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航母舰队的远洋准备

随着周边领国相继纳入共和国版图,文志峰将战略重心转向了海洋。在军工厂的船坞区,巨大的干船坞里覆盖着防尘帆布,帆布下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那是共和国第一艘超级航母“龙骧号”的建造现场。

“陛下,‘龙骧号’的龙骨己全部焊接完成,”李洪掀开帆布一角,露出下方闪着银光的合金骨架,“采用了遗迹能源驱动的磁悬浮船底,理论上能在水面达到五十节的航速,比邻国最快的战舰还快一倍。”

赵梦瑶俯身查看船坞底部的轨道:“磁悬浮?这在水面上如何实现?”

“我们在船底安装了超导磁体,”墨辰从旁边的控制台抬起头,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磁场数据,“当通入遗迹能源产生的电流时,会与海水形成排斥力,让船体部分脱离水面,就像飞天战舰在空中飞行一样。不过目前还在测试阶段,担心强磁场会影响罗盘。”

文志峰走到动力舱模型前,巨大的玻璃容器里,一团蓝色能源正在缓缓旋转。“这个就是核心反应堆?”他问,“安全性如何?”

“我们在容器外包裹了三层玄铁-铅合金,”墨辰指着模型上的夹层结构,“最内层还有灵能符文构成的屏蔽场,就算航母被击沉,反应堆也不会泄漏。而且,它的能量足够‘龙骧号’连续航行三年不靠岸。”

就在这时,远处的海面上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快步走到船坞边缘,只见一艘试验艇在水面突然解体,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是‘破浪号’!”李洪脸色煞白,“他们正在测试磁悬浮引擎的最大输出!”

墨辰立刻冲向控制台,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磁场强度超过安全阈值,能量回路过载……该死!备用冷却系统没启动!”

文志峰眉头紧锁,看着海面上漂浮的残骸。赵梦瑶轻声说:“远洋航行充满未知,每一次测试都是在为未来的安全铺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必须更严谨。”

事故调查持续了三天。最终发现是冷却系统的一个螺栓因金属疲劳断裂,导致循环中断。文志峰下令将所有测试设备的螺栓更换为记忆合金材质,并在每个动力系统旁增设三重冗余保险。

“从今天起,”他在航母建造会议上强调,“所有舰载设备必须通过‘极端环境测试’:高温、高压、强磁场、甚至模拟被击中后的应急处理。我们的航母不是玩具,它将载着共和国的希望驶向西大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舰载机部队的训练也进入白热化。“青鸾五号”舰载型在“龙骧号”的模拟甲板上进行起降训练,飞行员们需要在剧烈摇晃的甲板上精准降落。一次训练中,年轻飞行员陈飞的战机在着舰时挂钩脱落,眼看就要冲入海中,他果断启动应急推进,战机擦着水面重新拉起,尾焰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弧线。

“好样的!”李明在指挥塔上鼓掌,“陈飞,你这一手比教科书还漂亮!”

陈飞驾驶战机盘旋一圈后再次降落,稳稳勾住阻拦索。走下战机时,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报告长官,不是我技术好,是‘青鸾五号’的应急系统给力。要是换成以前的战机,我现在己经喂鱼了。”

文志峰看着跑道上排列整齐的舰载机,每架战机的机身上都画着不同的图案:有的是咆哮的巨龙,有的是展翅的凤凰,还有的画着工人和农民的笑脸。“这些飞行员,”他对赵梦瑶说,“将是共和国第一批跨洋作战的勇士。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航母,更是亿万万共和国公民的梦想。”

赵梦瑶点点头,目光投向无垠的大海。在海平线的尽头,似乎有阴云正在聚集。邻国的间谍船最近频繁出现在近海,而更遥远的大洋彼岸,还存在着未知的文明和势力。“龙骧号”的建造,不仅是为了征服海洋,更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全球博弈中,为共和国赢得一张入场券。

夜深了,船坞的灯光将“龙骧号”的轮廓映照在海面上。文志峰和赵梦瑶站在码头上,听着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还有三个月,”文志峰轻声说,“等‘龙骧号’下水,我们就该准备跨洋远航了。七大洲……不知道那边的人,是否也在仰望同一片星空?”

赵梦瑶握住他的手,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无论他们是谁,我们都将带着共和的理念前往。不是用刀剑征服,而是用科技和文明对话。但如果有人想阻挡我们的脚步……”她看向“龙骧号”甲板上林立的导弹发射井,“我们的钢铁舰队,也随时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

星光下,“龙骧号”的舰艏高高扬起,如同一条即将入海的钢铁巨龙,蓄势待发。共和国的远洋梦想,正随着这艘巨舰的建造,一步步成为现实。而在更遥远的未来,当航母舰队犁开西大洋的波涛时,整个世界都将听到龙的传人共和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