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风铃诉衷肠(上)

密道里潮湿的苔藓如同一张张黏腻的蛛网,死死地缠绕着时芋的裙摆,每走一步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仿佛密道本身在发出痛苦的呻吟,那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让人心生恐惧。

腐木与泥土混合的腥气中,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那是不知何时残留的血迹,钻入鼻腔,刺激着时芋的嗅觉,让她胃里一阵翻涌,几乎要呕吐出来。

她跌跌撞撞地往前跑,怀中的蝴蝶包装盒硌得胸口生疼,仿佛要将所有的回忆都碾碎成粉末,那疼痛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折磨。

呼啸的风声从密道深处传来,像是某种巨兽在低吼,时断时续地撞击着耳膜,那声音如同利刃般刺入她的脑海,让人心神不宁。这风声中还裹挟着细微的回声,仿佛无数冤魂在哭泣,凄厉的声音在耳边萦绕,让人不寒而栗,脊背发凉。

身后追兵的脚步声如密集的鼓点,越来越近,每一步都像是敲击在时芋的心上,让她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铁链拖拽地面的刺耳声响,混着白家打手粗重的喘息,如同毒蛇吐信般紧紧相随,那声音如同催命符般,让她感到绝望。

昏黄的火把光芒从拐角处透过来,将密道墙壁上扭曲的人影拉得老长,时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次心跳都像是在撞击胸腔,仿佛随时都会蹦出来。

她忍不住想,若是被白家染坊的人抓住,那些藏在《苍山染经》里的秘密,那些云岫居的美好时光,是不是都会化为泡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昨夜阁楼里的画面——那个她亲手折好,送给顾山远的蝴蝶包装盒,那里面承载着她的心意和希望,如今却成了她逃亡的累赘,让她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记忆中的云岫居染坊,被晨雾浸染得像一幅氤氲的水墨画。青瓦白墙的院落里,十二口染缸整齐排列,缸沿雕刻的蝴蝶纹被岁月磨得发亮,每一道纹路都藏着几代匠人的故事。

潮湿的雾气缠绕在染缸之间,为整个院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芋望着这些熟悉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与眷恋,这里不只是个染坊,更是她心中的避风港。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顾山远就会戴着草编斗笠,将晾晒了整夜的板蓝根叶倒入石臼。

木杵撞击的 “咚咚” 声,如同古老的鼓点,混着苍山吹来的风,成了染坊最独特的晨曲。

叶片被捣碎成墨绿色的汁液时,空气中便会弥漫开一股清苦的药香,那是天然染料最原始的气息,也是云岫居一天劳作的开始。

那时的时芋,总是躲在布满青苔的院墙角落偷偷观察。

晨光斜斜地穿过院角的老梨树,在顾山远专注的侧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心里会不自觉地想,怎么会有人将一件事做得如此认真又迷人。

老梨树的枝桠上挂着几串风干的植物染料,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顾山远的劳作伴奏。

时芋记得有次帮他研磨茜草根,橙红色的粉末沾在指尖,像不小心晕开的晚霞。

顾山远手把手教她控制力度:“太轻出不了色,太重会破坏纤维。”

他的掌心带着常年与染料打交道的粗粝,却在握住她手腕调整姿势时格外轻柔,仿佛触碰着一件稀世珍宝。

此时,院中的风铃突然叮当作响,那是顾阿婆用废弃的染缸碎片串成的,在穿堂风的吹拂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染缸里翻滚的染液,随着木勺搅动泛起层层涟漪,茜草红与板蓝根蓝在水中交融,神奇地变幻出如苍山晚霞般绚丽的紫色,宛如一场色彩的魔法表演。

染坊的老水车在一旁缓缓转动,将洱海水引入水槽,水声潺潺,与风铃的声响交织在一起,为这奇妙的色彩变幻增添了几分诗意。

顾阿婆的工作台总是习惯性地摆放在照壁下方,那里光线充足且柔和。

每当阳光透过精美的雕花窗棂洒落下来,便会温柔地笼罩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那银白色的发丝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柔和的光泽。

窗台上,精心摆放着几盆生机勃勃的多肉植物,它们肥厚而的叶片上,还残留着清晨的露珠,这些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晶莹剔透、宛如宝石般的光芒。

老人戴着一副圆框的老花镜,镜片后的双眼透出专注与细致。

她那布满岁月痕迹、皱纹纵横的双手,却依然灵活自如地穿梭在五彩斑斓的布料之间。

只见她用一根根细长的棉线,巧妙地将洁白的布料扎出各种精美而富有创意的图案,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而自然。

凝视着顾阿婆那慈祥而温和的面容,以及她那娴熟而流畅的动作,时芋的内心深处涌动着无尽的敬意。

她深深地感受到,顾阿婆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更像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扎染百科全书。

那布满皱纹的脸庞,仿佛每一道细纹都蕴藏着时光沉淀下来的智慧与经验,每一刻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扎染技艺的博大精深。

窗外,那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轻轻摇曳,伴随着几声清脆悦耳的麻雀啼鸣,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这些生机勃勃的声响,犹如大自然的点缀,为这静谧而温馨的画面平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和谐而富有诗意。

“扎染讲究‘三分染,七分扎’。” 她时常念叨着这句口诀,枯瘦的手指捏着线绳,将布料扎成紧实的小疙瘩,“这些疙瘩就是留白的秘密,染完拆开,便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些经她手扎好的布料,有的像绽放的牡丹,有的似游动的锦鲤,每一个图案都藏着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芋在一旁帮忙递线团时,透过窗户能看见院外的梯田,层层叠叠的绿色在微风中荡漾,远处的苍山被云雾环绕,宛如仙境。

她总会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顾阿婆一样,用双手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图案。

在她身旁的小竹篮里,放着不同颜色的线团,还有几片晒干的植物叶子,那是她用来参照的天然色卡。

竹篮边缘爬着一只小瓢虫,红色的外壳上点缀着黑色的斑点,慢悠悠地爬行着。

偶尔,大宝会悄悄跑过来,把头枕在她腿上,安静地看着她手中的布料慢慢变化。

时芋会轻轻抚摸大宝的头,感受着它柔软的毛发,心里想着,这样温馨的画面,是她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

大宝是染坊最活泼的存在。这只金毛犬脖子上总系着不同花色的扎染围巾,在院落里撒欢奔跑时,围巾随风飘动,宛如一道流动的彩虹。

每当看到大宝欢快的模样,时芋的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所有的烦恼仿佛都被它的热情驱散。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大宝会追着自己的尾巴在光斑里打转,玩累了就趴在染缸阴影下,吐着舌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来往的人。

每当有客人来参观染坊,它就会摇着尾巴跑到门口,嘴里叼着印有扎染图案的宣传册,热情地迎接每一位访客。

有时它还会蹲在顾山远脚边,眼巴巴地看着他调配染料,偶尔伸出舌头舔舐溅落在地上的染料水渍,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时芋看着这一幕,会想,大宝大概是最尽职的 “代言人”,用它的可爱向每个人传递着染坊的魅力。

秋日的傍晚,夕阳将染坊的墙壁染成暖橙色,大宝跟着顾山远在染坊周围巡逻,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顾山远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轨迹。

当夕阳西下,大宝会跟着顾山远在染坊周围巡逻,它敏锐的嗅觉能发现任何可疑的踪迹,守护着这片充满匠心的土地。

那时的时芋,站在染坊门口,望着一人一狗的背影,心中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全感,仿佛只要有他们在,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皎洁的月光缓缓地爬上了屋顶,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每一片瓦片。

星星点点的光芒洒落在院落之中,像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降临人间,给这片宁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院落里的染缸中,各种颜色的染料在月光的映照下,泛起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光泽,仿佛每一滴染料都蕴含着无尽的魔力。

整个染坊在这片月光的笼罩下,沉浸在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染料香气,与月光的清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昨夜阁楼的月光正好爬上窗棂,在顾山远专注研究图纸的侧脸上镀了层银边。

他面前的桌子上,铺满了各种设计草图和植物标本,旁边的油灯忽明忽暗,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上,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窗外的梧桐树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偶尔有一片叶子飘落在窗台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时芋紧张地握着手中的蝴蝶包装盒,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放了上去,她既期待顾山远的反应,又害怕自己的心意不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