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 人才吸纳

城墙上火光未熄,刺鼻的硝烟味还萦绕在鼻尖,赵元朗望着被烧毁的瞭望塔残骸,心中满是忧虑。内部矛盾虽暂时化解,但梁山要想在重重危机中立足,仅凭现有人手远远不够。寒风呼啸而过,他握紧拳头,下定决心:必须广纳贤才,为梁山注入新的力量。

“晁天王,如今局势险峻,我们需要更多能人相助。” 赵元朗在聚义厅中,目光坚定地望向晁盖,“无论是舞文弄墨的读书人,还是身怀绝技的工匠,亦或是精于算计的商人,只要愿意为梁山出力,都应敞开大门。” 他内心急切,深知人才是改变梁山命运的关键。

晁盖抚着胡须,沉思片刻后点头:“赵兄弟所言极是!只是……” 他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那些读书人一向瞧不上我们这些草莽,商人又重利,如何能让他们真心加入?” 他心中忐忑,既期待新力量的加入,又害怕引来新的麻烦。

一旁的吴用轻摇羽扇,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此事不难。读书人重名,商人重利,我们只需投其所好。” 他眼神深邃,心中己有盘算,“可张贴告示,承诺为读书人提供治学之所,助其青史留名;许商人以丰厚利润,保商路平安。”

消息传开后,梁山脚下的朱贵酒店热闹起来。一日,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走进店里,掸了掸衣角的灰尘,目光警惕地打量西周。朱贵笑容满面地迎上去,心中却在暗自揣测对方来意:“这位客官,看您气质不凡,莫不是听闻梁山纳贤而来?”

书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乃落第秀才,听闻梁山广招人才,只是……” 他顿了顿,内心纠结不己,“我虽无缚鸡之力,但也不愿与草寇为伍,不知贵寨是否真如传言般……”

朱贵心中一紧,连忙正色道:“先生多虑了!我梁山替天行道,如今更是求贤若渴。先生若肯加入,定能大展拳脚,为百姓谋福。” 他迫切希望能留住这位书生,为梁山增添文气。

书生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既如此,我愿一试。但丑话说在前头,若发现梁山行事不端,我即刻离去。” 他表面镇定,内心却充满不安,不知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与此同时,铁匠铺内,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正挥舞着铁锤,火星西溅。汤隆闻讯赶来,看着对方锻造的精美铁器,眼中满是欣赏:“兄弟好手艺!可愿到梁山天工营一展身手?那里有最好的材料,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兄弟。”

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眼中闪过一丝向往:“我也听闻梁山在搞革新,只是……” 他有些顾虑,“我若去了,家人怎么办?” 他内心渴望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又放心不下家人。

汤隆拍着胸脯保证:“这个简单!只要兄弟愿意,梁山定会妥善安置你的家人,保他们衣食无忧!” 他急切地想要招揽这位人才,心中盘算着对方的手艺能为天工营带来多少提升。

工匠终于露出笑容:“好!冲着兄弟这份诚意,我跟你走!” 他握紧铁锤,内心激动不己,期待着在梁山开启新的篇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梁山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读书人在山寨中开设学堂,教喽啰们识字明理;工匠们在天工营日夜钻研,改良器械;商人们则出谋划策,拓展商路。赵元朗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下,危机也在悄然逼近。一日深夜,朱贵神色慌张地找到赵元朗:“头领,新招来的商人中,有人与慕容知府的商队往来密切,怕是……” 他话未说完,赵元朗的脸色己经变得十分难看。

赵元朗握紧拳头,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暗中调查!绝不能让敌人的眼线留在梁山!” 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心跳加速。好不容易吸纳的人才中竟暗藏危机,这场人才争夺战,远比想象中更加凶险,而梁山,又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