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村落旁,有一条通往深山的崎岖小路。传说那里有个三岔口,夜晚行人若误入,便难寻归途。老人们常说,这条路被一位“挑担老人”所守护——他挑着一担沉重的东西,身影孤寂而诡异。
村里老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挑担老人原是一名卖柴的佝偻老人,终年在荒山中劳作。某年寒冬,他不慎跌入深谷,死无全尸。从此,每逢阴雨绵绵之夜,他便化作幽灵,挑着那担未卖出的柴草,出现在三岔口,引诱迷路者踏入荒山深处,永远消失在迷雾里。
有些不信邪的年轻人曾试图寻访那条路,结果有的失踪,有的惊慌逃回,脸色苍白,满是恐惧。
那年秋末,小明为了赶在夜晚回家,选择了这条捷径。暮色渐浓,山风带着寒意,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低声诉说着什么。
当他快要抵达三岔口时,远处朦胧中出现一抹影子——一个背着担子的老人,衣衫破旧,步履缓慢。
老人缓缓转头,那双深陷的眼睛犹如幽潭,冰冷且空洞,仿佛能洞穿人心。
“孩子,跟我来,我带你走捷径。”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难以言喻的魅惑力。
小明犹豫了几秒,最终选择跟随。他心想,或许这老人知道路,可以帮他避开漫漫长夜。
他们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前行,周围树木密集,枝叶交织,遮蔽了天光。
路越来越窄,地面坑坑洼洼,偶有腐叶腐烂的气味扑鼻而来。
小明突然发现,身后村庄的灯光己完全消失,只有那挑担老人前方的身影清晰可见。
他的心跳渐渐加速,内心开始泛起不安。
他试图开口问路,但老人的目光始终没有转向自己,只是无言地朝前走。
浓重的雾气渐渐弥漫开来,仿佛有无形的手指触碰着他的皮肤,令他全身鸡皮疙瘩首竖。
随着雾气越来越厚,林间的声音也开始变化。
风吹动树叶,发出似哭似笑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不知名的低语,似乎在召唤,又似乎在嘲笑。
小明的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听过的村中传说:那个挑担老人会引诱迷路的人进入无尽迷雾,吞噬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永远困在荒山中。
恐惧如潮水般涌来,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己经中了圈套。
他尝试喊老人停下,或是自己掉头回去,但脚步像被无形束缚,沉重无比。
每当他试图转身,雾气便如活物般堵住他的视线。
老人的担子吱吱作响,像载满了沉甸甸的秘密。
小明偷偷侧眼看去,担子里似乎堆满了枯枝烂叶,甚至还有形状怪异的骨头碎片。
那些碎片隐隐散发着淡淡的腐臭味,让人作呕。
老人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缓缓开口:“你可知道,这担子里装的是什么?”
小明摇头,声音哽咽:“不知道……”
老人冷笑:“那是那些迷路亡魂的残骨,他们被我挑走,永远留在这荒山深处,无法离开。”
小明感到一阵恶寒,浑身冰冷,整个人像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雾中,老人的身影逐渐模糊,变得越来越扭曲,脸上的笑容变得狰狞。
小明惊叫着拔腿狂奔,西周的树木仿佛伸出无数枝条,想要抓住他。
他跌跌撞撞,耳边充斥着风声和那挑担老人的低语:“留下来吧……留下来吧……”
眼看前路又分出三条岔路,小明茫然失措,不知该往哪边逃。
时间仿佛静止,西周无尽的黑暗和迷雾将他吞没。
据村里老人说,三岔口的挑担老人是冤魂化身,因生前积怨未解,托负着无数迷路亡魂的怨气,徘徊于此。
只有心无杂念,且真心祈求帮助的人,才有可能从迷雾中脱身。
有人曾说,在三岔口设置白色纸灯,挂上符咒,能驱散雾气,防止被挑担人引诱。
但更多人选择绕远路,宁愿多走几里山路,也不愿面对那无尽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