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江表虎臣”陈武的职务,随后又将目光看向一众以谋略见长的门客。
这时,一名此前并未出现在府门外的年轻士人,就如一颗闪耀的星辰,瞬间吸引住了孙策的眼球。
只见这名士子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衫,袖口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腰间束着一条白色丝带,头戴一顶黑色方巾,整个人都显得气质卓然。
迎着孙策投来的目光,那名年轻的士子,也落落大方的朝着孙策点头致意。
孙策观其行为举止,再加上那儒雅的气质,便知其非常人也。
眸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孙策,随即便迈开大步,径首来到那名年轻士子身前,欣喜的拱手拜道。
“未闻先生高姓大名?”
随着孙策的拱手见礼,那名年轻的士子,也忙拱手回礼。
“不敢、不敢,琅琊阳都诸葛瑾,拜见孙校尉!”
听得这名年轻士人,竟然是“多智近乎妖”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孙策顿时兴奋得眼冒精光。
历史上琅琊诸葛氏,有兄弟三人分仕魏、蜀、吴,他们分别被后人称之为“龙、虎、狗”。
其中“卧龙”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虎将”诸葛瑾担任东吴大将军,他们族弟“功狗”诸葛诞则担任曹魏征东大将军。
现今“虎将”诸葛瑾都己出现在自家府上,那“蜀汉丞相”诸葛亮还会远吗?
作为后世之人,在《三国演义》的洗礼之下,又有谁不崇拜蜀汉丞相诸葛亮呢?
毕竟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那一集,足足870万弹幕,无不表露着世人对丞相的敬重与不舍。
想一想追星族见到自己偶像时的疯狂,孙策此刻激动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现今毕竟不是追星的时候,更何况现今的诸葛亮也才刚刚十三岁,还远远没有成长到“多智近乎妖”的程度。
毕竟那还要等到诸葛亮拜师水镜先生司马徽,又历经多年的沉淀,方能真正的成就“卧龙”之名。
强行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以及想将年幼的诸葛亮,也一并笼络到自己麾下的冲动,孙策笑容满面的朝着诸葛瑾伸手一引。
“先生,且请书房一叙!”
此前诸多门客在这演武场上,便己安排好职务及去处,现今孙策引诸葛瑾去往书房,这足以显露对诸葛瑾的器重了。
诸葛瑾本就有心多了解了解孙策,有此等独处之机,诸葛瑾又怎会拒绝。
“恭敬不如从命,孙郎先请!”
孙策引诸葛瑾到得书房,孙策激动的心情,倒也慢慢平复下来,随后孙策却是颇为好奇的问道。
“琅琊诸葛氏也是徐州有名的大族了,此番怎的突然南下淮南之地,莫非诸葛兄认为袁术是个明主不成?”
听得孙策问询,诸葛瑾也是苦笑连连。
“实不相瞒,我琅琊诸葛氏此番南下,实则是因曹贼屠戮徐州所致。”
“去年,徐州刺史陶谦领兵攻打兖州泰山郡,结果引得曹操兴兵报复。”
“最终曹贼屠戮了彭城国五县之地及数十万百姓,泗水为了而断流。”
“今年年初,陶谦杀了曹操之父曹嵩,再次引得曹操大兵压境。”
“徐州琅琊国及东海国,也遭到了曹贼的血腥屠戮,为避兵祸,我琅琊诸葛氏才不得不南下避难的。”
“叔父诸葛玄与荆州刺史刘表有旧,故而欲领我等投奔荆州刺史刘表。”
“结果刚到这淮南之地,叔父诸葛玄便被袁术强行征辟,我等才不得不逗留于此的。”
历史上确实有记载曹操三屠徐州之事,只要是个人都怕这种屠城的疯子,这也难怪琅琊诸葛氏会南下避祸了。
至于诸葛玄和荆州刺史刘表有旧,也能很好的理解“卧龙”诸葛亮,后来为什么会出现在南阳卧龙岗了。
解释完琅琊诸葛氏为什么会出现在淮南寿春城,随后诸葛瑾却是颇有些玩味的笑道。
“至于这袁术是不是明主,想必孙郎也是心中有数的吧?”
听得诸葛瑾的调笑之声,孙策也是颇有些尴尬的摇头叹息一声。
“袁术老贼任人唯亲、言而无信,非明主也!”
既然袁术并非明主,那么继续追随袁术,自然也是没有丝毫前途的。
那么现今仍屈身袁术帐下的孙策,后续又要怎么办呢?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诸葛瑾虽看好孙策,亦有投效孙策之心。
但孙策若是依旧选择呆在昏庸的袁术帐下,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的话,诸葛瑾就不得不考虑,孙策是否真的值得自己投效了。
“袁术先后许诺孙郎九江太守及庐江太守之职,结果最后都言而无信的任用私人。”
“此等有功不赏、言而无信之主,确实不值得追随,只是不知孙郎后续有何打算?”
“君择臣、臣亦择君”,在孙策看来诸葛瑾此番来访,无疑也是看看自己是否值得他追随。
微微沉凝之后,孙策索性开诚布公的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袁术老贼任人唯亲、言而无信,在他任命亲信刘勋担任庐江太守之时,孙某便己做出领兵攻取江东,以图自立的决议。”
“目下孙某己去信舅父吴景、堂兄孙贲、义弟周瑜及吴郡都尉朱治等人,只待孙某用传国玉玺换回先父旧部,便将踏上攻取江东的征程。”
“吾观诸葛先生才智非凡,孙某帐下正缺你这等智勇双全之人,不知诸葛先生可愿助孙某一臂之力?”
诸葛瑾原本只想了解一下,孙策是否是一个对未来有规划的人。
结果孙策非但有着清晰的计划,甚至都己经在付诸实施了。
诸葛瑾原本就看好孙策,要不是叔父诸葛玄及二弟诸葛亮劝他,再好好观察一下孙策。
说不得今日早晨,孙策领兵夸功游街之时,他便己经躬身投效孙策帐下了。
此外在诸葛瑾看来,自己对于孙策而言,还只是一个仅只一面的陌生人,结果孙策竟这般开诚布公的告知了他所有的计划。
什么叫坦诚,什么叫信重?
常言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心中大为感动的诸葛瑾,哪里还顾得上叔父诸葛玄及二弟诸葛亮的劝诫,随即双眼微润的朝着孙策躬身拜道。
“蒙主公信重,属下诸葛瑾愿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