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归心

帐内烛火忽然一暗,刘备的双手己紧紧握住了钟沉的手腕。

那双常年编织草鞋的手掌粗糙却温暖,此刻竟微微发着颤。

"子期..."

刘备的声音低沉如叹息,眼中映着跳动的烛火。

"若无子期运筹帷幄,备至今仍是那带着五百乡勇、西处投奔的小小县尉。"

钟沉能感觉到刘备掌心的温度,那温度里裹挟着一颗最难得的真心。

他看见刘备眼中闪烁的水光,在烛火下如同破碎的星河。

"玄德公言重了。"

钟沉轻轻抽手,羽扇"唰"地展开,遮住了半张脸。

"若非玄德公仁德待人,又岂能得关张之勇、徐荣之忠?"

扇面后的嘴角微微上扬。

"沉不过是...顺势而为。"

刘备却突然整衣正冠,后退一步,对着钟沉深深一揖。

他弯腰时,额前几缕散发垂落,在烛光中泛着微黄的光泽。

"备今日在此立誓。"

刘备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金铁交鸣。

"他日若得寸土,必以国士待子期。若违此誓,天地共弃!"

钟沉眼前一阵恍惚,凭借他的精神力,不难看出刘备所言,字字出于真心。

这些时日的相处,他内心也早己倾向于刘备,这天下诸侯早就将他看作刘备军的一份子

——军师。

他钟沉,比不上诸葛丞相,比不上好多好多人。

不过是借着未仆先知,抢占先机。

他配不上军师的称呼。

但在这大前期,护送刘备,护送这位未来的汉昭烈帝一程。

似乎也不错?

起码丞相接到的不会是一个地狱开局。

起码历史不会像之前那样发展。

起码刘备的梦想,和他来的地方,所有人的梦想,都再近不过。

他也有个梦想,那位先生在他那个时代播种下的梦想......

钟沉手指微微颤抖,险些拿不住手中的羽扇。

故作镇定地扇了扇,钟沉下定决心,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玄德公可还记得昔日涿郡面馆那枚鸡蛋?”

刘备闻言一怔,随即朗声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明快,仿佛一下子冲散了帐内凝重的气氛。

“三弟当时还吐槽我,当日不过无心之举,想来那二人就是子期与奉孝了?”

钟沉将羽扇轻轻一合,发出"啪"的一声脆响。烛火映照下,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玄德公莫非忘了?"

他故作惊讶地挑眉。

"那日在涿郡城外初见,沉便己自荐为幕僚了。"

刘备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般拍了拍额头:

"是了是了!子期当时说'颍川钟沉,愿效犬马之劳'..."

"不仅如此。"

钟沉踱步到案前,指尖轻点地图上涿郡的位置。

"之后每战必随,每策必献。"

手指又移到中牟、汜水关。

"这些谋划布局,可都是谋士分内之事。"

帐外夜风忽起,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光影交错间,刘备看见钟沉嘴角噙着的那抹笑意,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如此......"

刘备轻声道,眼中泛起温暖的光。

"子期早就是备的军师了。"

钟沉没有回答,只是将羽扇往腰间一插,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竹简展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时日的行军布阵、粮草调度。

"这是......"

刘备接过竹简,指尖触到那些尚带墨香的文字。

"谋士笔记。"

钟沉轻描淡写地说。

"从涿郡到虎牢关,每一日的筹划都在其中。"

徐荣在一旁突然闷笑出声:

"末将可以作证,钟沉小子连做梦都在念叨'玄德公该往哪去'。"

帐外传来郭嘉醉醺醺的附和:

"没错没错...嗝...子期连画美人图时都要先画个'刘'字旗..."

"奉孝!你又是从哪来的?"

钟沉耳根一红,作势要打。刘备却己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快意。

郭嘉晃悠悠地走到钟沉身旁,突然一个趔趄,整个人都挂在了钟沉肩上。

他醉眼朦胧地看向刘备,瞪大眼睛故作惊讶:"玄德公......怎么不问问我?莫不是瞧不上我郭奉孝?"

"奉孝说笑了。"

刘备连忙起身,宽大的衣袖带起一阵微风。

"备岂敢轻慢先生?"

郭嘉转向刘备,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玄德公可知,我郭奉孝平生最重什么?"

刘备沉吟片刻:"先生重情?"

"错!"

郭嘉仰头将酒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一滴酒液顺着脖颈滑入衣领。

"我最重——"

他突然指向钟沉。

"这个人的眼光!"

钟沉手中的羽扇"啪嗒"掉在地上,脸上写满了错愕。

郭嘉摇摇晃晃地走到钟沉面前,突然伸手捏住他的脸颊:

"就是这张嘴,说玄德公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他转向刘备,醉眼中透着前所未有的认真。

"所以我来了。"

帐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典韦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

"俺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

钟沉轻笑一声,搭上了典韦的臂膀:

“典兄,正巧轮到你说话。”

典韦挠了挠头,古铜色的脸庞在烛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双戟上的纹路,声音低沉而诚恳:

"俺老典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但跟着子期这些日子,看他算无遗策,从没走过眼。"

他抬眼看向刘备,眼中闪烁着质朴的信任:

"这些天跟玄德公相处,俺亲眼所见。您待士卒如手足,对百姓如父母,就连俺这样的粗人,您都平等相待。"

郭嘉突然从钟沉肩上首起身来,醉眼朦胧中透着难得的清明:

"老典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他晃了晃酒葫芦。

"我郭奉孝浪荡半生,最擅长的就是看人。玄德公待人以诚,用人不疑,正是明主之相。"

帐外传来张飞的大嗓门:

"说得好!俺大哥最是仁义!"

只见他扛着丈八蛇矛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轻抚长须的关羽。

关羽丹凤眼微眯,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看来云长来得正是时候。"

他转向刘备,抱拳一礼。

"大哥,得此良才,实乃天助。"

刘备眼眶微红,环视帐内众人。

钟沉的睿智,郭嘉的洒脱,典韦的忠勇,关张的义气,每个人的面容都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诸君厚爱,备..."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钟沉轻轻摇动羽扇,眼中含笑:

"主公,什么也不必说。"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我们都懂。"

郭嘉突然举起酒葫芦:

"来!为了这个不一样的天下!"

典韦双戟相击,发出清脆的铮鸣:

"俺老典愿效死力!"

关羽轻抚长髯:

"关某愿随大哥,共创大业。"

张飞丈八蛇矛重重顿地:

"俺也一样!"

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每个人坚定的面容。

在这静谧的夜晚,一个崭新的未来正在这群人的誓言中悄然成形。

钟沉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历史的长河,正在这里拐了一个温柔的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