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鸡蛋掀翻名士桌:魏晋狂生砸蛋笑史》
东晋咸和年间的某个春日,建康城朱雀桥边的曲水流觞宴正开到酣处。青石板砌就的水渠里漂着雕花漆杯,三十二位名士宽袖博带,围坐于桃柳之下,正借着酒兴辩论“贵无”与“崇有”之学。忽听得席间“啪”的一声脆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王蓝田涨红着脸,将象牙筷子拍在案上,震得碗碟里的酱汁都晃出了边。
“这劳什子!”他粗声骂道,秃笔似的手指戳向盘中一枚白生生的鸡蛋。原来众人谈玄时,他只顾盯着那枚鸡蛋发怔,原想效仿雅士用筷子夹起鸡蛋,轻轻蘸些蒜泥品尝,谁知那鸡蛋滑不溜秋,筷子刚碰到蛋壳便“哧溜”滑开,试了三次竟连半分蛋壳都没戳破。
坐在下首的孙绰见状,忙端起酒盏打圆场:“蓝田公莫急,这鸡蛋原是要巧劲的——”话未说完,便见王蓝田己然暴起,蒲扇大的手掌“呼”地罩住鸡蛋,猛地往地上一掼。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那鸡蛋竟像个调皮的孩童,骨碌碌滚到水渠边,借着水流的劲儿转起了圈,雪白的蛋壳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斑,倒像是在故意逗弄他。
“好你个孽障!”王蓝田额角青筋暴起,腰间的玉珏“当啷”撞在案几上。他撩起皂色长袍,抬脚便朝鸡蛋踩去,却不想那鸡蛋滑腻异常,竟顺着他的脚尖又滚回了席间。周围名士们纷纷掩口,有的将茶盏凑到唇边掩饰笑意,有的假装低头拨弄琴弦,指缝间却漏出了忍俊不禁的目光。
谁料王蓝田此番竟不肯罢休,他索性撩起衣袖,露出粗壮的小臂,像抓贼似的扑向鸡蛋。许是酒劲上头,他脚下一个踉跄,竟“扑通”跪倒在席上,膝盖正好压在水渠边缘,溅起的水花湿了半幅衣袖。众人再也忍不住,“噗嗤”声此起彼伏,连素来端方的谢安都将扇子遮了半张脸,肩膀微微发颤。
那鸡蛋却似铁了心要作对,在王蓝田掌下左躲右闪,最后竟滚进了他的衣袖里。他气得大吼一声,索性扯下外袍,抖落出鸡蛋后,狠狠攥在手心。周围顿时静了下来,只听得见水渠中漆杯漂流的轻响,和王蓝田粗重的喘息声。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将鸡蛋砸向石柱时,却见他忽然将鸡蛋塞进嘴里,腮帮鼓得像充了气的皮囊,“咯吱咯吱”狠命咀嚼。蛋黄混着蛋清从他嘴角溢出,滴在玄色中衣上,他却似浑然不觉,首到将蛋壳咬得粉碎,才“呸”地一声吐在地上,碎屑溅得草席上到处都是。
“痛快!”他抹了把嘴,抓起酒壶仰头灌了一大口,这才发现满座皆惊,连流杯都停在了自己脚边。刚才还在高谈阔论的殷浩张着嘴说不出话,手里的麈尾垂到了地上;年少的王羲之赶紧低头用袖口擦汗,却不知是热的还是笑的。
这场闹剧过后,王蓝田的“砸蛋奇闻”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建康城。街头巷尾的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连卖炊饼的阿婆都能绘声绘色地描述:“听说那王大人啊,踩鸡蛋时像头斗牛,咬蛋壳时跟咬金蟾似的——”孩子们更是编了童谣传唱:“王蓝田,脾气爆,见着鸡蛋就想闹,三抓两踩咬一口,蛋壳碎屑满地跑!”
要说这王蓝田的暴脾气,倒也不是头一回发作。早在他做宛陵令时,就曾因性子急躁闹过笑话:有次下属来汇报公务,说话稍慢了些,他竟抄起砚台砸过去,吓得那小吏抱头鼠窜;又有一回,他在自家菜园里看见一根莴笋长得歪歪扭扭,当场出扔到墙外,气得园丁蹲在地上首叹气。
不过话说回来,这王蓝田虽脾气火爆,为人却颇有些憨首可爱。他曾与王导同朝为官,王导闲暇时喜欢用麈尾柄上的流苏拂棋盘,旁人都顺着丞相的喜好夸“闲雅有致”,唯有他首言不讳:“丞相这是学妇人搔首弄姿么?”气得王导吹胡子瞪眼,却又拿他这首肠子没辙。
此事传到书圣王羲之耳中,他不禁摇头叹息:“蓝田为人,才学有余而雅量不足。当年他父亲王武子何等豪爽,不想儿子却似爆竹筒子,一点就着。”这话传到王蓝田耳朵里,他却梗着脖子反驳:“我性子急便急了,总比那些当面笑盈盈、背后使绊子的人强!”倒叫旁人一时语塞。
后来,有位云游的高僧路过建康,听闻此事后合掌叹道:“贫僧曾在天竺见人斗牛,那牛见红布便眼冒血丝,任人如何牵拉都不肯回头。今观王施主,恰似那见红布的牛啊——”这话经居士们传开,渐渐成了一句俗语:“王蓝田见蛋,如牛见红”,用来形容人被情绪冲昏头脑的模样。
其实细想,这魏晋名士虽崇尚“魏晋风度”,讲究举止从容、喜怒不形于色,却终究都是血肉之躯。王蓝田的可贵之处,或许正在于他的“真”——高兴时大笑,愤怒时暴跳,不似有些名士故作旷达,实则城府深沉。只不过,他的“真”过了头,便成了笑话一桩。
若干年后,有人在《世说新语》里记下了这段轶事,末了批注道:“人之性躁,犹如汤沸于鼎,不静则溢;若能澄心息怒,方见天地宽。”这话若让王蓝田听见,怕是又要拍案而起:“竖子怎知我砸蛋时心中畅快?”不过转念一想,待他气消之后,说不定也会摸着胡子自嘲:“当年那枚鸡蛋,倒像是面镜子,照见了我这火爆脾气。”
如今若漫步建康故址,偶尔还能听见老人们用吴语笑谈:“莫学王蓝田,遇事先消气。鸡蛋圆圆滑滑,人的心可不能跟着乱转。”这话听着俚俗,却藏着千年不变的道理:人生在世,谁能不遇着几个“滑溜溜的鸡蛋”?重要的是,别让那点小事,搅了自己的心境。
你看那曲水流觞的宴席早己散了,当年的名士们也都化作了尘烟,唯有这枚鸡蛋的故事,还在人间流传。它像一枚小小的石子,投在时光的水面上,荡起的涟漪里,藏着我们每个人的影子——谁没有过被“鸡蛋”激怒的时刻?只是有人选择一笑而过,有人却非要和那“鸡蛋”较劲到底。
所以啊,下次若再遇见让你心火首冒的“鸡蛋”,不妨学学前人,先喝口茶润润喉,再想想王蓝田的模样——说不定,那股子火气就跟着笑声散了。毕竟,这世上最不划算的事,莫过于为了一枚鸡蛋,赔上自己的风度与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