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芦苇丛中。
朱元璋举着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对岸的清军营寨。千里镜,是上次在下柳村缴获的战利品,原是某个大顺军将领的私藏。
镜中,对岸的景象,一览无余。
营寨依水而建,规模不小,旗帜招展,少说也有千人之众。寨墙上,箭楼、哨塔,一应俱全,防守严密。河面上,还有数艘巡逻的快船,来回游弋。
“殿下,情况有变。”周遇吉放下手中的千里镜,眉头紧锁,“看这架势,对岸的守将,是个知兵之人。我们想从这里强渡,无异于以卵击石。”
身后的将士们,看着那奔腾的黄河,和对岸森严的壁垒,士气,再次变得低落。
千里跋涉,历经艰险,眼看就要进入山东地界,却被这最后一道天堑,挡住了去路。
“硬闯,自然不行。”朱元璋放下千里镜,脸上,却不见丝毫沮丧。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平静地说道,“对岸的守将,越是把白马津守得如铁桶一般,就说明,他越是认定,我们会从这里渡河。”
“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他将众人,召集到一处隐秘的沙丘后,在地上,画出了黄河两岸的地形。
“周将军。”
“末将在。”
“你看,白马津下游三十里处,河道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水流变得平缓。岸边,是一片巨大的滩涂和芦苇荡。这种地方,不利于大军集结,也难以建造坚固的营寨。若是你,你会在此处,布下重兵吗?”
周遇吉看着地图,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不会。最多,只会派一队斥候,沿河巡逻。”
“正是。”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所以,我们,就要从这里,渡过黄河。”
他又一次,使出了他最擅长的“声东击西”之计。
“张勇。”
“末将在。”
“今夜子时,你率领一百名精壮,携带所有战鼓,以及我们全部的马匹,到白马津上游五里处。记住,把火把,绑在马尾上,来回奔跑,战鼓齐鸣,给本王弄出千军万马要从上游渡河的假象。动静越大越好。”
张勇领命:“殿下放心,保证把对岸的建虏,搅得鸡犬不宁。”
“卢九德。”
“属下在。”
“你率五十名水性最好的弟兄,趁着夜色,潜入河中,将对岸那几艘巡逻快船,给本王凿沉了。能不能做到?”
卢九德眼中杀机一闪:“殿下,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好。”朱元璋站起身,目光扫过周遇吉和剩下的六百多名将士。
“其余人,随本王,向下游开进。我们,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必须在对岸的援兵赶到之前,渡过黄河。”
是夜,子时。
黄河北岸,白马津上游,忽然火光冲天,鼓声大作。
数百支火把,在黑暗中来回穿梭,映照得河面一片通红。战鼓声,呐喊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声势浩大,仿佛有数千大军,正在集结,准备渡河。
对岸的清军营寨,瞬间被惊动。
“敌袭。敌袭。”
警钟被敲响,营中一片大乱。
守将是一名清军的甲喇额真,名叫图赖。他被惊醒,冲上寨墙,看到对岸的景象,不由得大惊失色。
“快,全军集结,到上游河岸,阻止他们渡河。”图赖急声下令。
他做梦也想不到,这只是一个空城计。
营中大部分的兵力,被迅速调往上游。
而就在此时,下游三十里外的芦苇荡中,朱元璋的主力,正在进行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临时扎好的数十个木筏,推入水中。
每个木筏上,都挤满了士兵和百姓。
“快,快。”周遇吉站在岸边,指挥着众人登船。
冰冷的河水,湍急而汹涌。木筏在河面上,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被吞没。
“哗啦。”
就在队伍渡到河中央时,上游方向,忽然亮起了数支火把。
是清军的巡逻队。
他们终于发现了朱元璋的真正意图。
“敌人在下游。快,放狼烟。”
尖锐的示警声,划破了夜空。
紧接着,数艘藏在暗处的清军快船,如同水中的猎犬,向着木筏船队,疾速冲来。
“殿下,是建虏的追兵。”赵铁山惊呼道。
“慌什么。”朱元璋稳坐中央的木筏之上,神情镇定,“弓箭手,准备。”
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
清军的快船,速度极快,船上,站满了手持强弓的弓箭手。
“放箭。”
密集的箭雨,向着木筏,覆盖而来。
木筏上,没有任何遮蔽。士兵们只能用血肉之躯,和简陋的盾牌,去抵挡。
“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不断有士兵中箭,落入冰冷的河水之中,转眼,便被湍急的河水吞没。
“还击。”周遇吉怒吼着,亲自弯弓搭箭,射向敌船。
一场惨烈的水上遭遇战,就此展开。
朱元璋的队伍,在船上,本就站立不稳,又无处躲藏,完全成了活靶子,伤亡,在急剧增加。
就在这危急关头,异变再生。
那几艘冲在最前面的清军快船,船身忽然猛地一震,随即,河水开始疯狂地,从船底涌入。
是卢九德。
他率领的水鬼,成功了。
“船漏水了,快,快堵住。”船上的清军,惊恐地大叫起来。
他们的阵型,瞬间大乱。
“好机会。”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靠上去,接舷战。”
几艘载满精锐士兵的木筏,在周遇吉的指挥下,奋力向敌船划去。
“砰。”
木筏,与敌船,重重地撞在了一起。
“杀。”
张勇(己从上游赶回)第一个,怒吼着,从木筏上,跳上了敌船。他手中的雁翎刀,舞得虎虎生风,如同虎入羊群,瞬间便砍翻了数人。
明军士兵,如下山的猛虎,纷纷跳上敌船,与清军,展开了最血腥的白刃战。
河面上,喊杀震天。
朱元璋的木筏,己经率先,靠上了南岸。
他第一个,从木筏上跳下,双脚,重重地踏在了山东的土地上。
“传我命令。”他回头,对着陆续登岸的士兵,下达了命令,“弓箭手,上岸结阵,掩护后续船队。步卒,随我来,建立滩头阵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马成功登陆,岸上的明军,开始建立起稳固的防线,并用弓箭,压制河面上的敌人。
河中的清军,腹背受敌,又见对方己成功登陆,再无战心,纷纷调转船头,向上游逃去。
战斗,结束了。
朱元璋,成功地,渡过了黄河。
但代价,是惨重的。
这一战,又有近百名将士,永远地,沉睡在了这片浑浊的河水之中。
幸存的人,还来不及喘息。
朱元璋知道,白马津的清军主力,很快就会反应过来,大举南下追击。
他们必须,立刻离开这片危险的河滩。
队伍稍作整顿,便再次踏上了征程。
他们,终于踏入了山东的地界。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更大的考验,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