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学生支援,顽强坚守

战斗持续到下午,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兵力己经严重不足。

城墙上的防线到处都是缺口,很多地段甚至只能靠着几个伤兵在勉力支撑。

就在这时,城内通往南门的小路上,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姚子青抬头望去,只见一支由百十号人组成的队伍,正向着城墙这边走来。

他们的穿着五花八门,大多还是学生装,青涩的脸上稚气未脱,但那一双双眼睛里,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为首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青年,文质彬彬的模样看起来像是个教书先生。

此刻的他手里正紧紧攥着一把老旧的套筒步枪,那粗糙的枪身与他白皙的手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队伍里,有男有女,年纪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最小的可能只有十五六岁。

他们的武器更是简陋,除了少数几杆老旧步枪,大部分人手里拿的是砍刀、长矛,甚至还有人拿着菜刀和木棍。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腰间或手里提着的瓦罐。

罐口用布或油纸封着,里面似乎装着白色的粉末,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姚营长!”

为首的眼镜青年走到姚子青面前,立正敬礼,动作还有些生涩。

“我们是宝山中学、县立师范的学生!我们组织了敢死队,前来支援守城!”

姚子青看着眼前这些稚嫩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本该在课堂里读书,本该拥有光明的未来,但战争,将他们也推上了这血腥的绞肉场。

“你们...”

姚子青喉咙有些哽咽,一时说不出话来。

“营长!国难当头,学生亦有卫土之责!”

眼镜青年语气坚定。

“我们虽然不会打枪,但我们有的是力气!而且我们不怕死!”

他指了指那些瓦罐。

“这里面装的是石灰!城里铁匠铺的老师傅告诉我们,这东西撒到鬼子眼睛里,能让他们暂时瞎掉!”

石灰罐!

这是最原始、最无奈,却也可能有效的武器。

姚子青看着他们决绝的眼神,知道任何劝说都是徒劳的。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郑重地回了一个军礼。

“好!我代表全体守城将士,欢迎你们!但是记住,尽量保护好自己!你们的任务,不是冲锋陷阵,是利用石灰罐,袭扰敌人,为我们争取时间!”

“是!”学生们齐声回应,声音虽然不够洪亮,却透着一股无畏的勇气。

姚子青立刻让老兵将这些学生兵补充到各个缺口,并叮嘱他们如何利用地形隐蔽,如何在关键时刻投掷石灰罐。

看着眼前这群突然冒出来的学生,赵乾心中不禁好奇。

他决定主动上前与他们套套近乎。

“嗨,你们好啊!”

赵乾面带微笑地朝着一名戴着眼镜的青年走去。

“看你们年纪都好小啊,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呢?”

那名眼镜青年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赵乾。

“大叔,国难当前,我们不能躲在后面当缩头乌龟。我们也想为国家出一份力!”

听到“大叔”这个称呼,赵乾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叫苦:

这可真是冤枉啊!自己附身的这名战士明明才 20 出头的年纪。

而且,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也才23,连毕业证都还得等几个月才能拿到呢,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大叔?

赵乾有些不太高兴,但嘴上还是鼓励着。

“行,有骨气!不过一会儿可得听指挥,别瞎冲。鬼子可不是你们这群小屁孩。”

一个年轻的女学生,手里紧紧握着一把菜刀,接过话来。

“大叔,我们不怕。您教我们咋用这石灰罐就行。”

赵乾点了点头,走到一个瓦罐前,拿起它。

“很简单。等鬼子靠近后,铆足劲朝他们的脸上砸去。”

说着,他还比划了一下扔罐子的动作。

很快,赵乾所在的这个缺口的学生们都围了过来,认真地看着赵乾的示范,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学习的神情。

“好了,示范我就做到这里了。”

“记住,到时候都别怕!就和那帮鬼子拼了,咱中国人可不能让鬼子欺负了去!”

赵乾的一番话引起了学生们的一阵掌声,极大的满足了赵乾的虚荣心。

很快,当一小股日军再次试图从一处坍塌较为严重的豁口攀爬时,迎接他们的,除了稀疏的子弹,还有从天而降的白色粉末。

“八嘎!眼睛!我的眼睛!”

“啊啊啊!眼睛看不到了!”

几个冲在前面的鬼子被石灰粉撒了个正着,惨叫着捂住眼睛,倒在地上乱滚乱爬。

后面的鬼子见状,攻势为之一滞,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不知所措。

“好样的,同学们!接着扔!”

赵乾大声喊叫着。

学生们听了,更加用力地将石灰罐扔向敌人,白色的粉末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鬼子们更加混乱。

......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首到夕阳西下,枪炮声才逐渐稀疏下来。

日军似乎也被这一天的惨烈战斗消耗得精疲力尽,再次退回到安全距离之外,只留下零星的冷枪和炮火骚扰。

城墙内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姚子青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巡视着阵地。

到处都是伤兵的呻吟,到处都是弹药耗尽的呼喊。

还能动的战士们,默默地搬运着尸体,加固着摇摇欲坠的工事,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麻木,但也有一丝未曾熄灭的火焰。

赵乾正领着多名学生,齐心协力地搬运着弹药和石块。

““同学们,今日大家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不过,这场战争还长着呢,以后可得更小心。”

赵乾鼓励道。

“大叔,我们不怕。只要能打鬼子,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戴着眼镜的青年擦拭着脸上的汗水。

“好!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要再称呼我为‘大叔’了。我其实只比你们年长几岁罢了。”

赵乾实在忍不了了。

眼镜青年刚想开口询问,那该怎么称呼,赵乾己经给出了答案。

“要叫我,哥哥~”

赵乾的话语引发了学生们的一阵哄笑,同时也为紧张的战场氛围增添了些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