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22节
- 原文: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 翻译要点:
- “忧忧愁愁地走了”译为“就忧愁地走了”,刻画其内心“财富与信仰”的冲突;
- “产业很多”译为“他拥有很多财产”,首接说明其拒绝的原因,暗示“财富可能成为跟从神的阻碍”。
23. 第23节
- 原文: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
- 翻译要点:
- “财主进天国是难的”译为“财主进天国是很难的”,“难”体现“依靠财富自足”与“信靠神”的对立,非绝对不可能。
24. 第24节
- 原文: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 翻译要点:
- “骆驼穿过针的眼”是夸张比喻,非字面“针眼”(或指耶路撒冷城门旁的小门洞“针眼门”),译为“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保留比喻的冲击力,象征“靠自己无法进入神的国”;
- “神的国”与前文“天国”同义,统一译法。
25. 第25节
- 原文: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 翻译要点:
- “希奇得很”译为“极其惊讶”,体现门徒对“连财主都难得救”的震惊;
- “谁能得救”译为“这样谁能得救呢?”,反映他们对“救恩可能性”的困惑,以为“义人(如财主)更易得救”。
26. 第26节
- 原文: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 翻译要点:
- “看着他们”译为“耶稣看着他们”,体现祂对门徒的怜悯与教导;
- “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译为“在人这是不可能的,但在神凡事都能”,强调救恩的本质是“神的恩典”,而非“人的能力”。
27. 第27节
- 原文: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己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
- 翻译要点:
- “撇下所有的”译为“我们己经舍弃一切跟从你”,突出门徒的付出;
- “将来我们要得什么”译为“将来我们会得到什么呢?”,体现彼得对“赏赐”的关注,耶稣后续将回应“赏赐”与“舍己”的关系。
28. 第28节
- 原文: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 翻译要点:
- “复兴的时候”指“末日审判时”,译为“到复兴的时候”,象征神国完全成就;
- “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译为“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体现门徒在神国中的职分,“审判”指“按真理作见证”,非报复性审判。
29. 第29节
- 原文: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添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 翻译要点:
- 古卷中“妻子”的差异用括号标注,译为“凡为我的名舍弃房屋、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加‘妻子’)、儿女、田地的”;
- “得着百倍”指“在今生得神的恩典与群体的接纳”,译为“必要得着百倍的回报,并承受永生”,“百倍”非物质数量,而是属灵福气的象征。
30. 第30节
- 原文: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 翻译要点:
- “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是耶稣的一贯教导(如太20:16),译为“然而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强调神国的价值观与世俗相反,“谦卑舍己者必蒙高举”。
马太福音第20章
1. 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
- 比喻处理:“好像”需保留寓言比喻逻辑,用“如同/恰似”等词衔接,突出“天国”与“家主”的类比关系。
- 时间细节:“清早”可译为“清晨/一大早”,强调时间之早,贴合雇人劳作的场景。
2. 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 货币单位:“一钱银子”需保留古代货币概念,可加注说明(如“古代一钱银子的价值”)或首接沿用,体现文本历史背景。
- 动作衔接:“讲定”需体现“协商确定”的过程,用“商定/谈妥”更精准;“打发”译为“派/让”,突出指令性。
3. 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
- 时辰转换:“巳初”属古代计时(约上午9点),翻译时可保留“巳初”并附注释,或意译为“上午时分”,兼顾文化性与可读性。
- 场景描写:“市上”指“集市/市场”,“闲站”译为“无所事事地站着”,强化人物状态。
4. 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 语气逻辑:“也”字重复强调“同等邀约”,翻译时可保留“也”,体现家主对不同工人的平等态度。
- 语义简化:“所当给的”意译为“该给的报酬”,避免文言化表述,贴近现代口语。
5. 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
- 时辰对应:“午正”(中午12点)、“申初”(下午3点)可首译为“正午/申时初”,或意译为“中午/下午时分”,保持时间序列清晰。
- 行为概括:“也是这样行”译为“同样做了这事”,避免重复,简洁叙事。
6. 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
- 时辰处理:“酉初”(下午5点)可译为“傍晚时分”,结合“整天”强化时间对比,突出“闲站之久”。
- 语气转换:问句“为什么……闲站”需体现家主的疑问与关切,用“为何/怎么”增强口语化,贴近对话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