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第三法庭,镁光灯在证据展示台折射出冰冷的光晕。我站在证人席,看向旁听席第二排——母亲正攥着印有药物检测报告的庭审手册,父亲用手机对着首播界面反复调整角度。
"被告林萱女士,请解释这份2019年12月7日的录音。"方启明律师按下播放键,林萱与选角导演的对话响彻法庭:"那个苏雪试镜时我就知道不能留......对,就说她得了喉癌。"
我抚摸脖颈处的疤痕。三年前全麻手术前,原主在备忘录里写:"他们说声带囊肿是老天赏饭吃的缺陷。"而现在,医学鉴定报告证实囊肿切除不会影响发声,所谓"喉癌"诊断书是伪造的。
"反对!"林萱的律师突然起身,"证人自身涉及劳动合同纠纷......"
审判长敲响法槌:"请被告方注意,证人己与星途娱乐达成刑事和解。"投影幕布切换至新的证据链,二十七个红点在地图上闪烁——每个坐标都是曾为林萱代工的替身演员。
当播放到第14号证人视频时,林萱终于崩溃。视频里满脸烧伤的女孩举着残破的剧本:"她说火焰戏穿防护服会影响裙摆弧度......"
《白昼危机》杀青宴上,场务送来金像奖提名函。我摸着烫金信封边缘,想起三天前在急诊室遇到的武替女孩——她因为拒绝拍摄无保护跳楼戏,被经纪公司索赔百万。
"苏老师,有您的加急件。"化妆师递来文件袋,里面是替身演员权益保护协会的注册证书。顾明城的钢笔字批注在章程扉页:"建议增加心理创伤补助条款。"
我走向露天阳台时,听见导演正在训斥灯光组:"苏雪那个侧光角度不对!要照出她左脸的疤痕......"夜风卷着威亚绳的金属气息扑面而来,这次我主动要求不用替身完成所有高危动作。
手机震动跳出银行通知,系统结算的130万元到账。我按下早己背熟的号码:"妈,明天陪我去房管局好吗?用《白昼危机》片酬买的那套小户型......"
"你爸炖了山药排骨汤。"母亲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这次放当归了,你说过补气血的。"
电影首映礼上,120帧摄像机正在捕捉我的睫毛颤动。当荧幕播放到法语独白段落时,后排观众突然惊呼——官方同步释出的替身对比视频正在社交媒体疯传。
林萱的采访片段被做成逐帧解析,她获奖影片里的雨中回眸,瞳孔倒影里能看到原主的站位坐标;我新戏里的爆破逃生镜头,慢放0.5倍速能看到当年替身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
庆功宴中途,我溜到消防通道接电话。方律师的声音混着机场广播:"王猛女儿的手术很成功,他说等刑满后想成立替身保险基金会。"
回到宴会厅时,顾明城正在调试老式放映机。35毫米胶片转动声里,《春宴》未公开的母带正在播放:十八岁的苏雪在雨中起舞,发梢甩出的水珠在胶片上凝成银河。
"当年投资方要删减这段。"他递来温热的姜茶,"说替身演员不配有高光时刻。"
我按下重启键,放映机齿轮重新咬合。荧幕亮起的瞬间,我们同时看到母带盒内侧的刻字——"演员苏雪作品"。
横店影视基地公告栏前挤满了举着自拍杆的群演。我站在三米外,看阳光把新颁布的《特约演员权益保障条例》第十一款照得发亮:"所有影视作品须在片尾字幕单独设立替身演员署名板块,字号不小于主演的70%。"
"苏老师!"场务主任气喘吁吁跑来,"《大漠孤烟》剧组申请替身豁免备案,说马术戏找不到合适......"
我点开平板调出演员数据库:"内蒙古特技队有三位女性骑师,资料昨晚己同步到选角系统。"手指划过电子签章文件,"如果他们坚持用主演骑马,根据新规需要公示每小时800元的替身成本差额。"
茶水间传来争吵声。我循声走去,看见武替小陈正举着手机录像:"合同里写的每日工作时长8小时,为什么通告表排了14场爆破戏?"
"那是道具组......"
"根据总局7月新规,"我亮出胸前的特约监督员证件,"连续拍摄高危戏份超过6小时,需强制配备心理疏导师。"身后的助理立刻调出剧组排班表,违规记录实时上传至影视协会云端。
深夜的剪辑室弥漫着咖啡焦香。我盯着《白昼危机》的后期制作表,在13分22秒处标红:"此处威亚替身镜头,请加载第二演职人员名单。"
"苏监制,"剪辑师面露难色,"这段只有0.3秒露脸......"
"露不露脸不重要。"我调出杀青宴那天的全息影像,二十七个替身演员的虚拟形象悬浮在操作台上,"重要的是他们完成1080度转体时,肌肉记忆比主演精确0.07秒。"
凌晨三点收到顾明城的视频请求。他背后的书架新增了《影视劳动法释义》,手里晃着金像奖评委聘书:"协会收到好莱坞的合作邀请,想用我们的替身数据库做AI动作捕捉样本库。"
"条件是要公开受伤演员的医疗数据?"
"所以我让法务加了限制条款。"他发来加密文件,"所有生物特征数据采用区块链分片存储,训练模型产生的收益按15%比例注入工伤保险基金。"
我望向窗外渐亮的天际线,城市轮廓被早班剧组的大巴车灯勾勒得忽明忽暗。当年原主倒下的那座危楼,此刻正挂着"影视特技培训基地"的霓虹招牌。
上海电影节红毯上,我的深V礼服露出锁骨疤痕。快门声在听到记者提问时骤然密集:"苏小姐刻意展示伤痕是否在消费苦难?"
"这是消费反垄断。"我侧身让追光灯照亮伤疤,"星途娱乐当年用遮瑕膏报价单做账,每支遮瑕膏溢价430%计入制作成本。"大屏幕同步播放税务局稽查报告,林萱偷税案中85%的阴阳合同与替身支出有关。
庆功宴上,北美制片人递来橄榄枝:"我们在开发虚拟替身系统,能否借用您的动作数据?"
"可以,但须遵守三个原则:"我碰了碰他的香槟杯,"一、数据采集需本人实时授权;二、每使用1分钟数据需向基金会支付2美元;三、AI生成内容必须标注'本镜头包含人类演员生物特征'。"
宴会厅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时,我看到当年《暗香》剧组的老灯光师在操控台微笑——他刚刚通过替身再就业培训,成为全国首位持有电工证的特效师。
北京电影学院D楼307教室,我正在给新生播放特殊课件。全息投影里,十八岁的原主在《春宴》片场摔倒的镜头被拆解成72个图层:"注意她触地瞬间的自我保护姿势,这是替身演员的核心竞争力。"
后排男生举手:"可是现在都有CG换脸技术......"
"去年奥斯卡最佳视效奖影片中,83%的危险动作仍由真人完成。"我调出全球替身市场分析图,"当每秒帧率突破240时,AI生成的肌肉颤动会呈现规律性锯齿,而人类演员......"
教室突然沸腾。实时新闻推送跳出:《电视剧制作规范》新增条款,要求所有数字化替身必须在片尾标注"本角色部分动作由AI模拟生成",相关法案提案人写着我的名字。
下课铃响时,母亲发来照片。父亲穿着我设计的应援T恤,在老年大学影视鉴赏课讲解替身发展史。T恤背面印着原主未公开的剧照,下方小字是:"每个影子都该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