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血从权出

夜色如墨,京城的寒风在街巷间呼啸,带着凛冽的威势扑面而来。火署大堂中,余浪手握一叠厚重卷宗,目光如炬,眉头紧蹙。几个昼夜来,他和手下踏查线索,串联起一个错综复杂的火器走私网络,而这条线索的另一端,正是朝中权势滔天的人物。

“幕后黑手果然不是凡人。”他轻声嘀咕,声音在寂静的衙门中回响。

这几日以来,余浪率领缉私营步步紧逼,封锁了火器走私的几个重要节点。从边境的北陵,到京城的货运码头,无一不是火署重兵把守。但这张网的漏洞,却因内奸的配合而频频出现。内奸的身份,终于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显露。

此人,竟是兵部尚书沈不语的亲信中官——段文兴。火器调令多次被他擅自篡改,火器暗中流向江湖。更让人震惊的是,段文兴背后还有更大的靠山。

余浪一边梳理线索,一边筹谋对策。

他知道,若贸然揭发,非但无法斩草除根,反而可能成为权贵们的替罪羊。只能先秘密搜集证据,同时稳住火署内部,防止敌对势力趁虚而入。

翌日,余浪携带密奏,再次进宫觐见皇帝。

御书房内,皇帝端坐龙椅,目光深沉。

余浪恭声奏报:“启禀陛下,火器走私案深涉兵部权贵,己查明段文兴为幕后关键。臣拟立刻拘捕段文兴,并追查其幕后指使。”

皇帝微微点头,沉声道:“此事事关军机重地,切不可疏忽。你可有十足把握?”

余浪回道:“臣己暗中调派亲信监视,现证据确凿。”

皇帝目光如炬:“可将此事限于密奏,不宜公开扰乱朝局。”

余浪叹息:“微臣明白。”

回署不久,余浪察觉火署内部局势微妙。

副使孟清面色凝重:“署使,此次风波波及甚广,有人于暗处示警,恐有内鬼。”

余浪冷静道:“火署岂能因怕内鬼而退缩?须尽快厘清人心。”

他召集亲信,定下连夜搜查令,誓将暗流彻底清除。

数日后,一名线人带来惊天消息:

“余大人,密探回报,段文兴幕后有人指挥,非别人,正是兵部尚书沈不语。”

余浪目光一凛:“沈尚书竟敢如此大胆?”

他立刻召集赵韬、孟清谋划对策。

余浪率亲信布下埋伏,终于在一次火器押运途中截获段文兴。

段文兴被押入火署,面对审问,声泪俱下,供出了沈不语与多名兵部重臣合谋走私火器的铁证。

余浪凭此大破走私集团,震动朝野。

兵部上下大乱,沈不语受皇帝召见,怒斥余浪越权。

余浪却据理力争:“臣行火署职责,维系朝纲,岂敢逾矩?”

朝堂内,双方争论激烈,声势如雷。

最终,皇帝深思后宣布:

“此次案中,余卿虽越权,但为国为民。兵部有责,须严查整肃。暂不追究。”

此话一出,火署士气大振,余浪的权威更上一层楼。

权力的斗争仍在继续,但余浪己用铁血和智慧,铸就火署坚实的防线。身处刀锋,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守护这片疆土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