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灶台凝灰(烟火重燃)

西巷的晨雾在立冬后变成了灰色,七十二户人家的烟囱冒着冷烟,像七十二根插在坟头的香。李焕之踩着结霜的石板路过,看见虎娃蹲在老陈家灶台前,用树枝戳着灶灰 —— 灰堆里显形的不是往常的麦饼印,而是齿轮状的 "断炊咒",每个齿痕都渗着紫血。

"灶王爷哭了......" 虎娃举起染灰的指尖,指腹上的麦穗纹被咒术熏成黑色,"昨儿俺娘用灶台熬锁魂香,烤出的麦饼硬得能砸狗......" 李焕之的众生穗印记发烫,他望向灶台深处,看见灶灵蜷缩在灶膛里,火舌枯死如麻绳,灶王爷画像上的笑容被玄鸟纹覆盖,连胡须都变成了齿轮形状。

显形的记忆如冷烟般涌来:月前的酉时,老陈家男人往灶膛里扔锁魂香的秘方,"刑堂大人说,炼够七七西十九炉,能换护苗功名......" 灶灵的火舌刚触到香料,就被玄鸟咒灼伤,而旁边的潮生麦饼在铁鏊子上扭曲,竟长成了刑堂齿轮的模样。

"烟火气是灵脉的呼吸......" 李焕之取出老篾匠编的麦秆灶帘,帘纹里藏着竹灵的护芽咒,"神吏大人说,灶台该冒麦香,不是冒咒烟。" 他将灶帘挂在灶前,竹篾与火纹共鸣的瞬间,灶膛显形出初代神吏的炊事咒,每个字都由柴火与麦粉写成:"灶火暖,麦饼香,烟火不断,灵脉不亡。"

老陈妻突然指着褪色的灶王爷像惊呼,画像上的玄鸟纹正在剥落,露出底下用麦汁画的原迹 —— 灶王爷左手抱麦穗,右手握火钳,脚边卧着的不是神犬,而是青牛镇的护苗犬阿黄。"这是俺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她颤抖着用潮生麦粉重塑画像,麦粉落在神衣褶皱时,画像突然睁眼,瞳孔里映着西巷七十二户的灶台,家家都藏着被冷落的烟火魂。

灶灵的火舌突然舔舐灶壁,冷灰中爆出火星,显形出麦穗状的光舌。李焕之将虎娃的麦饼贴在铁鏊子上,饼面自动印出护苗纹,边缘泛着金黄的焦香 —— 那是真正的烟火气,混着松木香与麦粉甜。老陈妻捧着热饼落泪,饼底还粘着半粒去年的陈麦,在火中发出 "噗通" 的轻响,像是灵脉重新开始跳动。

"以后俺们只烤护苗饼。" 老陈砸了锁魂香的瓷罐,碎片溅在灶帘上,竟被麦秆自动弹开,"神吏大人说得对,讨好天规的香,不如喂饱肚子的饼。" 灶灵的火舌欢快地舔着水壶,壶嘴冒出的蒸汽里,显形出初代神吏教山民烤饼的场景,每个饼上都有他用火钳刻的麦穗印。

七十二户的灶台同时复燃,火焰显形出不同的护苗纹:老篾匠家的是竹篱纹,老渔夫家的是渔网纹,虎娃家的是歪扭的麦穗涂鸦。当第一缕麦香飘出西巷,灶王爷画像发出柔光,他的袖口抖落出无数细小的火灵,每个火灵都化作麦穗状的火苗,钻进冷落的灶膛,点燃被遗忘的烟火魂。

"看!" 虎娃指着自家烟囱,冷烟变成了带着温度的白雾,"灶王爷在吐麦香云!" 李焕之看见烟雾中显形出各地的护苗场景:药谷的灵草在烟火气中舒展叶片,归墟的鲛人循着麦香调整潮汐,就连云台寺的钟灵,都在烟火节奏中敲出了新的护苗晨钟。

暮色降临时,西巷的灶台飘出此起彼伏的饭香,每户的灶台上都摆着重塑的灶王爷像,有的用麦粉捏成,有的用柴火灰画就,但无一例外都抱着麦穗,脚边卧着护苗的生灵。李焕之知道,这场灶台的觉醒,终究让人类明白:最浓的护苗咒,不在刑堂的秘药里,而在凡人揉面时的力道、生火时的呼吸、以及端起热饼时,眼底映着的、生活的光。

老陈妻将最后一块护苗饼供在灶前,饼面的护苗纹突然发光,显形出初代神吏的叮嘱:"烟火不断,则民心不散;民心不散,则灵脉永存。" 灶灵的火舌轻轻舔舐饼边,将这句话烤得金黄,化作每个凡人舌尖的甜,化作每个灵物鼻间的香,化作青牛镇永不熄灭的、共生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