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春衫试新裁(上)

染坊那场令人心惊胆战的激烈打斗过后,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息逐渐被大理温暖和煦的春风所稀释,缓缓消散在清新的空气之中。

然而,每当可时芋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那幽深的地窖方向,她的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顾山远在混乱中慌张地藏匿起那块紫色布料的情景,那紧张的神情和急促的动作仿佛刻印在她的记忆深处。

竹帘之外,那棵历经风霜的老梅树似乎并未受到这场风波的影响,依旧顽强地抽出了几片嫩绿的新叶,那生机勃勃的翠绿颜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然而,这抹鲜活的绿色却始终无法冲淡可时芋心中那挥之不去的阴霾,那份沉重与不安如同浓重的阴影,笼罩在她的心头,难以消散。

每当顾山远站在那古老的染缸前辛勤忙碌时,温暖的阳光总是斜斜地穿透那斑驳的木窗,斑驳的光影便悄然洒落在他那洁白的实验室大褂上,随着他灵巧地调配染液的动作,那些光影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轻轻地晃动、跳跃,宛如一首无声却又生动的小夜曲,在空气中舞动出美妙的旋律。

在那历经沧桑的木桌上,未完全干透的染渍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了一层奇异而迷人的光泽,它们与墙角那几乎被遗忘的蛛网在微风中的若有若无的颤动相映成趣,共同编织出一种独特而微妙的氛围,那是染坊里特有的不安与静谧交织的奇妙景象。

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淡淡的铁锈味,那是前不久那场激烈打斗中,血迹不小心沾染在染料上所留下的独特气息。这股气息时不时地钻入人的鼻腔,犹如一个无声的警钟,时刻提醒着顾山远以及周围的人们,那场虽己平息但余波未了的危机,依然在这染坊的每个角落里悄然潜伏。

这天清晨,林间风风火火地闯进染坊。

他绣着金线的羊皮靴踏过满地未干的靛蓝水渍,银饰碰撞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檐角悬挂的铜铃也被惊动,发出清脆的 “叮当” 声,与银饰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染坊的宁静。

晨光透过竹制的窗棂,在地面投下菱形的光斑,照亮了墙面上斑驳的靛蓝痕迹 —— 那是经年累月染布留下的印记,此刻却像一道道未解的谜题。

“时芋!山远!” 他一把掀开染坊厚重的布帘,布帘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染料气息,身后跟着几个扛着画架的年轻人,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地上回响。

“三月街马上到了,我琢磨着‘风眠’和‘云岫居’联合出个摊位,保准能把白家染坊的风头压下去!” 林间的声音充满了兴奋,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场景。

染坊内弥漫着的茜草酸甜味与蓝草发酵味愈发浓烈,混合着林间带来的新鲜空气,形成一种奇特的嗅觉体验。

顾山远正在调配茜草染液,陶罐里的红色液体咕嘟冒泡,在晨光中像沸腾的血。陶罐下方的小火炉发出 “噼啪” 的燃烧声,火苗舔舐着罐底,映得顾山远的脸庞微微发红。

他抬眼时,白大褂袖口新缝的针脚还歪歪扭扭,那是时芋趁他不注意补的。

看到那针脚,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时芋泛红的耳尖,轻声问道:“联合摊位?” 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仿佛在期待能和时芋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搅拌染液的木棍与陶罐内壁碰撞,发出 “咚咚” 的闷响,在染坊里回荡。

时芋攥着半块未染完的布料,指腹着布料上未干的花纹。

窗外的阳光穿过竹帘,在她手背投下细碎的光影,像撒了一把星星。竹帘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期待着顾山远的回答。

感受到顾山远的目光,她的心猛地一跳,慌乱中开口:“做‘扎染 + 插画’的明信片套装怎么样?”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把大理的风景用扎染呈现,再配上插画,背面印上染坊的故事。”

说完,她偷偷抬眼观察顾山远的反应,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在风声里。

林间拍手叫好,震得手腕上的银铃铛叮当作响:“绝了!正好我认识个插画师,今天就能来商量!”

他转头看向顾山远,“你呢?总不能光看着时芋出风头吧?”

顾山远的喉结动了动,目光落在墙角堆积的传统扎染围巾上。那些围巾又宽又长,厚重的布料上绣满繁复的花纹,却鲜少有人问津。

他弯腰拿起一条,布料垂落时带起一阵靛蓝的尘埃,在阳光的照射下,尘埃在空中飞舞,形成一道小小的蓝色烟雾。

“改尺寸。” 他的声音沉稳,“做成轻便的长条巾,纹样保留白族的‘鱼纹’和‘火纹’,但用更现代的配色。” 说话时,他的目光时不时地飘向时芋,似乎在寻求她的认可。

布料摩擦的窸窣声与染坊里的其他声响交织,构成了独特的工作乐章。

时芋的心跳漏了一拍。

阳光恰好落在顾山远专注的侧脸上,他睫毛投下的阴影随着说话轻轻颤动,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 pH 试纸,像藏着个小小的秘密。

她突然想起摔倒在草地上那天,他身上淡淡的草木香混着薄荷味,还有怀里若隐若现的硬物。

此刻,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她的脸颊不自觉地泛起红晕,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情愫,那是一种对他逐渐产生的好感。

染坊里弥漫着的混合气息中,还夹杂着顾山远身上若有若无的皂角香,若隐若现,令人心醉。

接下来的日子,染坊里弥漫着忙碌又暧昧的气息。插画师带来的颜料与染缸的气味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

时芋趴在长桌上设计明信片,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纸张翻动的声音和着窗外的鸟鸣声,构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照亮了她手边摆放的各色颜料,色彩在阳光下流转,如同她此刻起伏的心情。

每当她感到疲惫,抬起头时,总能看见顾山远在另一头裁剪布料,他手中的剪刀 “咔嚓” 声规律而动听。

有时,两人的目光会不经意间相撞,又慌忙低头,耳朵尖却红得像刚染好的茜草布。

有一次,时芋不小心打翻了颜料,颜料在桌面上迅速蔓延,形成一片彩色的 “湖泊”。

顾山远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过来帮忙清理。

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时芋的手,两人都像触电般迅速缩回,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尴尬又甜蜜的氛围。

从这些含蓄的互动中,他们彼此间的好感在悄然滋长。

隔壁传来孩童嬉笑追逐的声音,与染坊内的声音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鱼纹代表年年有余,火纹象征吉祥安康。” 顾山远拿着改良后的围巾,在镜子前比划,镜子边缘还残留着一些染料的痕迹。

阳光穿过窗户,在围巾上洒下柔和的光芒,将上面的鱼纹和火纹映照得栩栩如生。

“但我们把火焰的形状简化,用渐变的橙红色表现......” 他突然顿住,因为时芋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发梢扫过他的手背,痒痒的。

时芋盯着围巾上灵动的纹样,喉咙有些发紧:“这样的设计...... 一定会大受欢迎。”

她闻到他身上熟悉的气息,混着新染布料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两人靠得如此之近,呼吸可闻,顾山远能感受到时芋温热的气息,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此刻,窗外的阳光更加明媚,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风从半开的窗棂间溜进来,轻轻掀起桌上的画纸,也掀起了两人心中隐秘的情愫。

远处飘来邻居家做饭的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炊烟味,弥漫在空气中。

转眼到了市集彩排这天。

三月街的石板路早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踏得发烫,空气中飘着烤乳扇的甜香、鲜花饼的酥香,以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白族阿妈们头戴缀满银饰的绣花头巾,背着竹编背篓,篓中装满 freshly picked 的菌子,与摊位上悬挂的扎染布幡一同在风中摇曳。

扎染布幡上除了传统的蓝白配色,还有鲜艳的红、黄、绿,绘制着白族特有的八角花纹和盘龙江水纹,在阳光下如流动的画卷。

摊位之间,几个孩童穿梭奔跑,腰间系着的羊皮鼓随着步伐 “咚咚” 作响,鼓面绘制的太阳图腾仿佛也跟着跃动起来。

烤架上的乳扇发出 “滋滋” 的声响,混合着玫瑰糖的焦香,首钻鼻腔;不远处的鲜花饼摊,刚出炉的饼散发着浓郁的麦香与花香,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风眠” 与 “云岫居” 的摊位搭在最热闹的拐角,青布棚顶挂着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条,在风中轻轻摇曳,布条边缘因手工缝制而毛边微卷,透着质朴的美感。

棚顶下方,整齐地摆放着展示架,上面挂满了色彩斑斓的围巾,还有一摞摞精美的明信片整齐地堆叠着。

展示架特意选用了雕花的柏木,纹理间隐约可见经年累月擦拭留下的包浆,与旁边摆放的古朴陶罐相得益彰,陶罐里插着新鲜采摘的山茶花,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珠。

时芋抱着一摞明信片,指尖还沾着靛蓝颜料,颜料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微的光芒。

顾山远则提着装满围巾的竹篮,白大褂下摆被风吹得鼓起来,竹篮里的围巾也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隔壁摊位传来的大本曲弹唱声,三弦琴的悠扬旋律与歌手浑厚的嗓音,和着周围的喧闹声,形成了独特的市集交响乐。

“大家好,这里是‘风眠’与‘云岫居’联合摊位......” 时芋刚开口,就被顾山远打断。

“我们为大家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扎染文创。” 他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些明信片上的图案,都是阿芋亲手设计,将传统扎染与现代插画完美结合。”

他侧身指向时芋,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那眼神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时芋是多么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