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宴会前夕

皇家别院一片繁忙景象。数十名工匠们正忙碌地在回廊的檐角悬挂着琉璃宫灯,这些宫灯制作精美,色彩斑斓,将整个别院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与此同时,宫女们手捧鲜花,轻盈地穿梭于亭台楼阁之间,将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为西凉公主宇文瑶的二十岁生辰宴增添最后的华丽装饰。

西皇子站在一旁监工,他神情专注,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自从前日接到操办生辰宴的任务后,他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宴会现场的布置工作中,生怕有任何一点遗漏或差错。

“轻点,那可是上好的古琴,千万不能碰坏了!”西皇子指着一把古琴,对工匠们叮嘱道。他深知宇文瑶对古琴的热爱,这把古琴是他特意为她准备的礼物,自然要格外小心。

“还有那灯笼,多挂几个,要让整个别院都亮堂堂的!”西皇子继续指挥着工匠们,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被灯光照亮。

不仅如此,西皇子还对宴会的其他细节进行了精心安排。南诏地区崇尚黑色,但为了让宇文瑶高兴,他特意将原本的薄纱全部换成了西凉热爱的红色,使得整个别院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小太监见到西皇子后,赶忙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参见西皇子,林府刚刚差人来递信,说是林小姐身体有些不舒服,今晚恐怕无法出席宴会了……”

西皇子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他心里很清楚,宇文公主特别指名要林家小姐出席今晚的宴会,如果她不来的话,恐怕会引起宇文公主的不满。“我亲自去请她。”

他立刻站起身来,脚步如飞般地朝着门外走去,同时吩咐身边的人赶紧去备马。不一会儿,一匹骏马便被牵到了西皇子的面前。他翻身上马,缰绳一抖,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首奔林府而去。

而此时的林婉莹,正独自一人在自己的院子里弹奏着古琴。她的指法娴熟,琴音悠扬,一曲《广陵散》在她的指尖下如泣如诉,跌宕起伏。然而,这美妙的琴声却掩盖不住她心中的不满和烦恼。

北燕王爷的突然出现,让她莫名其妙地与自己的表哥定了亲。尽管表哥曾亲自登门拜访,表示如果她不愿意,待北燕王爷离开后,两家可以再商议退亲的事宜,但他们的亲事在陛下过了明路,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退掉的呢?

更让林婉莹感到困扰的是,西凉公主似乎对她充满了敌意。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公主,以至于她会三番五次地来找自己的麻烦。

林婉莹手下的动作并没有因为心中的不满而停止,她的手指如灵动的蝴蝶般在琴弦上翩翩起舞,仿佛要将内心所有的愤懑都通过这一曲弹奏出来。

然而,就在这曲即将进入高潮的时候,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只见一根琴弦应声而断,林婉莹的手指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伤,鲜血顿时从指尖涌出,滴落在琴面上,形成了一朵朵触目惊心的血花。

林婉莹呆呆地看着那根断掉的琴弦,心中的某根弦似乎也在这一刻断裂开来。她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像一个失去了所有依靠的孩子一般,猛地扑倒在书桌上,放声痛哭起来。

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抚上了林婉莹不断抖动的双肩,一个轻柔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哭吧,孩子,把心里的委屈和痛苦都哭出来,会好受一些的。”

林婉莹听着这温柔的安慰,只觉得心中的悲哀愈发难以自抑,她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转身紧紧地扑进了林二夫人的怀里,尽情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待林婉莹的哭声渐渐平息下来,林二夫人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取来伤药,小心翼翼地为她包扎好伤口。接着,她温柔地抚摸着林婉莹的头发,宽慰道:“你爹爹他也是被逼无奈,才会如此仓促地定下你的亲事。不过,那表公子也算是个可靠之人,你的舅母宽厚,将来你嫁过去不会受委屈的。”

“我知道的,我只是觉得这世道对女子不公,却无能为力。”林婉莹幽幽地叹了口气,言语之中透露出无尽的无奈和哀怨。林二夫人看着她那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不由得一软,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只得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希望能给她一些温暖和慰藉。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立夏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满脸惊恐地喊道:“小姐,西皇子……西皇子来了,说是接您去赴宇文公主的生辰宴!”

林婉莹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一双原本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此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紧紧地抓住林二夫人的衣角,仿佛那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一般。

林二夫人见状,连忙将林婉莹揽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别怕,莹儿,有小婶婶在呢。”然后她转头看向立夏,镇定自若地说道:“去回了西皇子,就说林府有自己的马车,不劳烦他大驾了。等会儿我会亲自带莹儿去赴宴的。”

立夏领命而去,林二夫人则继续温柔地拍着林婉莹的手背,安慰道:“放心吧,小婶婶陪你一起去,绝不会让那西凉公主欺负你分毫。”

林婉莹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吐出,然后重重点头。此时她的内心是复杂的,她几次想要开口询问,她的小婶婶与二叔到底是不是假成亲,但却始终没有勇气。她担心一旦说出口,可能会破坏这份关系,甚至可能失去这位她己视为至亲的小婶婶。

她回忆起小婶婶对她的点点滴滴关爱与照料,那些温馨的画面在她脑海中历历在目。她宁愿相信那天在二叔书房外是她听错了,这样小婶婶就会一首是她的小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