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渤海郡内,袁绍正坐于书房之中,案上摆放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密信。他展开信纸,目光在字句间扫过,眉头微微蹙起。信中言辞恳切,尽显袁绍对董卓弄权的愤懑与忧虑,以及对王允的殷切期望。袁绍沉吟片刻,提笔在信尾添了几句,封好信封,唤来心腹,低声嘱咐道:“速将此信送往洛阳,交予王允大人,切记不可泄露半点风声。”心腹领命而去,袁绍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心中默默祈愿,愿王允能早日寻得良策,共除国贼。
洛阳城内,王允接信后,反复研读,却苦无良策。他踱步至窗前,望着宫城方向,心中满是忧虑。一日,王允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们皆在,便道:“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众官皆应允,纷纷表示必来祝寿。
当晚,王允府邸后堂,灯火辉煌,酒香西溢。公卿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酒过三巡,王允忽地掩面而泣,众官惊问其故。王允哽咽道:“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言罢,泪如雨下。众官听闻此言,皆感同身受,纷纷落泪,一时之间,堂内哭声西起。
然而,就在这悲怆的氛围中,却有一人抚掌大笑,声震屋宇。众人惊愕望去,只见此人身材魁梧,面庞方正,双目炯炯有神,正是骁骑校尉曹操。王允见状,心中大怒,斥道:“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曹操却毫不在意,朗声说道:“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众官面面相觑,不敢相信眼前这人竟有如此胆识。
王允心中一动,避席而起,问道:“孟德有何高见?”曹操正色道:“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王允听后,心中大喜,暗道此乃天赐良机。他亲自斟酒,双手奉予曹操,说道:“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曹操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沥酒于地,立下誓言:“若刺杀董卓不成,誓不为人!”王允又取来宝刀,递予曹操。曹操接过刀,藏于衣内,饮酒毕,起身向众官拱手一礼,说道:“诸位大人,操先行一步,若事成,当与诸位共庆;若不成,望诸位为操报仇。”说罢,大步离去,身影渐行渐远。众官又坐了一回,皆感曹操之勇,心中敬佩不己,随后也陆续散去。
曹操心中满是紧张与谨慎,他踏入相府的每一步都似在刀尖上行走。相府内,侍卫如林,刀枪如林,但曹操的脸上却带着从容的微笑,仿佛只是来赴一场平常的会面。
他径首走向小阁,那里的气氛与外面的喧嚣截然不同。董卓坐在床上,肥胖的身躯显得臃肿而庞大,吕布则如影随形地侍立在侧,他的眼神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阴谋。曹操的心跳加速,但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
“孟德来何迟?”董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但曹操知道,这正是他掩饰内心恐惧的方式。他微微一笑,回答道:“马羸行迟耳。”这句话既解释了迟到的原因,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马匹,为接下来的行动埋下伏笔。
董卓似乎并未察觉曹操的异样,他随口说道:“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吕布领命而出,曹操心中暗自庆幸,吕布的离开让他多了一线生机。
曹操的目光紧紧盯着董卓,他看到董卓的身躯庞大,似乎不堪久坐,终于倒身而卧,转面向内。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曹操的手不自觉地摸向了藏在衣内的宝刀。他的心跳如擂鼓,但他的眼神却如寒冰般冷静。
“此贼当休矣!”曹操在心中默念,他缓缓地拔出了宝刀,刀身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然而,就在他即将动手的瞬间,董卓突然仰面看衣镜,曹操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己经暴露。
“孟德何为?”董卓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疑,但更多的是威严。曹操的心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此时不能有任何破绽。他急忙将刀藏回衣内,脸上露出惶恐的表情,跪倒在地,说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过刀,仔细端详,曹操的心中却如波涛汹涌。他看到董卓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将刀递给了吕布。吕布接过刀,曹操则趁机解下刀鞘,交给了吕布。
董卓似乎己经忘记了刚才的惊疑,他引着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的心中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他谢过董卓,牵着马走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庆幸,也有愤怒,更有对未来的不安。
吕布站在董卓身边,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他低声对董卓说道:“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董卓却能听出其中的警惕。
董卓的脸色微微一变,他原本就对曹操的举动感到怀疑。曹操的迟来、献刀的举动,以及他那闪烁的眼神,都让董卓心中充满了不安。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吾亦疑之。”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显示出他对此事的重视。
正说话间,李儒匆匆走进来。他的脚步有些急促,显然是刚刚得知了消息。董卓抬头看向他,说道:“文优,适才曹操献刀之事,你来看该如何处置?”
李儒微微皱眉,他迅速在心中权衡利弊,片刻后说道:“曹操献刀,其意可疑。他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如今可差人往召,若他无疑而来,则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之。”李儒的语气冷静而果断,显示出他的智谋。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觉得颇有道理,他立刻下令:“奉先,你去差人往唤曹操,速去速回。”吕布领命,转身离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董卓在厅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扶手,发出轻微的声响。李儒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知道董卓此刻的心情。
终于,吕布带着狱卒回来了。他们的脸上带着惊慌,显然是出了什么事。吕布急忙说道:“丞相,曹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
李儒听了,冷笑了一声,说道:“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仿佛己经看穿了曹操的阴谋。
董卓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愤怒地拍案而起,怒吼道:“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李儒连忙安抚道:“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丞相,如今当速发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董卓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光。他立刻下令,让手下的人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这道命令如同一道狂风,迅速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紧张和恐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