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刚刚回朝廷不久,根基弱,被乱军盯上也正常。
不过,还好有赵云赶到,蔡邕倒不至于身死。
洛阳百姓多有逃出洛阳者,赵云背着蔡邕领着蔡琰,跟随逃难百姓大流逃出了洛阳北谷门,去往北邙山。
当夜。
赵云升了火堆。
病重的蔡邕躺在旁边,蔡琰跪坐在蔡邕前,悉心照料。
篝火摇曳,火光跳动。
蔡琰的精致脸庞,却尽显疲惫与心酸。
污泥、风尘,尽情沾染着她的容颜,却依然无法抹去她端端清秀的气质。
一路逃难,她没有过任何怨言,没有过任何娇气,甚至一度害怕拖累了赵云。
赵云轻声问道:“文姬妹妹,今后有何打算?”
蔡琰正擦拭蔡邕额头汗水,闻言手上动作一顿,抿了抿嘴唇,回头挤出讨好的笑容,小心翼翼问道:“兄长……有何打算?”
蔡琰那讨好的笑容,小心翼翼的模样,再加上还有病重的父亲,无一不显示着她内心“怕被抛弃”的煎熬。
这时候,她多么希望自己真的是赵云的“文姬妹妹”。
赵云怜惜道:“我要回常山,你们可愿意离开洛阳,跟随我而去?”
没有被抛弃!
真好!
蔡琰有一种破涕为笑的劫后余生的感觉。
蔡琰很想答应下来,可是她看了看紧闭双眼的父亲。
她,不能代替父亲做决定。
“去常山……”蔡邕的声音轻幽幽发出。
蔡琰惊喜,紧握着蔡邕的手,生怕父亲从此撒手:“父亲,你可还好?”
蔡邕用尽全力,握紧了一下蔡琰的柔荑,然后再无力气说话,晕睡了过去。
赵云上前,拿着一碗白米粥,撕了身上的白衣,揉成一团,沾着粥水,轻轻撬开蔡邕的嘴唇,一点一滴,挤些粥水给蔡邕。
赵云温柔道:“文姬妹妹,你先歇息吧。我来照看蔡大家。”
蔡琰看着赵云如此善待父亲,眼睛便有些,却强忍着没有滴落。
她也真的疲惫了。
只是刚刚靠在树干上,就陷入沉睡。
宛如从月宫飘落的仙子,静静地沉睡在火摇中。
她的脸庞憔悴如纸,眉宇间透露着淡淡的哀愁,仿佛梦中也在避祸。
她的双眸紧闭,长长的睫毛如蝴蝶的羽翼,轻轻颤动,梦里也在随时准备醒来逃难。
她长发及腰的秀发如瀑布般流淌在树根下,丝丝缕缕都沾着野草枯黄,沾着寒寒夜露,让人惋惜秀发蒙了尘。
她的红唇微启,似乎在梦中祈祷父亲早日康复。
她的身姿曼妙,曲线玲珑,被月光轻轻包裹,她也警惕环抱着胸口,仿佛和月光相拥。
也许这时候,也只有月光让她安心的拥抱。
清晨,鸟语花香中,蔡琰惊醒。
眼睛未完全睁开,就先爬到了蔡邕面前。
看到父亲呼吸平稳,她这才舒出一口气来。
又看到父亲躺着的地方,已经多铺有草垫,蔡琰感激看了赵云一眼。
“昨夜蔡大家睡得安好,你放心吧。”赵云安慰道。
“辛苦兄长了,你应该叫我起来的……”蔡琰感激不尽,脸上微红,为自己竟然睡得如此沉而羞愧。
她都没有醒过来,却让赵云守了自己父亲一夜。
她真该死。
可是,她也忘记了,她只是一个未满十六岁的女孩。
如此疲惫如此奔波,嗜睡是天性。
赵云满脸心疼,递上一碗白米粥:“先吃点东西吧。”
“我先去打点水,给父亲擦拭……”蔡琰边说边要站起来。
可是,突然一股晕眩之感袭来。
蔡琰被冲击得两眼一黑,整个人便向下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