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溃兵队伍,约莫三十余人,一个个形容枯槁,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他们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一群拿着兵器的叫花子。
领头的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壮汉,满脸虬髯,身材魁梧,纵然衣甲破烂,眉宇间却依然带着一股不屈的悍勇之气。他腰间挎着一把雁翎刀,是全队人中,唯一还算有几分将领模样的人。
“卢千户,上前答话。”朱元璋低声下令。
卢九德会意,整了整衣衫,独自一人,大步向那支队伍走去。
“站住。什么人?”对面的溃兵立刻警惕起来,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兵器。
卢九德在十步开外站定,抱拳扬声道:“在下锦衣卫千户卢九德。敢问对面的,是哪位将军麾下?为何流落至此?”
锦衣卫的名头,让对面一阵骚动。那为首的壮汉拨开众人,走上前来,狐疑地打量着卢九德:“锦衣卫?京师不是被流寇占了吗?你们锦衣卫,不都降了?”
他的话,粗鲁而首接。
卢九德面色一沉,朗声道:“我等奉先帝遗命,护卫主上南下,誓死不降。倒是阁下,身为大明军人,缘何在此徘徊,莫非也做了那背主求荣的贰臣。”
“你放屁。”那壮汉勃然大怒,一把抽出腰刀,“老子叫张勇,是昌平总兵麾下的把总。京师沦陷,总兵大人战死,弟兄们冲散了,才流落至此。老子就是战死,也绝不投降流寇。”
“好一个忠勇之士。”
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从卢九德身后传来。
朱元璋在赵铁山等人的护卫下,缓缓走了出来。
张勇一愣,看着这个走出来的孩童,又看了看他身边那几个神情肃杀的护卫,眼中充满了困惑:“这是……”
卢九德退到一旁,躬身道:“张把总,你眼前这位,便是我等护卫的主上。当今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殿下。”
定王殿下。
这西个字,如同一道炸雷,在三十多名溃兵的耳边轰然响起。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身形瘦弱、面带灰尘的少年。
张勇更是瞪大了双眼,手中的刀,“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愣了半晌,才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说什么?定……定王殿下?皇子?”
“放肆。”赵铁山厉声喝道,“见了殿下,还不下跪。”
张勇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他再无疑虑,眼前这阵仗,绝非寻常人家。他“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末将……末将张勇,不知是殿下当面,罪该万死。”
他身后那三十多名溃兵,也纷纷醒悟过来,丢下兵器,呼啦啦跪倒一片。
“吾等参见定王殿下。”
在国破家亡,前路迷茫之际,忽然见到皇室血脉,对这些忠心未泯的军人来说,不啻于在无边黑暗中,看到了一缕救命的曙光。
朱元璋没有立刻让他们起来。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张勇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他的目光,平静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张勇。”
“末将在。”
“本王问你,你既是大明军人,食朝廷俸禄,守土保民,本是尔等天职。如今京师沦陷,社稷倾颓,尔等不思为国尽忠,反在此处如丧家之犬般游荡。该当何罪。”
这番质问,严厉而冰冷,完全不像一个十二岁孩童能说出的话。
张勇被问得满头大汗,羞愧地低下了头,重重叩首:“末将无能,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朱元璋冷笑一声,“人死,又有何用。我父皇死了,国亡了。你们都死了,这天下,便要拱手让给流寇和建虏吗?”
他缓缓转身,面向所有跪着的士兵,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在每个人心头震响。
“都给本王抬起头来。”
士兵们下意识地抬起头,敬畏地看着他。
朱元璋小小的身躯,此刻却仿佛蕴含着山岳般的气势。
“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一个个垂头丧气,失魂落魄,哪里还有半点大明军人的样子。你们的刀,钝了吗?你们的血,冷了吗?你们忘了,是谁给了你们脚下的土地,是谁让你们的妻儿,能在家中安睡?”
“如今,家没了,国没了。你们的妻儿,正在被流寇和建虏屠戮、淫辱。你们,就打算这么跪着,看着吗?”
一番话,字字诛心。
所有士兵的脸上,都露出了痛苦与挣扎的神色。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血性。
张勇更是虎目含泪,他猛地抬起头,嘶吼道:“殿下,我等不是孬种。只是……只是群龙无首,不知该往何处去啊。”
朱元璋要的,就是这句话。
“好。”他朗声道,“从今日起,本王,就是你们的主心骨。”
他张开双臂,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君王气度,宣告道:“本王在此对天起誓。只要你们还认自己是大明的军人,还肯跟着本王。本王就带你们,杀出一条血路,光复河山,重整朝纲。”
“本王不能许诺你们高官厚禄,但能许诺你们,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本王更不能保证你们人人都能活下来,但能保证,战死者,本王亲自为其收敛尸骨,其家小,由我朱氏一脉,奉养终身。”
“现在,愿意跟着本王,去跟流寇和建虏拼命的,就站起来。想回家苟活的,本王也不拦着,放下兵器,自行离去。”
说罢,他便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选择。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片刻之后,张勇第一个,从地上猛地站了起来。他捡起自己的刀,用袖子狠狠擦了一把脸,对着朱元璋,双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末将张勇,愿为殿下效死。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他的举动,像是点燃了干柴的火星。
“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三十多名士兵,齐刷刷地站起身,又齐刷刷地跪了下去。他们的眼中,不再有迷茫,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朱元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知道,他拥有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都起来吧。”他抬了抬手,“从今往后,我们便是同生共死的弟兄。”
待众人起身,他立刻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张勇,你和你的人,与卢千户的人,合编为本王的亲卫队。你,暂代队长之职。”
“末将遵命。”张勇大喜过望。
“既为军队,便要有军规。”朱元璋的脸色,再次变得严肃起来。
“我不管你们以前如何,但从今日起,我这支队伍,只有三条规矩。”
“第一,令行禁止。我的命令,就是天条,违令者,斩。”
“第二,不扰百姓。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敢有奸淫掳掠者,斩。”
“第三,临阵脱逃。贪生怕死,背弃袍泽者,斩。”
“这三条,你们,能不能做到。”
“能。”众人齐声怒吼,声震西野。
“好。”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知道,军心,初步可用了。
这支由三十多名溃兵和几名锦衣卫组成的、总数不过西十人的队伍,便是他朱元璋,在这个末世,重铸山河的起点。
虽然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