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尤氏也算好大家凑份子,一共凑了多少钱了。
看着这里贾母也问完话了,便过来禀告道:“老祖宗,凑份子的钱,算下来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两银子,不知老祖宗打算怎么花,可算是够了?”
普通人家,一年都用不了二十两银子。
就算是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要是不大宴宾客的话,一个生日也花不了这么多银子。
就像上一次贾母要给薛宝钗过生日,也是拿了二十两银子给王熙凤,让她给薛宝钗置办酒戏过生日。
现在听到已经凑够一百五十多两银子了,贾母就说道:“都凑这么多银子了?就一日功夫,看戏吃酒用不了这么多吧?”
尤氏便回道:“凤丫头年纪还小,就算是做生日也不好请外客,就我们娘们儿几个热闹一下,酒席不用太多,办两三日的银子都有了。主要是戏班子不用钱,园子里面养着一班小戏子,这上面就省大头了。”
贾母却道:“既然是给凤丫头做生日,总要凤丫头喜欢才行,也不是没银子,就不用省请戏班子的钱了,看看凤丫头觉得哪一个戏班子好,就传哪一个戏班子进府来唱一出。”
王熙凤也说道:“咱们家园子里面养的那一班小戏子,平时会唱的戏都听熟了,还是花几个钱去外面叫一班戏子进来唱吧!”
本来就是给王熙凤过生日,多少要考虑一下王熙凤的想法 ,贾母本人又爱热闹,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反正现在银子也够用,贾母就笑道:“凤丫头想看外面的新鲜戏,那就依凤丫头的意思办吧!好好的选一个唱的好的戏班子 ,到时候叫到府里面来唱几出戏。”
王熙凤连忙说道:“老祖宗放心,我到时候挑最好的戏班子进来。”
尤氏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凤丫头办事向来妥当,老祖宗好好的等着,到时候跟着热闹一天就行了。”
贾母却摇了摇头,“我倒是放心凤丫头,只是本来就是给凤丫头过生日,哪里好叫她自已操心这些。”
“珍哥儿媳妇,这个事情我交给你了,是给凤丫头过生日,就叫她别操一点儿心,好好受用一日才是。”
听到这个话,尤氏倒是也不觉得为难。
虽然荣国府各种大事小事,都是王熙凤在操心,其他人没有管过这些,离了王熙凤的话,事情极有可能会出乱子。
但是尤氏是隔壁宁国府贾珍的媳妇,平时管着宁国府里面的大事小事,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现在不过是办个生日宴席,自然不会觉得为难。
她便笑着回道:“老祖宗开口了,我就应了这个差事,只是到时候有个什么不足,你们可得多包涵。”
贾母也笑,“事情还没办,你可别先就在这里讨饶了,就算讨饶也没用,要是真有不好,凤丫头不满意,你可得自已出银子再好好办一回。”
这些话,一听就知道是玩笑话。
于是屋子里面的众人纷纷笑着应和,一时间气氛就热烈起来了。
大家又陪着贾母说笑了一回 ,看到贾母乏了,才从屋子里面散开,各自回去。
等到邢夫人、王夫人带着人离开以后,王熙凤带着平儿,就也要回去了。
不过看着林之孝家的和林红玉,又开口说道:“林大娘,你带着你家丫头,去我那里说说话吧!”
县官还不如现管,虽然贾母已经开口同意林红玉放籍出去嫁人的事情 ,毕竟具体事情得王熙凤去办。
听到这个话,林之孝家的和林红玉两人也没有说什么,就要跟着王熙凤走。
却见尤氏也过来了,跟王熙凤说道:“我也跟你过去吧!”
一行人又回到王熙凤的住处,尤氏就先说明自已来意。
“你这个生日打算怎么办,有什么要求都跟我说说,我也好回去合计一下!”
办一个生日宴席,对于尤氏来说再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毕竟是王熙凤的生日,所以她还是过来问问王熙凤的意见。
王熙凤并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说道:“你不用问我这些,就是哄老太太开心,你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就完了。”
尤氏也知道这一点,之所以过来问,也有自已的原因。
她便笑道:“你行了大运,老太太特意把我们叫过去,就是为了你的生日,现在银子凑好了,我出了钱不算,事情也落在我头上了,我总得问问你这个寿星的想法吧!老太太不是都说了,要是你不满意,我得出银子再办一回!”
然后又画风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既然你有孝心,觉得只看老太太眼色行事,老太太高兴就行了,那我也就不问你这个了!只是这银子的事情怎么弄,是你们府里面收好给我送来,还是我派人挨个去收?”
刚才凑份子的时候,尽管大家都说了要给多少银子,可是一开始也没有谁料到贾母是想要干什么,并没有带银子过去。
所以凑份子凑出来的银子,现在也只是一个明面上的数字,实际上一两银子都没有,尤氏自然得先把这个事情问好。
这也是她跟过来和王熙凤商量生日怎么办的主要原因。
不管究竟怎么办这个生日宴席,手里面总得先有银子才行。
但是她挨个去收,也很不成样子,容易搞得像是欠了债,被人追上门一样,把一个本来是闹着玩儿的事情,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
王熙凤也知道尤氏为难的是什么,这是要给她过生日,她倒是不至于在这个事情上为难尤氏。
便说道:“老太太、太太她们那里,有这个心就行了,也不用非要她们出银子,就算是忘了,我们填补上,也是尽孝了,就先别管她们那里的份子了。至于其他人那里…………”
王熙凤在屋子里面扫了一眼,就说道:“林大娘,你们底下的人的银子,就由你先收好,再送到珍大奶奶那里去。”
这也是林之孝家的平时的职责范围,自然是满口应“是”。
听到这个安排,尤氏也没有异议,和王熙凤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宁国府了。
这边,王熙凤又把平儿叫过来,在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才看着林之孝家的和林红玉。
就笑着说道:“平时看你和你男人一副老实的样子,倒是没有想到养出这么一个伶俐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