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章 绿豆汤

“……但是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为了避免麻烦,这些步骤都可以省了,不过,有些讲究的人家还是会给上房梁的人发个红包。

不拘多少钱,也就是那么个意思。

不仅是对参与上梁人员的感谢和尊重,也是对家宅顺利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你要是有准备呢,我就跟他们说一声,也不用特意挑时间,明天是个双日子,就让他们把梁上了。

上了梁基本就差不多了,盖上瓦简单粉刷一下。

再让咱村盘炕手艺最好的老杠头盘上炕,搭个灶就可以去收拾房子了。”

听了村长的话,顾悠悠没有犹豫,答应的特别痛快。

原本她是个无神论者的,但自从穿越之后,对于吉不吉利这事儿看的还是挺重的。

不多说信吧,起码按照民俗风情走肯定是没问题的。

“叔,我发利是钱……不过我也不懂这里面的事儿,您看我应该放多少,准备几个才行?”

李五叔满意的点点头,他能跟顾悠悠说,就是想让她放,因为知道她有这个条件。

不是有私心,他也是为了顾悠悠着想。

他们这代人真的很看重这个。

就是没钱的人家,都会放个一分两分的讨个吉利,

“六个吧,你这房子不大,房梁也没多粗,有六个人够用了。

至于放多少看你自已的想法,富裕的放个一毛两毛,手头不方便的放个一分两分,都随自已的意。”

顾悠悠一听心里有了数。

“行,那我自已看着准备,叔,那明天我请个假,先不去上工了。”

李五叔无语的看着顾悠悠。

“上梁又不是让你上,再说,就是上也是一大早上就完事儿,不耽误功夫下地,哪儿用得着你请上一天的假?”

顾悠悠嘿嘿一笑。

“看叔你说的,人家以前开铺子还有东家有喜歇息一日呢。

我盖了房子这么高兴的事儿,怎么也得休息一天不是。”

其实主要是连着上了二十几天的班,她觉得到时间该给自已放个假了。

哪儿能天天上班呢,新社会牛马一个月还有那么两天假期呢。

她一个老农民,真不用那么刻苦。

该休息休息,该放松放松,活哪儿是一天能干的完的。

顾悠悠这么蹩脚的理由,李五叔一听就知道这是年轻人的懒筋又犯了。

不过他也知道顾悠悠不靠这点工分过日子,也没有勉强她。

“行,那你就休息……对了,你那有没有红布条,回头上梁的时候绑上一根,要是没有早点说,我让你婶子回去找找,给你扯一条。”

红布条?

顾悠悠不知道这是干啥用的,但她有。

李五叔还让顾悠悠回去以后跟丁家磊和郭志强说一声,他们房子用不了几天也该上梁了。

要是有想法也提前准备上。

回去后,顾悠悠就把村长的话转告给他们。

丁家磊也许是听说过这些事,顾悠悠一说,他就懂了。

不过他们手头紧,就装了几个两分的红包。

后来听说另一户李连康家准备的也是两分的利是包。

……

上梁这一天,一大早顾悠悠就去了新房子。

看着已经在房子里忙活起来的村民们,顾悠悠热情的跟他们打着招呼。

“李伯,张叔,辛苦你们一大早就过来忙活了。”

李胜利是李秀梅的男人,因为李秀梅的关系,他跟顾悠悠已经很熟悉了。

“顾丫头,你今天咋也这么早过来?”

张叔扛着木头在一旁呵呵笑。

“还能是为啥,今天上梁,顾丫头是主人家能不来吗?”

“就是……不过顾丫头,你就放心吧,这房子我们保证给你盖的又结实,又暖和,住上几十年都不带坏的。”

因为顾悠悠嘴甜又客气,二十多天下来,哄的这些叔叔伯伯们都亲热的叫她顾丫头。

顾悠悠从身后背着的竹筐里拿出一个大瓷壶,又拿出几个碗。

笑呵呵的说:“叔叔伯伯们都是老手艺了,干活我还能什么不放心的……天气热,我煮了点绿豆汤,我都凉凉了的,喝点儿汤再干吧。”

绿豆汤是她今天一大早起来煮的,一把绿豆,半锅水,又加了点糖。

虽然颜色淡淡的,但也是绿豆汤的味儿。

李胜利不客气,抹了一把汗,下了梯子就走过来端起碗来喝。

“正好渴了,还寻思等完事儿了再回去喝水呢。”

张叔叫张万达,干了几天活以后,顾悠悠才知道,这个张叔就是她第一天问路时那个抱孩子的女人她男人。

张万达先放下手里的木头,转头看到旁边房子已经盖好,正在打扫院子的李连康媳妇儿。

得意的扬声叫道:“嫂子,你看着没,我又喝上绿豆汤了。”

吴水芹四十多岁,体格虽瘦,但看起来有些壮硕。

头发整齐的盘在脑后,黑红的脸庞上常带着爽朗的笑容。

单从外表来看,就不难发现吴水芹不是个扭捏的人。

她听到动静,抬起头笑骂道:“你个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的货,能吃出什么好玩意儿,就知道熊人家顾丫头。”

说完她走出院子,看着顾悠悠道:“顾丫头,别惯着他,能给他倒碗水就不错了,还喝什么绿豆汤?要喝让他媳妇儿回家给他煮去。”

张万达的媳妇儿是吴水芹的小姑子。

金河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姓李,只有少部分其他姓氏。

他们都是前些年逃荒或者躲避战乱时来到金河村的。

一住就是几十年,时间长了,跟本地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张家就是从外面来的,张万达是张家的二子,凭本事娶了本村的姑娘。

他挺会来事,所以跟丈人家关系处的不错,也经常会跟舅哥开个玩笑。

顾悠悠又倒出一碗绿豆汤来,端着走到吴水芹身边。

笑嘻嘻的说:“婶子说的对,以后我不给他们煮了,你也尝尝,看看我煮的对不对味儿。”

这房子再有个四五天就能全部完事了,她以后确实不用再煮什么绿豆汤。

由于三间房子前后一起盖,出来进去的顾悠悠跟李连康家的人见的次数多了,慢慢就认识了。

再加上都不是什么各路脾气,以后也是邻里邻居的处着,自然而然的也就熟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