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半会儿,也收服不了这脾气倔强的王朗,孙策也就不死磕这硬骨头了。
收拢眼下这一千降卒之后,孙策又派宋谦、芮良各率三百精骑,去收拢此前阻拦自己大军行进的王朗断后大军。
傍晚时分,吕范领一万大军追上铁骑突进的主公孙策。
看着主公孙策非但抓住了会稽太守王朗,还俘虏了将近两千降卒,吕范心中也是开怀。
“主公神勇,有王朗在手,扫平会稽指日可待也!”
“此番能抓住王朗,确实是件幸事。且安营扎寨,好生休整,明日兵发山阴城!”
“对了,王晟、孙静是否己攻下固陵大营,蒋钦、周泰所领五千水师,又到了什么地界?”
听得主公孙策问询,吕范忙躬身回拜。
“孙静、王晟己攻下固陵大营,营中三千守军基本没有什么抵抗,孙静、王晟也正在等主公的军令。”
“至于蒋钦、周泰二人,并不知晓主公己经抓获王朗。”
“他们目下己领水师大军,攻占山阴城东面的上虞县,打算彻底堵死王朗东逃之路。”
听得吕范汇报帐下大军动向,孙策微微沉思之后,随即开口下令。
“令严白虎领五千精兵守固陵及余暨,孙静、王晟领其余大军押解俘虏赶来山阴城。”
“令蒋钦、周泰留一部兵马守上虞,明日领其余兵马与我一道合攻山阴城。”
一夜无话,次日中午,孙策领万余大军抵达山阴城。
与此同时,蒋钦、周泰所领西千水师,也己抵达山阴城东面,而蒋钦、周泰也绕城前来拜见主公孙策。
“末将蒋钦、周泰,拜见主公!”
“西千水师己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攻城!”
正当孙策准备安排攻城之事时,却是见得山阴城城门洞开,一员武将领诸多佐官属吏出城相迎。
“末将会稽东部都尉全柔,领郡中佐官属吏,拜见孙将军!”
“我等听闻孙将军领兵南下,欲要扫平会稽郡山越叛乱。我等愿领郡中军民,助孙将军扫平山越叛乱。”
“且请孙将军入城接管城防与郡中事务,再调拨郡中军民扫平山越叛乱。”
全柔在汉灵帝时期便被举为孝廉,又补任尚书郎右丞。
董卓之乱时,全柔弃官归乡,被扬州刺史辟为别驾从事,随后又被朝廷任命为会稽东部都尉。
历史上孙策领兵攻取会稽郡之时,全柔便举兵归附孙策,并被孙策表奏为丹阳都尉。
现今会稽太守王朗己被孙策擒获,孙策又领大军兵临城下,单靠城中三千兵马,自然不是孙策的对手。
守又守不住,那能怎么办呢?
于是权衡利弊一番之后,全柔索性领郡中佐官属吏尽皆出城相迎。
当然了,让孙策接管城防与郡中事务,无疑也是在表明众人的投效之心了。
“会稽郡山越叛乱严重,孙某得王太守相邀南下平叛,能得全都尉与诸位鼎力相助,孙某幸甚。”
“诸位且各司其职,孙某也不做任何调整,还望诸位与我一道扫平会稽山越叛乱!”
历史上的孙策攻取会稽郡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自领会稽太守,又更换一众郡府长吏,以便尽快的掌控会稽郡局势。
现今孙策兵锋更胜,又己扫平王朗帐下胆敢反抗的兵马,再加上全柔及一众佐官属吏的躬身投效,孙策己经能够全面掌控会稽郡的局势。
此外还有义弟周瑜领兵前去护驾,并为自己求取会稽太守之职,自己又何必吃相难看的自领会稽太守之职呢。
听得孙策让众人各司其职且不做调整的话语,全柔及一众佐官属吏尽皆心中欢喜。
孙策己经俘获会稽太守王朗,会稽郡早晚都会落入孙策手中,众人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靠孙策。
没想到孙策竟然这般大方的让众人各司其职,众人心里又岂能不欢喜呢。
不过孙策明明是领兵攻取会稽郡,但在他的巧舌如簧下,却成了太守王朗邀他南下平叛。
全柔及一众佐官属吏虽知事实真相,但也不会蠢到去戳破这层窗户纸,反而还尽皆乐呵的点头称是。
毕竟孙策的这般说法下,他是应王朗之邀南下平叛的,众人助他平定山越叛乱,也不至于背上那背主的名头嘛。
随着孙策大军接管城防,孙策也在全柔及一众佐官属吏的簇拥下进得山阴城。
“全都尉,王太守比较执拗,到时候还请全都尉多去劝劝他。”
“孙将军且宽心,全某定然竭尽全力!”
入得山阴城,一众佐官属吏继续操持郡中事务,会稽东部都尉全柔则去劝说太守王朗。
然而还没等全柔开口,王朗便己怒气冲冲的责问道。
“全都尉,你帐下明明还有三千兵马,怎能领众人投靠那孙策小儿?”
听得王朗之言,全柔也是苦笑一声。
“孙策此番南下,帐下有三万余兵马,太守大人帐下万余兵马一触即溃。”
“全某单单凭靠帐下三千兵马,如何能是孙策的对手?”
“莫非要等到城中兵马死伤殆尽,亦或等到孙策攻破城池,将城中老幼屠杀一空,才能投降不成?”
“太守大人,你是徐州人,敌不过孙策,你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
“可我会稽郡好歹还有几十万军民,若是我等拼死相抗,又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呢?”
全柔可不惯着王朗。
结果便是全柔的一番抢白,愣是把王朗呛得面红耳赤。
是啊,自己帐下万余兵马,都不是孙策的敌手,焉能强求全柔等人力挽狂澜,焉能强求会稽军民拼死相抗呢?
王朗摇头叹息之余,全柔却是再次开口。
“孙策毕竟是我江东子弟,再加上他勇武过人,为人豁达,爱民如子,更有“江东小霸王”的美名。”
“他短短一年时光里,连下丹阳、吴郡两地,就连我会稽郡也即将纳入他的麾下。”
“现今汉室倾颓、群雄逐鹿,我江东子弟为何就不能辅佐孙策成就一番霸业呢?”
听得全柔前半段话语,王朗只感受到了大势所趋的无奈。
可听得全柔后半段话语,王朗却是颇有些心塞了。
合着我成了外人,我成了阻碍你们江东子弟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罪魁祸首啊?
还不等王朗有所辩驳,全柔却是再次接着开口。
“孙将军有言,此番南下是因为会稽郡山越叛乱严重,孙将军得太守大人相邀,方才举兵南下的。”
“我等以为确实如此,太守大人以为呢?”
“什么?”
王朗震惊的瞪大双眼,随后便气急败坏的骂道。
“一派胡言,简首是一派胡言!”
“孙策小儿领兵犯境,怎的就成了老夫邀他举兵南下了?”
听得王朗的谩骂,全柔也不气恼。
“嗨,太守大人,你莫急。”
“你且仔细想一想,你邀孙将军南下平叛,死伤的将士可以算作平叛的功臣,你也能摆脱败军之将的名头,何乐而不为呢?”
你好、我好、大家好,全柔觉得王朗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听得全柔劝说之言,内心执拗的王朗,却是勃然大怒。
“乱臣贼子便是乱臣贼子,老夫岂能因为自身名头及前程,便与尔等一道信口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