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粮食危机

后山铁矿的争执余波未平,梁山又被一层阴霾笼罩。赵元朗攥着最新的粮草账本,指节发白,纸上 “存粮仅余七日” 的字迹刺得他眼眶生疼。仓库里霉味刺鼻,本该堆满粮袋的架子上稀稀拉拉,几个小喽啰正踮着脚,试图刮下木桶壁上残留的米粒。

“赵兄弟!” 鲁智深的吼声从门外传来,震得门板嗡嗡作响。赵元朗开门,只见这位大汉满脸怒容,腰间酒葫芦空荡荡地晃荡,“王伦那厮说要缩减口粮,兄弟们都要饿肚子了!” 他一拳砸在墙上,墙灰簌簌掉落,“洒家去粮仓查看,才发现杜迁那老匹夫……” 话音戛然而止,他警惕地张望西周,压低声音,“上次军械改良后,他就暗中倒卖生铁,换了粮食却不知藏哪去了!”

赵元朗的太阳穴突突首跳。杜迁的背叛像根毒刺扎在心头,更棘手的是眼前的绝境。金老卧病在床,每日需用糙米熬粥续命;金翠莲在义诊棚帮忙,己饿得脸色蜡黄。他望向远处荒草丛生的山坡,突然想起前世在农业科普节目中学到的知识。

“恩公,我有个法子!” 他抓住鲁智深的胳膊,眼中燃起希望,“咱们可以开垦荒地,种上高产作物!” 见对方一脸茫然,他急切解释:“有一种叫红薯的作物,埋在土里就能活,产量是稻米的十倍!还有玉米,耐旱耐涝,生长期短……”

鲁智深挠着脑袋:“可这红薯、玉米,咱们上哪找去?” 赵元朗咬了咬牙:“我记得在青州府的市集上,见过西域商人售卖类似的种子。只是……” 他想起市集上官兵林立,杜迁的眼线无处不在,声音不由得发颤,“得有人冒险去一趟。”

当夜,赵元朗蹲在锻造坊的角落,就着火光绘制开垦图纸。汤隆在一旁敲打着农具,火星溅在图纸上,烫出星星点点的焦痕。“这垄沟要挖多深?” 汤隆举着新改良的铁犁,眼中满是疑惑,“俺们从没种过这稀罕玩意儿。”

“一尺深,行距三尺。” 赵元朗用木炭重重划出标记,“播种后还要覆盖草木灰,既能保暖又能驱虫。” 他想起金翠莲说起父亲病情时泛红的眼眶,想起小喽啰们饿到发昏的模样,喉咙发紧,“必须赶在雨季前种下,否则……”

第二日破晓,当赵元朗带着十几个自愿帮忙的喽啰出寨时,却被朱贵拦住了去路。“赵兄弟这是要去哪?” 朱贵把玩着腰间的虎头青铜牌,皮笑肉不笑,“寨主说了,未经许可,不得擅离梁山。”

鲁智深铁塔般站出来,禅杖横在身前:“朱贵!你要拦洒家,先过了这关!” 两人剑拔弩张之际,赵元朗突然掏出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粮食缺口和开垦计划。“朱头领,若再不想办法,不出十日,梁山必乱。” 他首视对方的眼睛,声音发颤却坚定,“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朱贵盯着账本良久,终于侧身让开。赵元朗松了口气,却在转身时瞥见朱贵袖中滑落的密信 —— 上面赫然印着慕容知府的官印。冷汗瞬间湿透后背,他意识到,这场粮食危机背后,或许藏着更大的阴谋。而当他们千辛万苦从青州带回种子时,等待他们的,除了荒芜的土地,还有暗处窥视的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