朱元璋故技重施。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山谷、树林、河流……他不断地设下小规模的埋伏,用神出鬼没的骚扰战术,摧残着追兵的神经。今天在他们的粮道上放一把火,明天在他们必经的桥梁上做一番手脚。

他将这支不到两千人的残兵运用到了极致,他的指挥艺术在这场绝境的撤退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天之后,当李成栋带着不足一千的疲惫之师追到瓜洲城下时,迎接他的,是一座早己人去楼空并且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的空城。

朱元璋早己率领着他所有的军队和百姓,从容地渡过了长江,消失在了江南那广阔的天地之间。

李成栋看着那片废墟,气得喷出了一口老血。他知道自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他成就了定安王朱慈炯威震江南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