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危机化解

慕容知府的大军如乌云般压境,而梁山内部的裂痕却比敌军更令人心惊。赵元朗站在城头,望着杜迁被押解时仍桀骜不驯的眼神,手心的冷汗浸透了剑柄。寒风卷着沙尘拍打在脸上,他知道,若不能在开战前弥合内部矛盾,梁山必将如风中残烛般不堪一击。

“赵兄弟,老哥哥们都在气头上,你别往心里去。” 鲁智深粗粝的手掌重重拍在他肩上,却难得放轻了力道。大汉望着远处敌军营帐中明灭的灯火,眼底藏着担忧,“可那些老兄弟说的也在理,总不能让出生入死的人寒了心。” 他内心矛盾极了,既相信赵元朗的远见,又不愿看着兄弟间反目成仇。

赵元朗转身时,正对上金翠莲忧虑的目光。她怀里抱着刚熬好的草药,鬓角还沾着药渣,轻声道:“郎君,杜迁的余党还在暗中煽动,若是……” 话音未落,喉咙己泛起酸涩。她看着丈夫连日来熬得通红的双眼,满心都是疼惜,更害怕这场危机将他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次日清晨,聚义厅外挤满了人。老资格的头领们双臂抱胸,脸上写满戒备;年轻喽啰们则窃窃私语,眼神中带着不安。赵元朗站在厅中央,展开发黄的账本时,手指微微发颤。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穿透嘈杂:“各位兄弟,新制度确有疏漏,我赵元朗愿听大家首言!”

“哼,现在装模作样了?” 独眼头领拄着铁杖上前,内心的怨气仍未消散,“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功劳,就这么被你轻飘飘抹去了?” 他的质问引来一片附和,厅内气氛剑拔弩张。

赵元朗翻开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王大哥,您去年带队劫粮三次,按旧例不过得些赏钱;但在积分制下,您己累积八百积分,可换三匹战马、二十石粮食。” 他望向人群中那位头发花白的头领,“李叔,您教导新兵的功绩,同样折算了五百积分。这些,都是诸位应得的!”

老头领们闻言皆是一愣,脸上的戒备渐渐转为疑惑。头发花白的李叔颤抖着接过账本,浑浊的眼睛盯着自己的名字,内心掀起惊涛骇浪。他从未想过,自己每日教新兵练枪的琐碎工作,竟也能被如此重视。

“可有些兄弟仍觉得不公。” 赵元朗顿了顿,看向杜迁的几名心腹,“我提议:凡梁山旧部,皆额外赠予‘元老积分’;前线杀敌与后勤劳作的积分比例,重新商讨。” 他的声音虽平稳,心跳却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腔,生怕这番妥协仍无法平息众怒。

“赵兄弟,你这是让步太多了!” 晁盖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担忧。他既心疼赵元朗的委曲求全,又害怕此举会让新制度失去威信。

赵元朗苦笑:“晁天王,若能换得兄弟齐心,让步又何妨?”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角落里默默不语的汤隆身上。铁匠握紧手中的铁锤,内心五味杂陈 —— 他深知赵元朗的不易,也明白此刻的妥协是无奈之举。

就在这时,一名小喽啰突然挤到前排:“赵头领!我爹在纺织坊工作,上个月用新织机多赚了双倍积分,现在家里能吃上白面馒头了!” 少年眼中闪着光,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我娘说,要给您做双新鞋!”

这话如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人群中开始响起窃窃私语,不少人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那位独眼头领挠了挠头,嘟囔道:“这么说来,倒也不是全无好处……” 他的语气明显软化,内心开始动摇。

最终,在众人的商讨下,新的积分细则出炉。当赵元朗宣布完所有条款时,聚义厅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鲁智深大笑一声,一把将他抱起:“好小子!这下俺老鲁放心了!”

危机看似化解,但赵元朗却无法真正放松。夜深人静时,他望着城墙上的巡逻士兵,突然发现暗处有几道鬼鬼祟祟的身影。金翠莲端着热汤走近,声音里带着不安:“郎君,杜迁虽被关着,可他的余党……”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赵元朗握紧腰间的短刀,心跳如擂鼓。他知道,这场内部矛盾的化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而暗处的敌人,正蛰伏在阴影中,等待着给梁山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