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挺首腰板,抬头望向窗外灿烂的阳光,抬手遮挡住刺眼的光线,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仿佛也在为自己的顿悟而欣喜。
“这些传统纹样,都有特别的寓意吗?” 时芋突然开口,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墙边,仰头盯着墙上挂着的几幅扎染成品,眼中满是好奇,像是探索宝藏的孩子。
其中一幅布上绣着展翅的蝴蝶,翅膀上的蓝点在阳光下闪烁,和豆豆描述的那块手帕上的图案惊人地相似,她伸手想要触碰,却又在半空中停住,手指微微颤抖,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
墙上的扎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她跟着扎染摆动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仿佛在倾听古老的故事,那些沉寂的岁月仿佛在眼前缓缓展开。
染坊的梁柱上,挂着几串干燥的香草,她踮起脚尖,凑过去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淡淡的清香。
顾山远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走到墙边,伸手扶住画框两侧,动作轻柔地取下那幅蝴蝶纹样的扎染,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时芋立刻凑到他身边,弯着腰,目光紧紧盯着布料,“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传说吗?”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布料上的针脚,带着一种虔诚,“白族扎染里,蝴蝶象征着自由与重生。传说苍山下的蝴蝶泉,就是因为无数蝴蝶在此汇聚而得名。”
她伸出手指,学着顾山远的样子轻轻点过翅膀上的蓝点,“你看这翅膀上的蓝点,代表着洱海的水滴,寓意着无论飞得多远,最终都会回到故乡。”
时芋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然而她的脑海里却不停地闪现着豆豆的面容,那个总是嚷嚷着要前往大理追求自由生活的女孩。
她的思绪如同一只失去控制的风筝,随风飘扬,追寻着记忆中的那些零星片段。
“那这个呢?” 她指着另一幅布满同心圆的扎染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仿佛想从这些纹样中找到与豆豆有关的线索。
染坊里的光线渐渐柔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她伸手接住一缕阳光,看着光影在手心流淌,像是接住了一段回忆。
染坊的木门上,挂着一块老旧的布帘,她走过去,用手指勾住布帘边缘,轻轻摇晃,布帘在风中摆动,投下斑驳的影子。
“这叫‘八卦纹’,” 顾山远解释道,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代表着阴阳平衡,也寓意着生活的循环往复。在扎染中,同心圆的大小和间距都有讲究,每一圈都像是年轮,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带着一丝怀念,“我父亲在世时,常说扎染的过程就像人生,有起有伏,有浓有淡,关键是要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时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地面的青砖缝隙里轻轻划动,那里长出几株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古朴的染坊增添了一抹生机。
此时,一只蝴蝶从窗外飞进染坊,围绕着他们翩翩起舞,她兴奋地站起身,伸手想要抓住蝴蝶,却见它轻盈地掠过头顶,仿佛在呼应着关于蝴蝶的传说,为这静谧的时刻增添了一丝梦幻色彩。
时芋再次看向手中的书签,原本以为失败的作品,在顾山远的解读下竟变得如此生动。
她握紧拳头,又迅速松开,掌心向上高高举起书签,仿佛在展示一件伟大的作品。
“我想再试一次,这次我想加入自己的设计。” 她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顾山远眼中闪过惊喜,嘴角微微上扬,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很好,不过在创新之前,先把基本功练扎实。明天我带你去看老染坊,那里保存着最古老的扎染技法。”
在染坊的外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逐渐变得昏暗,最后一丝夕阳的余晖也终于在地平线上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满天的繁星开始逐渐显现,它们如同撒在深邃夜空这块巨大黑幕上的无数碎钻,闪烁着它们那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此时,染坊内的油灯被点亮,时芋走过去,弯腰凑近油灯,用颤抖的手指捏住灯芯轻轻往上提了提,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与染缸、布料交织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当天夜里,月亮爬上了树梢,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时芋的枕边,如同给房间铺上了一层银纱。
时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被子被她踢到床尾。她猛地坐起身,伸手摸出藏在枕头下的书签,借着月光仔细端详。
布料上的蓝色纹路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她将书签举到眼前,眯着眼睛,脑袋左右转动,恍惚间,那些歪斜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一只只在夜空中飞舞的蝴蝶,而她的心也随着这些 “蝴蝶” 上下翻飞。
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像是布料被风吹动的声音,却又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铃铛声,她猛地跳下床,光着脚跑到窗前,双手扒着窗框,眼睛瞪得大大的。
只见染坊方向有微弱的蓝光闪烁,忽明忽暗,像是有人在深夜里点着一盏幽蓝的灯,又像是天空中神秘的鬼火,让她既好奇又害怕。
夜色中的染坊宛如一座神秘的城堡,在月光和蓝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诡异,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染坊周围的树木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她缩了缩脖子,双臂抱紧自己,树影婆娑,像是无数幽灵在舞动。
她披上外套,双手紧紧抓住衣服领口,小心翼翼地朝着染坊走去。
夜风吹过,路边的草丛在风中沙沙作响,她每走一步都要停顿一下,眼睛警惕地扫视西周,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她,不禁打了个寒颤,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未知的神秘森林。
快到染坊时,蓝光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低沉的吟唱声,声音模糊不清,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在耳边低语,她捂住耳朵,身体微微颤抖,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召唤,让她的心跳加速,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那神秘的吟唱声在夜空中回荡,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染坊的木门紧闭,缝隙中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她伸出手,在距离木门几厘米的地方悬停了许久,才缓缓放上去,手指微微发抖。
时芋心跳加速,手放在染坊的木门上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轻轻推开。月光从天窗照进来,照亮了染缸和悬挂的布料。
她踮着脚尖,一步一步挪进染坊,眼睛警惕地扫视着西周。一切看起来都和白天一样,只是在角落的染缸里,漂浮着一块熟悉的布料 —— 正是她白天失败的那幅扎染。
更诡异的是,布料上歪斜的花纹此刻竟整齐排列,那些原本深浅不一的色块,也变得均匀和谐,她捂住嘴,倒退几步,撞到身后的架子,架子上的工具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
仿佛有人在深夜里重新为它施了魔法,这一幕让她目瞪口呆,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奇幻的梦境。
染缸里的水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蓝光,水面突然泛起涟漪,布料缓缓沉入水中,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弯腰盯着染缸,双手撑在缸沿,只留下一圈圈蓝色的波纹在水面扩散,而她的心也随着这波纹,泛起无尽的疑惑与不安 。
染坊内的空气弥漫着一股潮湿而神秘的气息,她缩着脖子,眼睛盯着角落里不断蠕动的阴影,身体忍不住颤抖,让人不寒而栗。
突然,一阵风吹过,门吱呀一声开了,冷风夹杂着夜色涌入,让她猛地打了个寒颤。
她紧张地转过头,却只见门外一片漆黑,什么也没有。她小心翼翼地靠近那扇门,想要关上它,却又害怕门外藏着什么未知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歌声从门外隐约传来,那声音悠远而神秘,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
她的心跳加速,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笼罩着她。
她咬紧牙关,鼓起勇气,推开门缝向外张望,但夜色太浓,什么也看不见。
那歌声却越来越近,仿佛就在耳边,她感到一阵眩晕,几乎要跌倒在地。
就在这时,一只手轻轻搭在了她的肩上,她惊恐地尖叫起来,猛地转身,却看见一张熟悉的脸孔——是顾山远,正微笑着看着她,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别怕,”顾山远轻声说道,“这是靛蓝的魔法,它在夜晚才会真正显现。”
她愣住了,站在那里,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顾山远的身上,心中的恐惧感慢慢地开始消散,就像晨雾在阳光下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好奇心以及敬畏之情。
她跟随他,一步步深入到染坊的最深处,那里充满了各种奇异的色彩和香气。
随着他们的脚步,她仿佛踏上了一场关于靛蓝与春衫的奇幻之旅,每一步都揭开了一个关于色彩与传统工艺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