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的宁静夜晚,民宿“风眠”那古朴的木质阳台在脚下发出细微而悠长的呻吟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榫卯结构之间的摩擦声与远处山涧溪流的潺潺哗哗声相互呼应,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乐,让人感觉时光仿佛就在这些木头缝隙中缓缓流淌,带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安详。
夜露悄然凝结在木板缝隙之间,微弱的月光透过缝隙,折射出点点银光,宛如无数细碎的银珠镶嵌在其中,闪烁着幽幽的光芒,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山风轻轻掠过远处的松林,带来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呜咽声,间或夹杂着几声夜枭凄厉的啼叫,在这寂静无声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刺耳,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哀愁。
周时芋蜷缩在藤椅里,身上裹着一件蓝染的披肩,那披肩是她的好友许豆豆戴着近视眼镜,就着小夜灯微弱的光芒,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的。
每一道针脚都显得那么细腻而用心,仿佛一条条温暖的线,紧紧缠绕着她的心,让她不禁回想起豆豆那絮絮叨叨的叮嘱,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关怀与温暖。
膝头摊开的那本手绘稿本,在夜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几片干枯的蝴蝶翅膀书签,那是她们一同在溪边嬉戏时捡拾的。
周时芋轻轻翻动着稿本,仿佛能听见豆豆那欢快的笑声在潮湿的空气中打着旋儿,回荡在耳边,带给她一丝丝的慰藉。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豆豆的最新画作,铅笔印边缘的金粉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今有些己经脱落,在纸页上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宛如夜空中坠落的星辰,美丽而凄凉。
画中的云南大理被豆豆仔细地描绘成浅蓝色,旁边配着稚拙而真挚的字迹:“云南大理的布能包住月光,而我觉得,这里的风,己经包住了我破碎的心。”
那“破碎”二字旁的水渍晕染开来,形成了一朵小小的蓝靛花,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周时芋的喉咙一阵发紧,那些与豆豆相处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不断回放。
从大学时期一起熬夜做设计,到毕业后约定共同开一家文创店,再到豆豆生病后依然笑着说“想去大理看苍山雪、洱海月”,每一个画面都如此清晰,仿佛就在眼前,却又美好得让她不敢触碰,生怕一触碰就会破碎。
风再次掠过阳台,卷起她耳畔的发丝,那痒痒的触感却再也唤不回记忆中那个会咯咯笑着帮她捋头发的闺蜜。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滴落在手稿本上,在豆豆的画上晕开新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哀伤。
此时,一片枯叶被风卷到她的脚边,在月光的映照下投下细长的影子,宛如一只垂死挣扎的蝴蝶,带着一种凄美而无奈的宿命感,让周时芋的心再次揪紧,泪水更加汹涌。
“还没睡?” 顾山远的声音带着柴火的气息,磨旧的布鞋踩在木板上,惊飞了栏杆上栖息的螽斯。
他递过粗陶杯,杯身上刻着古朴的云纹,是他父亲年轻时亲手雕刻的,纹路里还残留着岁月侵蚀的痕迹。
姜茶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水珠,顺着杯壁滑落在他掌心,烫出微红的印记。
阳台角落的煤油灯突然闪烁了几下,灯芯发出 “噼啪” 的爆裂声,昏黄的光晕在墙上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又扭曲成奇异的形状。
周时芋接过茶杯,感受到杯身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驱散了些许寒意。
顾山远嘴角扬起半分,露出一个疲惫的笑容:“林间刚才还说要给你做防脱发疗程,说你再熬夜就要变成蒲公英了。”
他眼尾的细纹泄露了疲惫,眼下的青黑像抹了层靛蓝,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沉。
自白家上次闹事,他己经在染坊守了三个通宵。
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呈现出黛青色,山岚如轻纱般在山间缭绕,时不时有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为这寂静的夜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哀伤。
“你看豆豆写的。” 周时芋将手稿本转向他,指尖停在 “活着,就是要让美好生根” 的毛边字迹上,声音有些发颤,“她总说我们是在给星星织衣裳。”
说这话时,她的目光又落在画中豆豆灿烂的笑容上,心中满是感慨。
一阵山风呼啸而过,吹得屋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却又带着几分孤寂,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顾山远的视线在画中自己的旧疤上停留许久,指腹轻轻划过纸面,仿佛在触碰三年前抢救账本时的伤口。
“鹿鸣村的王阿婆...” 他忽然抬头,望向山峦间零星的靛蓝色光点,那是村民晾晒的扎染布,在夜色中像散落的星星,在山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若隐若现。
“父亲当年为了画全七十二种蝶纹,在山路上摔断过两根肋骨。现在想想,他留给我们的不是笔记,是条没有尽头的路。”
此时,乌云如同悄无声息的巨兽,缓缓爬上深邃的夜空,逐渐遮住了原本皎洁的月光,使得周遭的景色在瞬间变得黯淡无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灰蒙蒙的阴影笼罩,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似乎在无声地预示着前方的道路将会充满未知的艰难与挑战。
周时芋静静地聆听着他的话语,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之情,与此同时,她的意志也变得更加坚定。
回想起自己初到大理时的情景,那时的她内心封闭,对外界充满了戒备与不安;然而,在顾阿婆的悉心指导下,她逐渐学会了古老的扎染技艺,那一针一线间,不仅织出了美丽的图案,也织出了她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再到后来,她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白族传统元素相结合,成功帮助云岫居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一系列的成长与蜕变,让她在这片土地上逐渐解开了内心的枷锁,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她紧紧地握住拳头,指尖几乎嵌入掌心,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不能辜负这份来之不易的传承,更不能辜负豆豆对她的殷切期望。
这份责任与使命,如同沉重的担子,压在她的肩上,却也让她更加坚定地迈出每一步。
就在这时,一阵猛烈的山风呼啸而过,吹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那声音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先辈们在冥冥之中为他们加油鼓劲,给予他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而远处,隐约传来狼群的嚎叫声,那声音悠长而凄厉,回荡在寂静的山谷间,久久不散,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恐惧与不安。
然而,即便如此,周时芋的内心依旧坚定如初,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勇往首前,绝不退缩。
阳台上的那扇木门伴随着一声悠长的“吱呀”声缓缓推开,一股带着铁锈味的夜风猛地灌入屋内,空气中瞬间弥漫起一股复杂的气息。
这股气息中,既有远处山林深处潮湿泥土的厚重味道,又有腐烂树叶散发出的淡淡霉味,同时还夹杂着不知名野花那若有若无的淡淡芬芳,仿佛将整个夜晚的神秘与深邃都一并带了进来。
就在这时,林间抱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匆匆挤进了屋内,他的卫衣帽子随意地歪斜在脑后,露出了额前那蹭着蓝靛的刘海。
那蓝靛的颜色深浅不一,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他在染坊帮忙时不小心沾上的痕迹,此刻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一种幽幽的光泽,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而就在门轴转动时发出的吱呀声,与远处传来的溪水潺潺声、虫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诡异而又和谐的夜曲。
这曲子既有木门老旧的沧桑感,又有自然界的清新与灵动,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夜晚的独特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神秘之中。
“打住打住!” 他晃了晃贴满豆豆贴纸的电脑,挤眉弄眼道,“你们再这么文艺下去,我可要把无人机改成撒狗粮专用机了。” 屏幕上的行程表用三种颜色标注,鹿鸣村位置画着歪歪扭扭的蝴蝶。
周时芋看着林间搞怪的样子,忍不住破涕为笑。
这个热情开朗的青年,是她在大理的第一个朋友,从带她熟悉环境到帮忙宣传文创产品,始终陪伴左右。
这时,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拖着长长的尾巴,在黑暗中留下一道短暂的光芒,仿佛是豆豆在天上为他们加油。
林间挠了挠头,语气突然变得温柔:“牛车师傅说村口老槐树有百年树龄,足够挂十台摄像机 ——”
忽然瞥见手稿本,他的声音陡然放软,指尖着电脑上豆豆的照片,“豆豆要是看见你们带着她的画去拜师,肯定在天上踢着小脚喊加油。”
窗外的风越刮越大,强劲的风力不断拍打着窗户,发出“砰砰”的声响,仿佛在为林间的话语增添气势,助威呐喊。
周时芋凝视着林间那双温柔如水的眼神,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强烈的感动,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
在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传承之路上,有了他们的陪伴和支持,她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内心充满了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