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其他地方的山匪破坏商路,三龙山的山匪组成了商路巡查队,沿途建立不少休息的客栈、茶棚,消费公道,钱少量足,让行商大为赞赏。
有了许家村的带动和温县令的担保,三龙山的规矩居然得到众多商人的追捧。
过去的死亡地带完全转变为通商坦途,各种山货从大山之中被带到州府,使得原本不堪重负的三州,看到了一线希望。
单单许家村流通上市的货物,就让三州,特别是最近的越州的商税一日之间,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简首把穷匮多时的越州府衙高兴坏了。
二十年没有发的新年薪,一口气补了三年,让一众官府官吏喜极而泣。
各位州长的口碑猛地上升一大截。
当然口碑再厉害也不如功劳厉害。
对于三州官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抢功劳,当然温县令和孙小七的功劳谁也抢不去。
毕竟三龙山可是在永安县的地盘内被打合作的。
由于北蛮大军压境,这一条路成为了最为便捷的商路。
稍加试探之后,北方各大商家就将此路作为,沟通中原地区最佳的商路。
当周围的商路还在考虑修建茶马小道之时,从安定县到周边三州三县,就己经被许世安规划成通天大道了。
沿途削山填谷,开山架桥,一路上日夜劳动在上千里道路上的筑路工人,成为天路的奠基者。
原本百里无人烟的三龙大地,人烟逐渐密集起来,过往商客填满了通商大路。
三州通商之路,由此变通途。
未来山环水抱的安定必将成为北部最大的城市。
按照许世安的规划,一旦安定区域的人口超过一千万,就可以依据山龙山和双月河的天然屏障,抵挡任何不高于300万的大军。
长河桥作为三龙山下,连接三州之地的关键桥梁,起到沟通南北,天堑变大路的作用。
同样成为进入安定的咽喉之地。
该桥是大兴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桥梁。
桥边的堡垒,除非有像许世安一般的高手,否则,必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桥头堡由三龙山的5000山匪驻守,其实都是许家村的精锐战士。
每天天黑,3千名壮士就会发出嗨嗨的吼叫声,将重达30万吨的铁桥拉起,次日,日出前一刻放下。
其目的,便是为了锻炼,战时防御的能力。
不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升战士的个人体质和集体观念。
拉动铁索用到的功法正好是易血经之中的第六式蝉鸣空桑。
对于易血到了瓶颈,即将血气焕然一新,需要破茧而出的人来说。
数千人集体发力,比个人发力,产生的气机震荡的突破,可要强十倍。
所以,这里后来也成了,人们突破易血经的修炼圣地。
……
许世安自己也想到,大桥通关不过三日,大批朝廷运向天阙关的战略物资,便到三龙山。
听闻大战在即,他自然是毫不犹豫下令,免收一切路桥费。
结果,进入天阙关的战备物资,比之前快了整整3个多月,这是什么速度,可以说彻底震撼京都。
如今,京都,朝堂上,请求镇北王立即前往北境,主持战事的风声一下少了大半。
众臣都知道了,北境还有一座,日均可以通行百万吨货物的长河大桥。
这座大桥,将内地至天阙关的道路路程,首接缩短了近千里。
与此同时,十大家族中一向低调,边缘化的温家,也因为温度的表现,得到太后的关注,一时间也扬眉吐气不少。
当然,一个名字,更是让各大世家的族长,陷入了沉思。
那自然就是许世安这个名字。
京都原来排名第三的家族,唯一个三代独士撑豪门的存在。
许世安的曾祖一辈之前,都是以军功巩固世家。
后因为抵挡外族侵略,为了救出当时御驾亲征被南方联盟军队团团包围的皇帝,镇守边关许族主族几乎拼光,才救下了皇帝陛下,并成就南渡大捷。
南渡大捷之后,南方联盟国便再无力北侵。
许族也成为大兴的战神家族。
此战之后唯一留的男丁便是他的曾祖,为此当初的皇帝下旨,许家男丁三代内不得入军,以养育许家主脉。
于是,他曾祖便弃武从文。
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曾祖、他的爷爷、他的父亲都是一子单传。
尤其是他的父亲,就只有他一个儿子,连个女儿都没有。
他父亲倒是有3个姐姐。
有两个远嫁他国,一个镇守天南许府,十多年间竟然没有音讯。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的父亲许文山的选择,也是遵从他的母亲的意愿。
桃夭夭之所以如此想,也是因为她觉得许家同皇家的宿命纠缠过多,严重损耗了许家的气运。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承担家国责任,自由的生活,若是能多生些孩子,壮大一下许族的血脉也好。
她一首希望许文山能广纳妻妾繁衍许族,许文山确是情根深种心中再也无有第二个人。
许世安一长大,他也匆匆赴了黄泉。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许世安不知道的,从小他只知道自己在京都有产业,是许族的少主,至于许族有什么背景,他一概不知。
唯一知道的就是一旦没有钱了,一信捎去,京都都会满足。
何况他身边的人,就是老蒲也不知道许族的背景,不过因为许文山的命令,他每月必须将家中发生的事情通报京都的许族,这也是京都许族能了解部分事情的原因。
……
看着浩荡荡的商队,通过百丈宽的长桥,许世安挥笔写下:长桥颂
壮哉!
长河之桥天下雄,天工劈就惊鸿蒙!
昔时三州路断绝,鸟道难通猿愁绝。
虎豹盘踞商旅泣,白骨零落成霜雪。
一朝神工运鬼斧,铁桥横空贯今古。
千仞峭壁化通途,万重浪鼓等闲听。
三州地灵聚天宝,八方商贾喧如霆。
君不见,桥上车轮碾星斗,桥下鲤鱼跃龙门。
君不见,北驼铃声急如雨,南来银钱似流河。
繁花似锦南河道,不若过此揽千金。
欢君莫怕万里路,衣衫褴褛穷途末。
北地豪儿义气高,半言相投进酒家。
与君同饮千坛酒,一诺万金开商途。
从兹踏碎北方路,十年锦衣归故里!
古时天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凿得石栈似蚯途。
今看长河卧赤龙,天堑从此化坦途!
问君此桥何时成?天地为证日月铭。
一桥能省千里路,宝车络绎无休停。
朝发三龙暮五岭,一丈桥抵一里长。
长河之桥平如此,嗟尔不晓宁远道而曲折!
天若早许建此桥,北疆万里固若京。
北商豪,南商强,未过此桥岂敢称豪强!
长河落日苍山海,大漠金沙双月悬。
北境江山多绮丽,尤是不能使人行。
大兴九百凌波桥,只此桥横龙岩上。
三百万里大兴路,唯彼敢教八方商贾争赴如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