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荣府贺珠

夏日的清晨,荣国府内一片静谧。露珠还挂在院中的海棠花上,在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几个粗使婆子正轻手轻脚地打扫着庭院,生怕惊扰了主子们的清梦。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惊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在了荣国府大门前,车帘掀开,一位身着绛紫色锦缎衣裳的管事嬷嬷快步走下车来。她鬓边簪着一朵大红绒花,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气。

"快通报老太太,北静王府来报喜了!"嬷嬷的声音清脆响亮,惊得门口的小厮连滚带爬地往里跑。

贾母正在上房用早膳,一碗碧粳粥才喝了半碗,就见鸳鸯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连礼都忘了行:"老太太,大喜事!北静王府来报喜,说是...说是林姑娘有喜了!"

"咣当"一声,贾母手中的青瓷小碗落在几上,热粥溅湿了衣袖也浑然不觉。她颤巍巍地站起身,手中的檀木拐杖在地上敲得咚咚响:"当真?我的黛玉...我的黛玉真有喜了?"

北静王府的管事嬷嬷己经走了进来,满脸堆笑地行了个大礼:"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我家王妃确实有喜了,府里太医诊过脉,说己近两个月,胎象稳固得很。王爷特地命老奴来给老太太报喜呢!"

贾母顿时老泪纵横,双手合十念了声佛:"阿弥陀佛!祖宗保佑!我那苦命的敏儿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她激动得浑身发抖,一连声地吩咐鸳鸯,"快,开我的体己箱子,把那套长命锁、还有前年得的和田玉观音拿来!凤丫头呢?叫她赶紧备车,我要亲自去看黛玉!"

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荣国府各个角落。王夫人正在佛堂念经,听闻此事手中佛珠一顿,难得地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这倒是喜事。"她转头对周瑞家的道,"去把我收着的那对金镯子取来,再备些上好的阿胶。"

周瑞家的迟疑道:"太太,那对金镯子不是预备给宝姑娘..."

王夫人摆摆手:"宝丫头还早,先紧着黛玉用。她身子弱,如今有了身孕,更该好好补补。"说着又念了声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怡红院里,宝玉正与袭人下棋消遣。春日的暖阳透过窗纱照在棋盘上,映出一片柔和的光晕。忽听得外面一阵喧哗,接着麝月匆匆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二爷,大喜事!北静王府来报喜,林姑娘...不,王妃有喜了!"

"啪嗒"一声,宝玉手中的黑子掉在棋盘上,滚了几滚落在青砖地上。他怔忡片刻,忽然笑了:"好,真好!林妹妹...不,王妃有喜,这是天大的好事!"说着说着,眼中却泛起泪光,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袭人悄悄递过帕子,轻声道:"二爷若是想哭,就哭出来吧。"

宝玉摇摇头,接过帕子擦了擦眼角:"我这是高兴的。林妹妹有了好归宿,如今又有了孩子,我该替她欢喜才是。"他站起身,走到书案前,从抽屉深处取出一个锦囊,倒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这是我攒了半年月钱买的,本想...如今送给林妹妹的孩子正合适。"

蘅芜苑内,宝钗正坐在窗前绣着一方帕子。晨光透过纱窗,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莺儿匆匆进来,附耳低语几句。宝钗的手一抖,绣花针在指尖留下一滴殷红。

"姑娘..."莺儿担忧地看着主子瞬间苍白的脸色。

宝钗很快恢复平静,将受伤的指尖含入口中:"无妨。去把我妆奁底下那个锦盒取来。"待莺儿取来锦盒,宝钗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支赤金点翠如意簪,簪头一颗龙眼大的东珠熠熠生辉。她凝视片刻,轻声道:"把这个包好,再去库房取两匹云锦,一并带上。"

荣禧堂内,贾母己经命人备好了车马。王熙凤风风火火地赶来,一进门就笑道:"哎哟哟,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我己经吩咐平儿去准备贺礼了,老太太看看还缺什么?"

贾母拉着凤姐的手:"你身子才好些,别太操劳。我己经让鸳鸯准备了些补品,你再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孩童衣物,一并带上。"

王熙凤眼珠一转:"老太太放心,我那里正好有一套金镶玉的长命锁,是前儿个薛大妹妹送的,精致得很。再带上些巧姐儿小时候的衣裳,都是上好的料子,柔软又透气。"

正说着,宝玉、宝钗、探春等人陆续到来。众人皆着盛装,手捧贺礼,喜气洋洋。贾母见人到得差不多了,便道:"既如此,咱们这就动身吧。凤丫头身子弱,就在家歇着。"

王熙凤哪里肯依:"老太太这话说的,林妹妹有喜,我爬也要爬去看她!"说着又压低声音,"再说了,我还想向王爷讨教些养胎的方子呢。"

贾母见她坚持,也就不再多说。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荣国府,十几辆马车排成长队,向着北静王府驶去。马车轮子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辚辚的声响,惊得路边的麻雀纷纷飞起。

北静王府内,黛玉早己接到通报,知道外祖母等人要来。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宽松的杏红色锦袍,腰间只松松地系了条丝带,既舒适又不失体面。发髻简单挽起,只簪了一支珍珠步摇,脸上薄施脂粉,却因孕中气血充足而面若桃花,比往日更添几分娇艳。

水溶站在她身旁,一袭月白色锦袍,腰间系着羊脂玉带,更显得长身玉立。他小心地扶着黛玉的手臂:"累不累?要不要先坐下歇会儿?"

黛玉摇摇头,眼中满是期待:"不碍事。我许久未见外祖母了,心里高兴。"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接着,贾母在鸳鸯的搀扶下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带着巧姐,然后是宝玉、宝钗、探春、迎春、惜春、湘云等人,最后是几个随身丫鬟小厮,将偌大的正厅挤得满满当当。

"外祖母!"见贾母进来,黛玉刚要起身行礼,就被老太太一把按住。

"快别动!"贾母小心翼翼地扶着黛玉坐下,眼中满是慈爱,"身子要紧,这些虚礼就免了。"说着便伸手轻抚黛玉尚且平坦的小腹,"我的重外孙在这里呢,可不能惊着他。"

黛玉脸上飞起两朵红云,轻声道:"才两个月,还感觉不到呢。"

贾母却不管这些,絮絮叨叨地说:"头三个月最是要紧,千万不能劳累。我带了阿胶来,最是补气血的。还有这尊和田玉观音,开过光的,保佑你们母子平安。

王夫人难得地和颜悦色,上前细细询问黛玉饮食起居:"可有孕吐?爱吃什么?夜里睡得可安稳?"一边说一边取出那对金镯子,"这是我陪嫁的东西,给你戴着玩。"

邢夫人虽然素来与黛玉不睦,但见老太太如此高兴,也只得上前说了几句吉祥话,送上一对银镯子。

王熙凤拉着巧姐上前,巧姐乖巧地行了个礼:"给王妃请安。"凤姐笑道:"这孩子听说要有小表弟了,高兴得一宿没睡好。"说着取出那套金镶玉的长命锁,"这是薛大妹妹送的,我瞧着精致,正好给未来的小世子用。"

李纨送上亲手缝制的小衣裳,针脚细密,可见用心:"我针线粗陋,妹妹别嫌弃。这些料子都是极柔软的,不会磨着孩子娇嫩的皮肤。"

众人依次上前道贺,礼物堆了满满一桌子。宝玉站在最后,待众人寒暄完毕才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恭喜王妃娘娘。"

黛玉看着这个曾经青梅竹马的表兄,心中己无波澜,只剩下一片温和:"多谢宝二哥。"她坦然接受他的祝福,态度既不疏离也不亲密,恰到好处。

宝玉取出那块玉佩:"一点心意,愿小世子平安康健。"

黛玉接过玉佩,只见上面精雕细琢着一朵芙蓉花,正是她最爱的花样。她心中一暖,轻声道:"宝二哥有心了。"

宝钗是最后一个上前的。她捧着那个锦盒,轻声道:"妹妹,一点心意,望你笑纳。"

黛玉打开锦盒,见是那支赤金点翠如意簪,顿时明白其珍贵:"这太贵重了,姐姐自己留着才是。"

宝钗摇摇头,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真诚:"妹妹不必推辞。你我自幼一处长大,如今妹妹有了好归宿,又有了身孕,我真心为你高兴。"

水溶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他上前拱手:"多谢薛姑娘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