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各方动态

闻听主公孙策召集议事的军令,众将随即便齐聚府衙厅堂。

待听得主公义弟周瑜分析时局,众将尽皆神情振奋。

“有周郎妙计,主公何愁大业不兴。”

“主公,且下令吧!”

看着纷纷请战的诸将,孙策心中亦是开怀。

“令孙贲领三千虎贲,诈称六千大军,从攻徐州广陵郡,阻断刘繇北逃之路。”

“令吕范调派细作潜入江东,散布刘繇恩将仇报之举,使我大军攻取江东师出有名。”

“其余诸将且枕戈待旦,准备攻取横江津及当利口,为我大军打开攻取江东的大门。”

听得主公孙策军令,众将尽皆躬身应诺。

小半个时辰后,孙贲率先领军北上广陵郡,随后便有数队信使带着孙策、孙贲的书信,分赴寿春及广陵郡两地。

最后则是吕范调派诸多细作,潜入江东散布刘繇恩将仇报之事,又调派诸多侦骑打探横江津及当利口的敌情。

目光来到寿春城,数日之后,正与长史杨弘及主簿阎象议事的左将军袁术,率先收到了孙策与孙贲的书信。

袁术此前还准备亲自领军征讨徐州,但自从得了传国玉玺之后,袁术便再也没有了领军征战的心思。

现今的袁术正大肆征调民夫扩建寿春城乃至修建宫城,筹划着他心心念念的“代汉”之举呢。

“哈哈哈,好好好,本将军只是略施手段,便令孙策、孙香、孙贲失和。”

“现今孙香领命攻取汝南,孙贲请命从攻广陵郡,阎主簿,你还觉得孙策能成为本将军的心腹之患么?”

此前孙策请命攻取江东之时,主簿阎象便甚是担心会放虎归山,于是还特意向主公袁术谏言一番。

现今主公袁术略施手段,短短月余时间,便令孙坚旧部一分为三,倒是大大降低了孙策反叛的可能。

阎象心中虽然仍有隐忧,但也不会大煞风景的扰了主公心情,而是便与长史杨弘一道躬身拜倒。

“主公英明,定能驯服孙坚旧部,成就霸业!”

“哈哈哈,好好好!”

被长史杨弘及主簿阎象一番恭维,袁术心情更是大好。

不过袁术倒是并未得意忘形,只是大笑一番之后,便沉声下令道。

“且任命孙贲为破虏校尉,行征虏将军之职,从攻广陵郡。”

“此外孙策也当好生安抚一番,且调拨一批钱粮军械到历阳大营去,至少还需要孙策牵制住刘繇贼子才是。”

听得主公袁术甚是妥当的安排,长史杨弘及主簿阎象自是再次躬身应命。

目光来到徐州广陵郡,刘备毕竟刚刚接掌徐州,在立足未稳之际,便迎来了袁术大军的攻伐。

在猝不及防之下,刘备便己丢失了广陵郡的大部分城池。

为了稳住局势,刘备随即将治所迁至下邳城,这才堪堪稳住局势。

正领军稳步推进的张勋、桥蕤二将,也先后收到孙策与主公袁术的书信。

“不曾想下邳陈氏与刘繇贼子还有这么一番关联,为防刘繇领兵北上,救援刘备及下邳陈氏,确实得阻隔江防才是。”

“既然主公己经下令孙贲从攻广陵郡,那么我等便调拨一万将士,随孙贲攻取海陵等地,阻隔江防如何?”

听得张勋之言,桥蕤自然没有异议。

“如此也好,只待孙贲领兵赶到广陵郡,我等便调派士卒随他阻隔江防便是。”

目光来到刘繇所部的横江津大营,樊能、于麋、张英三将齐聚于此。

“这十来日,袁术的历阳大营再无消息传来,就连我等派去打探消息的哨探也尽皆身死,难道吴景、孙贲又要搞什么幺蛾子不成?”

自孙策领兵赶到历阳城之后,便令城中百姓及将士许进不许出,又多派精锐侦骑西散捕杀刘繇帐下哨探,是故樊能、张英等人,并不知晓孙策己经领兵赶到历阳城的消息。

听得张英之言,樊能、于麋尽皆眉头一皱。

“且多派哨探探查敌情,我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樊能、于麋、张英三将,也不是没有调派士卒攻打过历阳城。

只是历阳城城池高大,城防坚固,几人三番两次攻打历阳城都徒劳无功罢了。

现如今几人也不奢求能够攻下历阳城了,他们只求能够守住横江津及当利口,防止吴景、孙贲领兵攻打江东便成。

就在几人谨小慎微的敲定防守之策时,一名哨探却是火急火燎的冲进中军大帐。

“不好了,不好了,吴景、孙贲己然分兵,现如今孙贲己领兵六千转道广陵郡,准备渡江南下攻打吴郡了。”

听得哨探禀报的消息,樊能、于麋、张英三将,尽皆大惊失色。

自家主公刘繇屯兵于吴郡曲阿,若是孙贲从广陵郡渡江南下,只怕三两日便可抵达曲阿城下。

此外孙贲本就出身吴郡孙氏,孙坚之女又嫁与曲阿弘咨。

若是孙贲领兵抵达曲阿城下,曲阿弘氏会不会有投敌之举,谁又说得准呢?

到时候曲阿失陷,主公刘繇生死未卜,樊能、于麋、张英三将又岂能不慌。

“快快快,速速调派士卒回援吴郡!”

吴景、孙贲分兵攻打吴郡,樊能、张英等人,可回援吴郡,可截杀孙贲所部,亦可攻打兵微将寡的历阳城。

向来谨慎的樊能,无疑选择了最稳妥的回援吴郡之路。

听得樊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话语,张英不禁眉头微皱。

“樊兄且慢,孙贲行军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过我等顺江而下的战船,我等只需调派五千将士顺江而下封锁大江即可。”

“吴景、孙贲不过八千兵马,现如今孙贲己领六千大军去往广陵郡,我等何不趁势攻取兵微将寡的历阳城呢?”

分兵回援吴郡,并不能捞到什么功劳,但领兵攻下历阳城的话,无疑就立下一件大功劳了。

确保吴郡大本营安危的同时,再领大军攻下历阳城,建立一番功业。

又有哪个武将不想建功立业呢?

是故听得张英之言,樊能、于麋也不禁暗自心动。

不过向来谨慎,又不愿担责的樊能,还是有些犹豫。

“不若我等先将消息禀报主公,再由主公定夺如何?”

“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那信使来回奔波的时间,说不定吴景又征召多少青壮协助守城了。”

“樊兄、于兄若是不愿,张某便自领本部兵马去取历阳城了。”

张英领兵一万屯驻当利口,此番也是应邀而来商讨军机大事。

若是张英决意单独领兵攻取历阳城,樊能、于麋二人还真阻止不了他。

可要让张英将攻取历阳城的功劳独吞,樊能、于麋二人又是不愿。

“这样吧,我横江津大营与你当利口大营,各抽调两千五百将士回援吴郡曲阿,再各自抽调五千将士合攻历阳城如何?”

见樊能同意自己合攻历阳城的想法,张英心中自是开怀。

“好好好,我等且各自抽调兵马,只盼早日攻下历阳城,再助主公收回九江、庐江两郡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