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京城,骄阳似火,整个都城笼罩在一片灼热与躁动之中。
余浪一行人缓步走过西郊一条尘土飞扬的旧街,街道两旁多为破败的瓦舍和低矮的青砖院落,偶有风从城外吹来,却带不走这股久未修葺的荒凉。
这里,是昔日余浪师门——息风堂弟子李承离的隐居之所,传闻多年前李承离因一次火器试验失败而惨遭师门逐出,声名扫地,踪迹自此销声匿迹。
如今,却有传言称这里藏有李承离所留下的火器残卷和秘密。
余浪身披轻甲,目光深邃,缓缓推开一扇半掩的木门。
门轴锈蚀,发出刺耳的响声,门内是一间陈设简陋的旧书屋,屋内尘埃弥漫,几盏残烛旁散乱堆放着泛黄破败的卷册。
余浪走进去,仔细查看这些书卷,手指划过上面的墨迹,纸张发出干裂的声响。
这些书卷无一例外都是关于火器配制与爆炸原理的论述,有些还附有手绘图纸,显示出极其细致的爆炸装置构造和火药比例调配。
这绝非一般火器匠人的随意笔记,而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火器研制体系。
余浪眉头紧蹙,意识到这远比他想象中复杂得多。
韩啸林在一旁翻看着一份残缺的手稿,声音低沉:“这份《火药制备详解》记录了多种火药配方,甚至提到了‘雷火筒’的引信结构……这远比朝廷现有的火器复杂,火药纯度和配比上也有显著提升。”
“若李承离真的掌握了这套技术……”韩啸林停顿片刻,“那他掌握的火器威力足以撼动京师。”
余浪凝视那纸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沉声道:“我曾以为他只是一个被逐出师门的失败者,没想到他却早己走在了我们前面。”
屋角一堆破旧木箱被余浪翻出,箱内堆满了被烟熏黑的铁制零件、火绳筒身和各类火药配件。
这显然是尚未完成的火器组件,零件粗糙但工艺精良,极具实战潜力。
余浪轻轻捧起一只残缺的火筒,仔细端详。
“这件火器的设计与朝廷现有的火铳截然不同,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引火装置,更加安全且爆炸效率更高。”
“若它被大量制造,京城的守御体系将被彻底颠覆。”
随后,余浪命人在旧书屋旁挖掘,果然发现一个密道入口。
密道阴暗潮湿,墙壁上刻着几行字迹模糊的警告:
“断火者,断生死;燃火者,燃天下。”
余浪手持火把,率领私司众人步入地下密道。
地道内曲折复杂,墙壁间夹藏着数十具死去的士兵遗骸,他们神色痛苦,显然是在密道中遭遇火器爆炸不幸罹难。
余浪心头一震,意识到这里极可能是李承离曾经进行火器试验的禁地,或者是他故意留下的陷阱。
走出密道,众人来至密道尽头的一座破败庭院。
庭院中央,残留着一口大型爆炸遗迹的坑洞,坑边刻着火器研发用的方程与公式,表明这里曾是试验火器的场所。
余浪看着这些,喃喃自语:
“李承离的野心……不仅仅是制火器,他想的是彻底用火改变整个天下格局。”
经过对现场的详细搜查,余浪终于在庭院深处的旧柜中找到一份尚未完全烧毁的手稿。
手稿题目为《火器新律》,作者署名正是“李承离”。
其中描述了一种新型火器“火龙车”,能够一次性发射多枚火弹,极具破坏力,并且具备快速移动能力,足以颠覆战场的传统阵型。
余浪深知,若这技术落入异族手中,必将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灾难。
就在此时,私司成员赵韬从一旁急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张密奏:
“余使君,京城近日发生数起火器爆炸事故,疑有‘断火居’遗留火器流入市面,己有多人受伤。”
余浪闻言,眉头紧皱:“看来,李承离留下的火器残卷正逐渐发挥作用。”
“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将这股火患彻底熄灭。”
会议室内,余浪沉声布置:
“从即日起,‘火中私司’全面升级,增设‘断火专案’组,专门负责追查‘断火居’遗留火器。”
“同时,加强对火器制造与贩运的监控,杜绝一切火药及相关器材非法流入市场。”
“我将亲自率队,深入西南边陲,查明‘引火营’真相,铲除幕后火器势力。”
夏风微凉,余浪望向远方的京城城墙,目光坚定。
“火,是威胁,也是希望。”
“我若不控火,火便会吞噬一切。”
“今日‘断火居’之谜揭开,正是火盐案后续风暴的开始。”
“只有彻底掌控火,方能守护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