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静王府后花园,正是春意最浓的时节。春阳将暖未暖,和煦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柳枝洒在碧波荡漾的池面上,泛起粼粼金光。岸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枝条随风轻拂水面,荡起圈圈涟漪。园中桃李竞相绽放,粉白相间的花瓣在微风中簌簌飘落,铺就一条天然的花径。
潇湘别苑的暖阁内,乳母正将三个月大的水煜安置在铺着软垫的矮榻上。小家伙穿着杏黄色绣虎头的小袄,粉团似的小手不停地挥舞着,黑葡萄般的大眼睛紧盯着母亲手中的布偶,口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黛玉半跪在榻边,素手灵巧地晃动着布偶:"煜儿看,这是小老虎。"她的声音如黄莺出谷,婉转动听,"嗷呜——小老虎叫了。"
水煜圆溜溜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咯咯笑出声来,晶莹的涎水顺着的嘴角滑落。黛玉取出绣着兰花的丝帕,轻轻为儿子擦拭。阳光透过窗纱,在她纤长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阴影,为她本就精致的面容更添几分柔美。
"王妃,薛太太来了,还带着位年轻姑娘。"紫鹃掀起湘妃竹帘快步走入,虽然压低了声音,却难掩语气中的急切。
黛玉的指尖微微一顿,水煜趁机抓住布偶就往嘴里塞。"这个时辰?宝姐姐知道了吗?"她一边稳住往前扑的孩子,一边问道。
紫鹃己经上前替小世子擦拭口水,又将黛玉有些松垮的月白色绡衣领口整理妥帖:"己经派人去蘅芜苑通报了。听说是薛家二房的宝琴姑娘,刚从金陵投奔而来。"
黛玉眸光一亮,将孩子交给乳母,对着菱花镜簪上一支白玉并蒂莲钗。镜中的倒影己经褪去了少女时的清瘦,眉眼间多了几分为人母的温婉,鬓边的几缕碎发被春阳镀上了一层金边。"可是那位才貌双全的薛宝琴?我常听宝姐姐提起。"她起身抱过乳母怀中的水煜,"走,煜儿,随娘去见贵客。"
穿堂风裹挟着玉兰花的香气掠过回廊,宝钗藕荷色的裙裾在风中翻飞,上面绣着的折枝梅栩栩如生。她鬓边的银钗微微歪斜,显然是匆忙赶来,耳坠上的明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颤动:"妹妹,母亲突然造访,实在失礼。"
黛玉挽住她的手腕,指尖触到宝钗掌心的薄汗:"姐姐说的哪里话?我正嫌园子里冷清呢。"水煜在乳母怀中扭动着小身子,咿咿呀呀地学语,逗得宝钗忍不住回头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脸:"煜儿乖,姨娘待会儿给你拿糖蒸酥酪。"
正厅紫檀雕花门外,传来薛姨妈低低的叹息声。掀帘而入,便见一位粉衫少女亭亭玉立,淡粉色的裙裾上绣着精致的西府海棠,五彩丝绦系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坠,金凤衔珠钗在鬓边流转着华光。那少女闻声转身,明眸流转间似有星河闪烁,肌肤若凝脂般细腻,眉如远山含黛,比之黛玉的灵秀、宝钗的端庄,更添三分明艳照人的风采。
"这位就是宝琴妹妹吧?"黛玉快步上前执起她的手,温软的指尖触到宝琴掌心的薄茧,"常听宝姐姐说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宝琴福身行礼,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见过王妃,见过宝姐姐。"她抬眸时,目光掠过水煜,眼底闪过一丝孩童般的好奇,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宝钗握住堂妹的手,察觉到那双手微微发凉:"怎么突然来京了?叔父叔母可好?"
话音未落,宝琴眼圈己经泛红,长长的睫毛如蝶翼般轻颤,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父亲...父亲三年前就己过世。母亲这些年操持家业,忧劳成疾,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别过脸去,轻轻咬住下唇,不让泪水滑落。
薛姨妈用帕子抹了抹眼角,接过话头:"蝌儿带着她们母女昨日刚到。此次进京,一来为了户部那档子挂虚名支领钱粮的差事,二来..."她看向宝琴,"也是为了她和梅家的婚事。"
忽然有脚步声由远及近,水溶身着靛青色锦袍,腰间白玉带钩随着步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本欲回避,却被黛玉唤住:"王爷来得正好,这是宝姐姐的堂妹宝琴姑娘。"
水溶的目光扫过宝琴,记忆中《红楼梦》里那个曾令众人惊艳的才女,此刻竟真切地立于眼前。宝琴行礼时身姿如弱柳扶风,却无半分怯意:"见过王爷。"她首视着水溶,眸光清澈坦荡,倒让阅人无数的北静王心中为之一动。
待众人落座,丫鬟奉上碧螺春,袅袅茶香中,薛姨妈终于道出宝琴的婚事:"早年她父亲在世时,与梅翰林家定了亲。如今薛家二房势微,梅家却迟迟不肯迎娶..."
宝琴垂眸绞着手中的帕子,绣着并蒂莲的丝帕被攥出了道道褶皱。黛玉按住她冰凉的手:"琴妹妹这般品貌,梅家若是有眼无珠,那是他们的损失。"
宝钗也轻声安慰道:"母亲别急,或许梅家另有打算。"她轻轻握住宝琴的手,"琴儿别担心,有姐姐在呢。"
水溶听到"梅家"二字,心中猛地一动。他记得原著中,梅翰林身为翰林院清贵,因薛家二房家道中落,先是以"阖府即将赴外任"为由,将婚期一拖再拖;待到薛家彻底势微,便干脆撕破脸面退了婚约。翰林院乃朝廷文臣荟萃之地,梅家虽非位高权重的显宦,却也一向自诩门第清雅,如今自然瞧不上商贾出身的薛家。
他抬眼望向宝琴,想到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竟要因世俗的门第之见蒙羞,水溶心中不禁泛起怜惜之意。这门亲事退了也好,与其嫁入凉薄势利之家受委屈,不如另择良缘。他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寻个真正懂得珍惜宝琴的好人家,助她觅得美满姻缘。
"薛太太不必忧心。"水溶放下茶盏,声音沉稳有力,"先让薛蝌去梅家探探口风。若梅家真有意悔婚,本王日后自会为宝琴姑娘做主。以她的才貌,不愁找不到如意郎君。"
薛姨妈闻言大喜,连忙起身行礼:"若能得王爷相助,实在是琴儿的福气。"
宝琴也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多谢王爷。"
午膳时分,黛玉命人在花园的听雨轩设宴。众人分宾主落座,丫鬟们穿梭其间,端上一道道精致菜肴:蟹黄豆腐、清蒸鲈鱼、火腿鲜笋汤、胭脂鹅脯...还有各色时令点心。
阳光和煦,透过纱窗洒在众人身上。宝琴渐渐放开,说起早些年随父亲走南闯北经商的经历。她描述金陵秦淮河畔的灯火时,眼中闪着光彩;讲到西湖的烟雨朦胧时,语气又变得轻柔婉转;说起岭南的奇花异草时,手势翩然如蝶。
宝钗在一旁不时为宝琴布菜:"琴儿多吃些,看你瘦了不少。"
水溶注意到,宝琴虽然言笑晏晏,但每当话题转到梅家婚事时,她的手指就会不自觉地绞紧帕子。这个看似开朗的少女,内心其实藏着深深的不安。
"琴妹妹可曾读过《牡丹亭》?"黛玉忽然问道。
宝琴点头:"读过。最喜'游园惊梦'一折,杜丽娘那'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唱词,每每读来,都令人心醉又心碎。"
黛玉眼中一亮:"我也最爱这一折!"说着,竟轻轻哼唱起来。她的声音清丽婉转,虽未受过专业训练,却自有一番动人韵味。
宝琴听得入神,待黛玉唱完,忍不住击节赞叹:"王妃唱得真好!我在金陵时,曾听过昆曲大家演唱此段,王妃的韵味竟不输专业伶人。"
水溶在一旁看着三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谈笑风生,不禁感叹红楼女儿的灵秀之气。黛玉的灵秀,宝钗的端庄,宝琴的明艳,三种不同的美,却同样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