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廷之上

林尚书知道林溯独自进宫面帝后勃然大怒,“林儿,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有多危险。”

“但凡惹了帝怒,性命攸关,谁都担不起。”

林夫人在一旁

抹了抹眼泪,也应和道,“是啊,林儿,你太冲动了,要真万一出了什么事,可要我怎么办啊。”

林溯跪在两位身前,“是女儿不对,让爹娘担心了,但我并不悔。”

林尚书甩了甩袖子,想要责骂,却又实在不忍心最后长长叹了口气“唉——”

“既然陛下都同意了,我也不好说什么,林儿,你要知道这条路是一条从未有人做过的路……”林尚书扶起林溯,轻轻拍了拍林溯的肩膀道,“放心去做吧,林儿,记得还有我们,爹就算拼尽这条命也会保护好你。”

林溯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爹,娘,我明白你们的担忧。我会尽我所能,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林尚书看着林溯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欣慰和骄傲“好,陛下己经和我们商议关于这次抵御突厥的策略了。你尽管放心,明日早朝爹会全力支持你的。”

“谢谢爹”

……

第二日,早朝

隋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站着毕恭毕敬的一众大臣。

隋帝环视了一圈,站起身来,沉声宣告,“想必近日众爱卿都知道朕委任林尚书之女林溯入营为谋的事情。”

下面大臣有不少面露轻蔑的表情,还有不少和身边人在议论纷纷。

一位大臣站出身质疑道,“陛下,林溯虽为林尚书之女,但总归为女子,提出的策略恐略失妥当。”

另一位大臣紧随,“是啊,陛下,且不说谋略,朝中从未有女子担任军中职位的先例。”

“请陛下三思。”

林尚书正欲向前,兵部尚书却抢先一步,“陛下,林溯虽为一女子,但提出的见解却句句到位,不可因性别而概论。”

林尚书应和道,“陛下,小女自小就拥有与男子而论的气概和见识,若因性别恐难服众。”

宋应向林溯点了点头,示意让她放心,“臣身为本次统帅,听闻林溯之言也颇为认同,与臣见解一拍即合,作为军中谋士再合适不过,有此助力,此战必胜。”

隋帝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下方的群臣,最终落在林溯身上,“林溯,你为众爱卿讲讲你的谋略”

林溯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臣女认为此次战胜突厥,策略有三。一加筑长城,重点驻守幽州,并州,大兴城三处要地,稳固边防,阻断突厥南下,此乃‘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形篇》)”

隋帝微微挑眉,示意她说下去。

“其二,封锁与突厥的贸易,削弱其经济实力,还可展示我大隋的军力……其三,远交近攻,拉拢突厥内部较弱的部落,从敌人内部瓦解。此所谓《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之理。”

林溯说完整个殿内的大臣都沉默了半晌,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年纪轻轻的女子拥有如此谋略与胆识。

隋帝看了看殿内大臣们的反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林溯出众的能力造成这样的反应并不出人意料。

“若陛下赞成臣女的策略,请求陛下赐予臣女军谋之职,以协助宋将军处理此次抵御突厥的事宜。”林溯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必胜的决心。

“好,朕就赐予你军谋一职。”隋帝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递上一份诏书,“这是朕的诏书,你拿着它便可进出军营,随同允礼将军(宋应,字允礼)一同出征。”缓缓说道:“朕之所以委任林溯,正是因为她的才智与勇气。国家危难之际,岂能因性别而限制贤能?”

林尚书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随即挺首了腰板,支持道:“陛下英明。臣以为,小女聪慧过人,若能善加利用,必能为抵御突厥贡献良策。”

隋帝点点头,继续说道:“朕希望诸位大臣能够放下成见,给予林溯充分的支持与信任。”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面面相觑,意识到隋帝的决心己定,纷纷收起了之前的轻蔑与质疑。

林溯站在朝堂中央,感受到来自西面八方的目光,向隋帝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坚定而清晰:“臣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隋帝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身旁的侍从说道:“传朕旨意,即日任命林尚书之女林溯为军中参谋一职。”

林溯接过诏书,恭敬地行了一礼“谢陛下”

隋帝点点头,向众大臣询问,“众爱卿可还有异议?若无异议,即可退朝”

“无异议”

隋帝摆摆手,说道“退朝”

众大臣纷纷离去

林尚书见到兵部尚书,忙去行礼

“谢,宋尚书今天为小女争辩”

宋尚书笑了笑,“林尚书不必客气,我们本是世交,小子允中先前就和我商讨过林儿的谋略,确实句句珠玑,有如此才华,岂能磨灭。”

……

林溯退朝后见父亲和宋世伯交谈欢愉,便没有上前打扰。

偷偷溜到宋应身边,拽了拽他的衣袖,示意两人先走。

宋应随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