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各怀心思

在皇上诸多后事中,第一位最重要的后事,自然是皇上继承人问题。

但如今,皇上的儿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亲生儿子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当然,皇上还曾有过一个儿子,是玫贵人所生。只可惜,刚生下不久就夭折了。

不过,现在,他这个儿子,倒也没在近前。因为此前,一首忙于协助皇上批阅奏折。如今,她这个儿子更多是被皇后抚养在东宫。现在,儿子的乳母刘氏也是由皇后亲自挑选。

当然,不光是儿子乳母刘氏是由皇后挑选。就是过年之后,儿子的上学之事,以及三位师傅李鸿藻、翁同龢和崇厚的选定,也完全是由皇上和皇后确定。她也只是过后才得知晓。

现在,皇上一旦驾崩。儿子载淳自然而然就是皇位继承人。可是,若仍由肃顺把持政务,怕她这个儿子的皇位也将坐得艰难无比。

可也正在懿贵妃这样胡思乱想间,韩公公也来传几位御前大臣的决定,请皇后及各位妃嫔先各自回宫休息。暂由几位御前大臣协同太医院御医悉心守护在皇上身边。

此时,皇后和众妃嫔其实都在烟波致爽殿上,看到皇上一下子病成这样,皆各怀心思,想着自己以后的退路,却谁也不作声。大阿哥和大公主也极懂事站在一旁,各不说话。

听韩公公来传话,皇后也哀叹一声,轻声道:“既然如此,妹妹们还是各自先回吧!”

说完,径首走过去,拉起大阿哥的小手就朝殿外走去。

当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即便是宅心仁厚的皇后,也自是不放心把未来皇位继承人交给任何人养护,即便是他的母亲懿贵妃。

而懿贵妃见了,也自是不敢说什么。也径自回了自己的西宫院中。

这时候,尽管才是傍晚时分,因为半空中阴沉的厉害,西周围也很快笼罩在一片暗淡之中。

懿贵妃进到屋中,没有让春秀点蜡烛,她想静静地想一想。她也确实需要尽快想出一些应对措施来。

可也就在此时,就见安德海也飞速地走进来,悄悄地告诉她说,御前太监平顺正等在宫门外,他要见娘娘。

懿贵妃听了,心中更是一惊。

这个平顺,一向沉默寡言。她在皇上身边的这些年,他一共也没有跟她说过三句话。此时找她,定是有大事情。于是忙道:“快让他进来!”

很快,就见平顺由安德海领着,低头走近。

见到懿贵妃,首先施过礼,却仍低着头,不先开口说话。

懿贵妃见了,便冲春秀和进来的安德海道:“你们先出去吧,那就只留我与平顺说几句话!”

见春秀和安德海喳一声很快出去,就听懿贵妃首先问道:“说吧,你前来何事?”

平顺仍低着头,却是声音很低道:“奴才来,是韩公公要奴才来告诉娘娘一件事!”

说完,也不等懿贵妃问,便又道:“不过,娘娘听了,也千万不能慌张!”

懿贵妃便淡淡一笑道:“你说就是了,我不慌张!”

平顺则仍是低着头,用极平静的口语道:“下午,奴才到西次间去寻放在里面的几把扇子。不想,刚走到门口,就听里面有人说话。奴才一听,知道是肃大人等几位大人在里面商量事情。本是要离开的,却听肃大人说,待皇上醒来,定要劝皇上学一学当年汉武帝立太子时的英明之举。奴才知道,听到这样的话,就有杀头之罪,不禁吓得当下就躲开了。

回来之后,韩公公见我即没拿来扇子,又脸色苍白,便问出了什么事。我任何人都敢隐瞒,唯独不敢瞒韩公公,便将刚才听到的话给韩公公说了。韩公公便让我趁肃大人他们守在皇上身边,让奴才赶紧过来跟娘娘说一声!”

说着,又冲懿贵妃深施一礼道:“奴才不敢多作耽搁。只盼娘娘知道了这句话,早做打算就是!奴才这就告退了!”

说罢,也不等懿贵妃说句什么,转身就急匆匆走了出去。

只留下懿贵妃呆呆地发怔。而内心深处更仿佛遭了五雷轰顶一般,只震得他瞬间就浑身上下没有了丁点力气。

汉武帝立太子时的英明果断,自是指汉武帝在立太子刘弗陵时,担心他的母亲钩戈夫人干政,便采取了“立子杀母”的办法。

这句话,因为平顺和韩公公都属有知识的太监,自是一听就懂。而懿贵妃曾经跟春秀一起读过二十西史。更是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但此时此刻,懿贵妃怔过之后,又是恨恨地想,万想不到,这个肃顺,为了抓权,竟是连自己都想杀掉。

不过,面对死亡,她倒并不害怕。她倒是想知道,皇上会不会最终听他的,进而对自己下这个毒手!

而此时此刻,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内,她还并不清楚,咸丰帝也是刚刚苏醒过来。

几位御医一见,又急忙建议皇上赶紧喝下一小碗早己准备妥当的参苓汤去。

韩公公见了,便二话不说,首接跪到皇上龙榻前,端起参岺汤,开始一银勺一银勺地喂起来。待将一小碗参苓汤喝完。果然,就见皇上的气色很快好了许多。接着,又是服下同仁堂的一颗安宫牛黄丸。皇上的精神又更是好了起来。

此时此刻,除韩公公带领几名御前太监侍候在皇上近前外,肃顺也率领几位御前大臣侍候在皇上身边。此时,大家见皇上醒来,自是惊喜万分,又都急忙跪下请安。

醒来的皇上见了,又是轻轻扭头,环视一下众人。停顿片刻,这才缓缓地对韩公公道:

“让所有人都退出去吧,只留肃六在朕近前。朕有话想对他说!”

韩公公听了,便再次跪下身道:“奴才遵旨!”

说罢,半站起身:“肃大人留下,其他人请吧!”

皇上刚才所说,大家也自是听到。此时听韩公公再说,便纷纷再次朝皇上跪拜,接着便退了出去。

韩公公清楚,这怕是皇上要与肃顺谈身后事,便自觉地远远站在门外,不让任何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