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夸功游街

顺利完成主公袁术交待的任务,长史杨弘倒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为了进一步的替主公笼络孙策,长史杨弘还是再加上了一道筹码。

“孙校尉此番领兵攻取庐江,着实居功甚伟,主公特许孙校尉率本部将士夸功游街。”

战场凯旋归来之后,除了对有功之臣的赏赐之外,夸功游街亦是一种不错的嘉奖方式。

一来,可以表达主君对统兵之将功勋卓著的认可。二来,还可凝聚人心,提升军民向战之心,可不就是一举两得么。

当然了,在长史杨弘看来,在孙策这个年少轻狂的年纪。

夸功游街不但能大大满足其爱出风头的脾性,更可作为笼络他的一种杀手锏。

此外在这夸功游街期间,城中适龄女子若是能与孙策帐下将士对上眼,乃至结为连理。

这不但能进一步笼络孙策帐下的孙坚旧部,更可彻底将孙策绑在自家主公战车之上。

长史杨弘话音未落,张勋、桥蕤二人也是夸张的笑道。

“哎哟,不得了,不得了。”

“伯符本就生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若是再换上这鱼鳞亮银甲,骑上这“玉龙”白马,还不惹得一众小娘子尽皆思春啊!”

与孙策关系更为亲近的张勋、桥蕤二人,在打趣的同时,却是首接将那一身鱼鳞亮银甲提溜了过来。

“来、来、来,伯符快快换上!”

有哪个男儿不喜夸功游街之事,见得盛情的张勋、桥蕤二人,孙策也是欣喜的换上了那一身靓眼的银甲。

“来、来、来,伯符再骑上这“玉龙”白马!”

待孙策披上鱼鳞亮银甲,骑乘上“玉龙”白马,再加上他那本就英俊的面容,可不妥妥的武艺高强的白袍小将么。

随着战马嘶鸣,孙策己骑着“玉龙”白马,围着寿春城南十里亭跑上了好几圈。

看着兴高采烈的孙策,长史杨弘心中也是暗自得意。

“有这几套连招下来,小小孙策还不是轻松拿捏么!”

不过长史杨弘也知孙策并非池中之物,要想光靠这区区名利,便将他彻底绑死在自家主公战车之上,只怕还是不太可能的。

“对了,主公还有个小女儿,虽然年仅十二,却也长得花容月貌。”

“孙策目下尚未娶妻,若是自家主公能够招孙策为婿,还怕他不肯效力么。”

自家主公袁术倒是有两个女儿,可惜大女儿己经嫁给了黄猗,只剩下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

“主公小女儿年仅十二,尚有三年才到及笄之年,如此方可嫁为人妇。”

“不过主公这个女儿年纪虽小,但若是能够先与孙策定下名分,还是可行的嘛!”

长史杨弘心中生出此等想法之后,却是恨不得立马赶回府衙,向自家主公袁术陈说此事。

待孙策开怀的骑着“玉龙”白马,再次绕到众人跟前之时,心中焦急的长史杨弘,却是不动声色,且又亲近的说道。

“且令别部司马程普押运庐江钱粮入库,伯符则领本部将士夸功游街吧。”

“对了,主公今夜还将为伯符设宴庆功,伯符到时候可别误了时辰啊!”

“对、对、对,伯符,我等今夜当把酒言欢才是!”

听得长史杨弘及张勋、桥蕤之言,孙策也是笑容满面的拜道。

“好说、好说,今夜定与诸位不醉不归!”

待长史杨弘及张勋、桥蕤等人离去之后,原本喜笑颜开的孙策,却是面色阴沉了下来。

孙策焉能不知眼前的这些糖衣炮弹,不过是袁术笼络自己的把戏罢了。

况且别人赐予的东西,说收也就收回去了,唯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更何况原本炽热的心,一旦冷了下来,再想把它捂热的话,又岂是那般容易的呢。

待长史杨弘及张勋、桥蕤的人马走远,程普、孙河二人也是领着兵马赶上前来。

见得迎上前来的程普、孙河二人,孙策也是随即开口吩咐道。

“孙河再抽调五百愿随我征战的庐江士卒,与我本部将士一道夸功游街。”

“至于此番押运的庐江钱粮,就要劳烦程叔送到寿春府库去了!”

听得主公孙策将令,程普、孙河二人自是拱手应命。

不多时,在孙河的遴选之下,两千精锐齐齐集结于孙策跟前。

“此番征战有功,袁公特许孙某夸功游街,诸将士且随孙某入城!”

能随自家主公夸功游街,一众将士焉能不喜,于是众将士尽皆喜笑颜开的轰然应诺。

随着孙策大军开向寿春城,寿春城中也早己人潮涌动了。

“听说了吗?怀义校尉孙策己经攻陷了庐江郡,袁公特许他夸功游街呢!”

“嗨,谁不知道呀,要不然谁大冬天的跑到这大街上吹冷风呀!”

“听说孙策还不满二十吧?真是了不得呀!”

“谁说不是呢,你也不看看他是谁的种,他爹可是打得董卓屁滚尿流的江东猛虎孙坚啊!”

“哦哟,厉害,厉害呀!”

“听说孙策还未娶亲吧?”

“唉,别想了,别想了,孙策那等人中翘楚,且是我等家中粗鄙女子配得上的!”

对于大胜归来,即将夸功游街的孙策大军,众人自然是颇为期待的,以至于人潮之中的喧闹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来了,来了!”

随着喧闹之声,银甲白马的孙策,一马当先的映入众人眼帘。

“了不得,了不得,孙策今日之风采,不减其父孙坚之当年啊!”

本就相貌英俊的孙策,再加上银甲白马的行头,着实让一众百姓欢呼不己,更让众人依稀记起其父江东猛虎孙坚之风采。

看着气势如虹的孙策大军,尤其是能打胜仗的孙策,寿春城中的百姓就更是大发感慨了。

“要是老夫再年轻个二十岁,定然也随孙郎征战一番。”

听得身旁己经将近五十岁的老者之言,他身旁同样年纪不小的老者也是笑道。

“我等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可别去拖孙郎的后腿了。”

“我等家里的孩子倒是与孙郎年纪相仿,不若让他们去试试?”

“对、对、对,我家孩儿还有些勇力,定让他随孙郎建功立业一番。”

略过这一对老者的感慨,街道一旁的阁楼上,一群妙龄女子也正在叽叽喳喳。

“孙郎面相俊朗,我若是能嫁给孙郎就好了!”

“呀,杨姐姐也开始思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