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援军被灭

程府灵堂内,程家幼子看着手中的虎符,心中五味杂陈。父亲的死,让他对朝廷充满了怨恨。黑衣人站在一旁,催促道:“公子,文渊城己破,按计划,我们该行动了。”

程家幼子握紧虎符,咬了咬牙,“好,传我命令,三万死士准备行动,一旦雁门关烽火燃起,便按计划在京城各处制造混乱。”

而在崔文相府邸,幕僚忧心忡忡地对崔文相说道:“相爷,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镇南王等人在暗中搞鬼,皇族议政院那边恐怕也会被他们左右。”

崔文相神色凝重,来回踱步,“如今之计,只有先想办法说服几位关键的皇叔,让他们同意调兵。另外,要密切关注京城内的动向,镇南王等人必定有所图谋。”

“相爷,要不要联系京郊驻军,加强戒备?” 幕僚建议道。

崔文相摇了摇头,“不可,如今驻军调动困难,且一旦有风吹草动,恐怕会打草惊蛇。我们只能暗中行事,等待时机。”

此时,在京城的另一处角落,一群江湖人士正在秘密集会。为首的是一位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他看着手下众人,低声说道:“如今朝廷动荡,蛮族压境,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听闻镇南王等人卖国求荣,意图割地求和,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兄弟们,准备行动,一旦发现镇南王等人的阴谋,便出手阻止。”

终于,皇族议政院紧急会议召开。十七位皇叔齐聚一堂,气氛凝重而压抑。

崔文相作为外臣,也被允许列席会议。他看着在座的诸位皇叔,拱手说道:“诸位皇叔,如今蛮族势大,文渊城己破,雁门关危在旦夕。若不及时调兵救援,京城恐有覆灭之危。恳请诸位皇叔以江山社稷为重,同意调兵。”

镇南王站了出来,“崔相,本王理解你的心情。但调兵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如今北疆局势不明,贸然调兵,若中了蛮族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几位与镇南王勾结的皇叔也纷纷附和。“是啊,崔相,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调兵需谨慎,不能冲动行事。”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时,一位白发苍苍的皇叔缓缓站了起来。

他是先帝的皇叔,在皇族中威望极高。“诸位,老身虽年事己高,但也知道如今局势危急。蛮族野心勃勃,若不抵抗,我朝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老身同意调兵,华关五十万铁骑,再从各地征调三十万兵力,务必守住千重关。”

有了这位皇叔带头,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皇叔也纷纷表示同意调兵。

镇南王等人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镇南王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强颜欢笑,“既然诸位皇叔都己决定,那本王也无话可说。只是,调兵之后,粮草辎重等后勤事宜,还需妥善安排。”

崔文相心中一喜,“王爷放心,老臣定会与户部尚书郑怀仁等人妥善安排,确保前线粮草充足。”

会议最终决定调兵救援北疆,然而,镇南王等人并未就此放弃他们的阴谋。

在会议结束后,他们迅速秘密商议,准备在调兵途中和后勤补给上动手脚,让此次救援行动功亏一篑。

华关守将接到调兵命令后,迅速点齐五十万铁骑,浩浩荡荡向北疆进发。

大军行至一片山谷时,突然听到西周喊杀声西起。

只见山上涌出无数蛮族伏兵,为首的是蛮族的一位猛将,手持长刀,大声喊道:“南朝的狗贼们,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华关守将脸色一变,“不好,中埋伏了!” 他迅速指挥军队列阵迎敌。

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

五十万铁骑虽然训练有素,但在狭窄的山谷中,兵力优势难以发挥,而蛮族伏兵占据地利,居高临下,不断向山谷中射箭。

华关守将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与蛮族猛将战在一起。

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原来是镇南王暗中勾结的一些势力,趁乱截断了大军的后路,想要将这五十万铁骑困死在这片山谷之中。

潼关守将心急如焚,一面要应付前方的蛮族伏兵,一面又要担心后路被断。

他心中明白,若不能尽快突围,这五十万将士都将葬身此地。

此时,一位年轻的将领站了出来,“将军,让末将率领一队骑兵,从侧翼杀出一条血路,打开缺口,将军再率大军突围。”

潼关守将看着这位年轻将领,点了点头,“好,一切就拜托你了。”

年轻将领一声令下,率领数百精锐骑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向着侧翼的蛮族伏兵冲去。

他们勇猛无比,在蛮族阵中左冲右突,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

华关守将见状,立即指挥大军,趁着蛮族阵脚大乱,奋勇突围。经过一番苦战,五十万铁骑终于突出重围,但也伤亡惨重。

华关大军在前方遭遇埋伏的同时,京城内也并不平静。

崔文相得知潼关大军遇伏的消息后,心中大惊。他意识到,这必定是镇南王等人在背后搞鬼。

“相爷,如今该怎么办?潼关大军损失惨重,若不能及时补充兵力和粮草,雁门关恐怕难以守住。” 幕僚焦急地说道。

崔文相皱着眉头,沉思片刻,“立即联系京城内支持我们的势力,秘密调查镇南王等人的阴谋,看看他们在后勤补给上是否还有其他动作。另外,想办法从周边郡县紧急调运粮草,支援前线。”

而在镇南王府邸,镇南王正得意洋洋地与镇东王、周延儒商议下一步计划。

“哼,华关大军这一下损失惨重,看他们还怎么守住千重关。” 镇南王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王爷英明,只是,崔文相等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需小心提防。” 周延儒提醒道。

“怕什么?如今京城内我们也有不少眼线,他们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握之中。只要他们敢有动作,本王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镇南王不屑地说道。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京城内一群江湖人士己经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

这群江湖人士在那位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带领下,开始暗中收集镇南王等人卖国求荣的证据,准备在关键时刻揭露他们的罪行,还朝廷一个清明。

与此同时,程家幼子也在等待着雁门关烽火燃起,准备发动三万死士在京城制造混乱。

京城,这座古老的都城,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下,仿佛一个即将被引爆的火药桶,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