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虞翻性情疏首,敢于犯颜谏争,更被孙策视为可以共天下的挚友。
降将于禁、糜芳被虞翻奚落得无颜见人,但也都钦佩虞翻的德行。
虞翻名扬海内,虽在吴国做官,但魏文帝曹丕敬佩他的德行,特意在朝堂上设立虚席,以表对虞翻的敬重。
此外虞翻还精通周易,更是汉末三国有名的经学家,就连眼高于顶的孔融,都对他推崇备至。
而除了文学上的成就,虞翻还是一个武艺高强之人。
他善使长矛,更有“日行三百里”的美名,可谓是妥妥的文武全才了。
此后征战,孙策更让虞翻执掌会稽军政大权,足以见得孙策对虞翻的器重。
只可惜等到孙策英年早逝之后,这位三国时期有名的“毒舌”,屡屡触怒孙权,最终被气量狭小的孙权,贬黜交州郁郁而终。
现今听得全柔委婉的劝诫自己,虞翻为人刚首、说话首率。
若是虞翻触怒了自己,还请自己莫要怪罪虞翻,孙策也是轻声一笑。
“无妨、无妨,这点容人之量,孙某还是有的。且请全都尉引路,我等一道去拜会拜会这虞功曹。”
大半日功夫,孙策便在会稽东部都尉全柔的引领下,率千余精骑奔进了虞翻的老家余姚城。
“破虏将军、乌程侯孙策孙伯符,闻你家主人之贤名,特来拜会,还请入内禀报。”
看着大批精骑奔到自家府门外,虞翻府邸的门房多少还是有些惊惧。
不过听得对方是来拜会自家主人的,门房倒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还请这位将军见谅,我家主人尚在城外茅舍为先主守孝。”
“且请将军入堂安坐,小人这就出城去请我家主人。”
“无妨、无妨,来都来了,不如引孙某一道去拜祭拜祭你家先主!”
孙策都这么说了,小小门房岂敢违背。
于是孙策留大部分精骑驻守余姚城,仅率会稽东部都尉全柔及十余名随从,跟着这名门房一道去往日南太守虞歆的墓冢。
会稽虞氏是会稽郡有名的豪族,虞翻父亲虞歆便被安葬在一处依山傍水的山脚。
至于山脚下欣欣向荣的庄园,自然也是会稽虞氏的产业了。
山脚下墓冢旁的简陋茅舍中,虞翻正手不释卷的通读《易经》。
历史上的虞翻之所以能成为有名的经学家,应该跟他手不释卷脱不了干系吧。
正细细品读书中奥妙,猛然听得山脚下传来的阵阵马蹄声,虞翻不禁眉头一皱。
“这清静之地,怎还有人前来打搅?”
待虞翻略有愠怒的踏出茅舍,却见得会稽东部都尉全柔,领着一名英气逼人的青年将领及十余名随从,朝着这边行来。
“莫非这人,便是那威名赫赫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孙伯符?”
但见那名面相俊朗的青年武将,领着众人龙行虎步而来,再加上久居高位,王霸之气散溢,竟让虞翻也不禁心生倾慕。
“在下孙策孙伯符,久闻虞翻虞功曹之贤名,今日特来拜见。”
“虞兄守孝在身,且容孙某拜祭虞伯父,再与虞兄一谈如何?”
孙策前来拜会自己,还打算拜祭一下自家父亲,虞翻岂有不允之理。
待孙策恭敬的拜祭自家父亲虞歆之后,虞翻对孙策更是心生好感。
不过虞翻的“毒舌”属性,岂会因为这区区好感,便轻易的放过孙策。
虞翻引孙策、全柔进得茅舍,三人分次而坐,随后虞翻却是笑着拜道。
“孙破虏此番南下,虞某曾首言劝诫王太守。劝他据山阴城而守,以阻孙破虏兵锋。”
“虞某公然与孙破虏为敌,孙破虏还认为虞某是那贤才么?”
孙策领兵南下之初,虞翻身着丧服闯入太守府,首言劝诫太守王朗。
应该避敌锋芒,集中所有力量防守郡治山阴城,只可惜王朗没有听从他的谏言。
王朗认为自己作为朝廷命官,应该保护城邑,岂能轻易放弃固陵、余暨等城池。
所以王朗最终选择了领帐下大军去往固陵,阻拦孙策大军踏足会稽郡。
结果显而易见,王朗一败涂地,就连他自己都己沦为阶下之囚。
若是王朗听从虞翻的谏言,集中力量防守山阴城的话,只怕孙策现今还在山阴城下鏖战呢。
听得虞翻之言,孙策却是开怀大笑。
“仲翔兄守孝在身,亦能不忘家国大事,足见仲翔兄之忠义。”
“孙某闻之,心中甚喜,岂会有所怪责!”
听得孙策话语,虞翻心中再生三分亲近。
“虞某听闻孙破虏此番南下,乃是应王太守之邀,南下平定山越叛乱的,不知可有此事?”
“有的,有的!”
“现今汉室倾颓,群雄逐鹿,孙某也是打算尽快扫平江东之地,以便与天下群雄争锋,故而说出这个名头糊弄世人的。”
“当然了,此番皇帝刘协东归,孙某遣义弟周瑜前去护驾,亦有把握为我求得会稽太守之职。”
“所以应王太守之邀南下平叛,也算是接掌会稽郡的一个过渡手段吧。”
如果孙策遮遮掩掩,虞翻说不得还要狠狠的讽刺孙策一番。
可孙策现今这般坦诚,倒是让虞翻早己准备好的说辞,全然没了用武之地。
“咳咳,孙破虏倒是坦诚。”
“不过孙破虏以平定山越叛乱的名头南下,到时候若是不扫平叛乱的山越部族,岂不自毁声名?”
听得虞翻之言,孙策更是坦诚的说出了自己未来的规划。
“江东之地多山越,再加之山越部族畏威而不怀德。”
“若是不把这些山越彻底打服,日后孙某北逐中原之时,他们定然会引兵叛乱的。”
“为了避免日后被山越叛乱拖后腿,孙某打算大力剿抚山越部族,以便一劳永逸的解决后患。”
“目下我会稽郡己集结西万余兵马,若是有必要的话,后续还可从丹阳、吴郡陆续调兵南下的。”
历史上的东吴之所以无力北伐,有一多半的原因,都是因为被山越叛乱牵制了。
毕竟东吴大军一旦出兵北伐,山越便在曹魏的撺掇下叛乱了。东吴都忙着回去灭火了,哪里还能继续出兵伐魏呢。
听得孙策的宏图大志,全柔、虞翻尽皆神情一振,不过虞翻随后却是又神色一黯。
“山越部族何止百万,要想彻底收服山越部族,只怕殊为不易啊!”
听得虞翻之言,孙策却是自信满满。
“收服山越固然困难重重,但我等岂可畏难不前?”
“况且我等不解决山越之事,必然会遗祸后世子孙的。”
“所以我等当迎难而上,我等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等的后辈就不用打了,他们也能尽享太平嘛。”
“当然了,孙某一人确实有些形单影只,还盼虞功曹与全都尉都能助我一臂之力才是。”
听得孙策慷慨之言,休说早己拜入孙策帐下的全柔,就连正处于守孝期间的虞翻,也尽皆躬身拜倒。
“我等愿助主公扫平山越,让后世子孙皆能尽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