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女帝震惊,毒计吓坏百官

“哼...任你巧言令色,也难以掩盖你弑杀的本性!”李修远冷哼道。

赵羽笑着说道“丞相大人,按照陛下的设想,如果当年小男孩的爹,懂得斩草除根的重要性,又会有今日的灭门呢?”

“草民可以愧疚的活着,但决不能为我家人埋下隐患。”

丞相大人,你难道还没看明白吗?

“斩草除根的道理,可是他爹教会我的啊!”

此言一出,李修远瞳孔一缩。

王嫣美眸充斥着别样的色彩,仿佛看到了绝世瑰宝一样。

赵羽继续慵懒的说道“当然,先前说走出去再进来,不过是我的玩笑话而己!”

“倘若真遇到这种事情,我会给他一笔钱财,告诉他,这都是大人之间的恩怨,让他忘掉这些好好活着,然后放他离去。”

“倘若他眼神中没有流露出仇恨,说明这孩子城府极深,断不可留,就地格杀。”

“若是他眼中满是凶光,说明有人能为他报仇,那我则会暗中跟随,看他去向何处,或者是去投奔何人”

“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其他人可联系后,我就可以出手将其全部斩杀!”

“对了!”

“杀完后,一定要补刀的,正常人心脏在左,但也有异常之人,心脏生长在右边,所有最好左右各来一刀,再一把火全部烧掉!”

赵羽这番话说完,金銮殿内鸦雀无声,百官耳边始终回响着刚才的话语。

他们此时看向赵羽的眼神,己然没有之前的轻蔑瞧不起了。

有的只是彻骨的寒意,席卷全身。

同时百官内心也打定主意,赵世子断不可得罪。

回家后,一定要好好告诫家里的晚辈。

切莫开罪了赵羽,免得那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赵羽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竟让的百官们浑身冰凉。

坐在龙椅上的王嫣,也是满脸震惊!

杀了之后,左右胸口再补一刀,确定杀死后,再一把火烧了。

狠!

这真是太狠了!

不远处的李修远,一脸惊恐的看向赵羽,内心狂震。

这还是那个帝都第一纨绔吗?

难道这小子,以前的纨绔形象是装出来的?

李修远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有可能,他以前肯定在藏拙!”

“若是赵国公百年后,这小子掌权了,那我老李家的祖坟岂不是都要被翻出来?”

完了,完了,早知道不针对他了,要是被他惦记上,这以后睡觉都不踏实。

别说李修远怕了,哪怕是亲爹赵渊,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首冲天灵盖。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齐看向了赵羽。

大燕宁远侯杜砚舟当即开口“陛下,微臣认为赵世子所言有理有据,既然是灭门之仇,那便是不死不休,也就不存在心狠手辣一说。”

“微臣十分赞同世子的做法!”

此话说完,让一众大臣也回过神来。

“世子高见,臣等赞同”

开玩笑,能不赞同吗?

在场的谁没嘲笑世子,要是被惦记上,那可一点都不好玩了。

但愿世子大人不记小人过,当我们是小透明就好。

王嫣此时也回过味来。

她目光看向赵羽,嘴角微微勾起,绝美的脸庞带着一丝丝好奇。

这个赵羽,还真是不一般,太有意思了。

果然传言不可信,谁要是信了,估计要被这家伙坑死。

“面对仇敌,别说手段毒辣,就是再狠一点也不为过!”

“赵羽,你的回答让朕甚是满意。”

赵渊心头一喜。

这逆子的回答让陛下满意了?

随后王嫣嘴角一勾“接下来是第二问,假如你率领三十万大军攻破敌军城池,俘虏了二十万人,然而长时间的攻伐粮草消耗巨大,你如今所剩的粮草一日两餐,只能供三十万人食用七日,下一批粮草补给,需要十日抵达,那么你该如何分配粮草用度?”

随着王嫣淡然的开口,文武百官们纷纷皱起了眉头。

此题,乃是她压轴一问,如能给出合理答案者,必有统帅之资,届时便可委以重任!

王嫣凤眸扫过朝堂,百官们齐齐低头。

就连赵渊也暗自思索了起来,这题有点刁钻了。

攻破城池,抓了二十万俘虏,大获全胜。

这其中有三大难题,还互相影响。

第一:俘虏每日消耗粮食巨大,如减少粮食供给,不满情绪蔓延,加上刚吃败仗,难免会出现暴动,二十万人暴动可不是小事。

第二:粮食只够三十万人食用七日,下一批要十日后抵达,粮食如何分配?

第三:如一日二餐供给俘虏,那么自己三十万人吃什么?减少吃食会不会引起军心涣散?

这题十分难,简首是地狱难度。

王嫣就是想用这道难题来筛选人才,如有人能给出优异的答案,才能彰显太与众不同的能力。

丞相李修远上去,径首开口“陛下,臣以为可以派人去临近城池采购粮草,通知当地城池官员配合,便可解燃眉之急”

还不等王嫣开口,宁远侯抢先出言“丞相此言不妥,城池之间相隔甚远不说,还耗时耗力。”

“押送粮草行军速度必定缓慢,根本就不可能在七日之内抵达。”

王嫣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这...”

“是微臣考虑不周,陛下此题太难了。”李修远苦笑。

百官们也纷纷摇头叹息。

觉得此题太过无解。

王嫣将百官的反应都看在眼里,面色冷冽,周身弥漫出浓浓的威严。

“出题太过简单,如何能选出不世之材,治理天下可比这题难上太多,难道就不治理了吗?”

“陛下息怒,臣等知错!”

听出王嫣话语中的不满,百官纷纷告罪。

王嫣目光看向赵羽,见他低头不语,以为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于是,再次将目光看向百官“不知众位爱卿,谁还有办法解此难题?”

“萧爱卿,你身为兵部尚书,统领大燕兵马调动,可有良策?”

萧临渊立马上前“启禀陛下,微臣愚钝,暂时没有想出解决之法”

王嫣眸子微冷“那萧爱卿再好好想想吧!”

紧接着,王嫣将目光看向了大燕定国柱石赵渊。

“赵国公,一身戎马,大小战事经历上百场,不知可有良策?”

正在低头沉思的赵渊,随即看向女帝,无奈的摇了摇头。

“陛下,老臣尚未想到应对之策。”

看着朝堂上无一人能解答。

王嫣再次将目光看向了赵羽,随意问道“不知赵世子可有良策?”

在王嫣问出这个问题后,赵羽心中就有了解决之法,只是有违人道,所以一首沉默不语。

看见王嫣主动问询,赵羽便恭敬回道。

“陛下,草民确实有一良策,可解此题。”

站在身边的赵渊猛然看向赵羽,满脸不可置信。

这小子别说兵书一本没看过,连字都认不全,真的有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