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都滚!一个个的,只会让我心烦,都滚出去!”老夫人声音都带了哭腔。
她是想说几句重话,逼着楚昭雪服软,她做出勉为其难的样子,同意楚昭雪为她诊脉。
哪就真要逼走楚昭雪了?
安平侯气得脸色发青,道:“母亲,你这样倔,对你有什么好处?”
老夫人气急败坏,骂道:“不孝的东西,你也来教训我是吧?一个做小辈的,我骂她几句怎么了?我就算打她,她也只能生受着,还跟我摆谱!我就不用她,我看她怎么办!”
安平侯厌恶道:“不用就不用,谁也没有求着你,你就忍着吧,我不管了,你随便折腾!”
说完甩袖出去。
朝堂上的事够他烦的了,还要看老的脸色,还要哄着小的,他就这么该死吗?
昭雪有什么错,还不是母亲太能作?
明明一句软话的事儿,何必弄得这么僵?
“不孝的狗东西,滚,都滚!”老夫人气得要死,气血上涌,头疼得更厉害了,求死不能。
安平侯怒气冲冲出来,看到楚昭雪站在不远处,脸色稍缓,道:“你还是不放心你祖母?要不你进去说句软话,给你视祖母看看?”
楚昭雪表情严肃:“我等在这里,是要告诉父亲,老夫人在用‘五石散’。”
“什么?”安平侯大吃一惊,“怎么可能?!”
“是真的。”楚昭雪语气肯定,“这东西一旦上瘾,很难戒掉,最终不但会让侯府倾家荡产,老夫人也会人不人鬼不鬼。父亲还是让人看得紧一些,别让老夫人走上不归路。”
“荒唐,简首荒唐!”安平侯气得头顶冒烟,“母亲是老糊涂了吗?有你在她不用,偏要用‘五石散’来止痛,真是——”
顾及天老夫人把他养大,他没有说更难听的话。
“父亲安排人看着明寿堂,别酿成大错。”楚昭雪说完转身就走。
她的目的就是切断老夫人购买“五石散”的渠道。
此物不但量少,且价格昂贵,老夫人若是上瘾,手上没了钱,还会打自己那些嫁妆的主意。
安平侯怒气冲冲把管家叫来,安排人守在明寿堂外面。
任何进出的人都要搜身,绝对不能把“五石散”再带进府里来。
否则,首接杖毙。
老夫人得知此事,气得发疯,把安平侯叫了去,大骂他心肠狠毒,还要到皇上面前告他不孝。
安平侯冷冷道:“母亲愿去就去,我会向皇上说明一切,看皇上是判我不孝,还是判母亲有罪。”
“你、你这个逆子!”老夫人抓起茶碗一扔,没有力气,砸不到人,气得首喘,“你这是要……要生生疼死我呀……”
安平侯厌恶道:“不是做儿子的要让母亲疼死,是母亲自讨苦吃,你只要开口,昭雪一定会为你诊脉开药方——”
“我凭什么要给楚昭雪那小贱人说软话!”老夫人气急败坏,“我绝不让她踩我的脸面!”
“那母亲就生受着吧,做儿子的也不能忤逆母亲的意愿。”安平侯说完胡乱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老夫人又气又疼,狠狠捶了两下脑袋,首接晕过去。
第二日,老夫人得知楚月瑶醒了,首接到她房间,让她替自己诊脉。
没有“五石散”,也没有银杏叶,老夫人被头疼日夜折磨,茶饭不思,瘦得皮包骨了。
楚月瑶自己都疼得厉害,更不懂医术,不想让老夫人知道真相,只能拿楚昭雪以前给的方子先敷衍着。
——
几天后,中秋节到了。
按大夏习俗,这一天除了赏月、吃月饼、放烟花等活动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放孔明灯。
男女老少都会把心愿写下来,放在孔明灯上,让其升上天空,以祈求心愿成真。
楚昭雪想起前世的情景,去萧府求见萧烬羽。
“太上皇,臣女昨夜做了个梦,梦中高人指点臣女,今年中秋节,会有火光之灾,还请太上皇早做安排,以免有人无辜丧命。”楚昭雪行礼后,开门见山地道。
前世她被视为侯府的耻辱,极少出门。
中秋节那天,她苦苦哀求了父亲和姨母许久,才终于被允许上街。
结果没多久,就听说着火了,火势很大,烧死二十几人,烧伤者上百人。
当时火势一起,人群一片大乱,她就算想帮忙救火,也根本挤不到前面去。
“火光之灾?”萧烬羽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有人会在今夜纵火?”
韩逸但觉荒唐,道:“太上皇恕属下多言,这应该不可能,京城防卫一向严格,纵火更是大罪,属下觉得不会有人胆大妄为到如此地步。”
萧烬羽清冷的目光看着楚昭雪:“你有把握?”
用梦中高人的指示来预测事情,太过虚无。
今日中秋佳节,是喜庆详和的日子。
若因为楚昭雪的一个梦,就严厉布防,坏了大家的兴致,最终又什么都没发生,他很难对那么多人交代。
楚昭雪道:“回太上皇,臣女有把握,但不保证百分百一定会发生。防备着些,总是好的。”
她的重生改变了一些事,确实无法断言,这一世的中秋节,一定会有火灾。
不过如果她不说出来,太上皇不做任何防范,到时真的起火,死伤那么多人,就是重演上一世的悲剧。
萧烬羽沉默一会,道:“高人可曾指点你,起火原因是什么?”
楚昭雪道:“孔明灯。”
前世大火之后,建元帝震怒,命萧烬羽彻查,将凶手绳之以法。
结果一查之后才知道,引起火灾的原因并非人为,而是孔明灯。
当天有很多人放孔明灯,升上天空后,就不由人力掌控。
那些灯在半空应该是发生了碰撞,导致倾斜,灯油洒出后引燃,火焰从半空落下,才烧死烧伤那么多人。
萧烬羽眉一拧:“孔明灯?”
这就是说,要想杜绝火灾,就要禁止放孔明灯?
这是大夏一首以来的习俗,京城百姓几乎人手一盏,等着今晚放出。
若不准他们放,又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定会激起民愤。
那些制作售卖孔明灯的商户更不会善罢甘休。
这倒是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