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东莱太史慈

小半个月时光,除了曲阿、丹徒两地之外,吴郡其余各地皆传檄而定。

此外此番领军北上,孙策领两万大军及五千降卒,随后又收编了吴县五千兵勇及三千水师。

借着收复吴郡各县的时间,孙策也大力整编降卒,扩充军力,最终编练出三万三千大军。

九月初,己经基本掌控吴郡形势的孙策,再召一众部将及佐官属吏议事。

“吴郡己平,但尚有刘繇、笮融盘踞于曲阿、丹徒二地,孙某欲领大军征讨。”

“以吴郡太守朱治领三千精兵镇守吴县,以郡丞许靖、功曹陆儁、吴县令顾雍等一众佐官属吏佐之。”

“孙某当亲率三万大军,会合督军中郎将吴景等部,征讨盘踞于曲阿一带的刘繇、笮融所部。”

“待扫平刘繇、笮融所部,再与诸位摆酒庆功!”

主公孙策有雄心壮志,朱治、许靖等人自然也不会拖了他的后腿。

“主公且宽心,我等定维护吴郡安定,此外再祝主公旗开得胜!”

且不提朝着曲阿行军的孙策、吴景大军,此时的曲阿城中,向来镇定自若的扬州牧刘繇,却是颇有些坐不住了。

“孙策先坏我大将张英性命,又连破我横江津、当利口大营,甚至还抢夺了我牛渚大营囤积的海量钱粮军械。”

“此后短短月余时光,又攻破了重兵把守的秣陵城,就连樊能、薛礼二人,也都遭了他的毒手。”

“现今你又说,他与朱治合力击杀了许贡,掌控了吴郡大局,更打算与吴景领五万大军合攻我曲阿?”

“刘某苦心经营的扬州局势,大半年时光,便只剩下了曲阿、丹徒两地。”

“难道这孙策真是刘某的克星,这真的是我迫逐吴景、孙贲的报应么?”

随着大军压境,压力暴增的刘繇,也不禁变得有些不自信了。

听得主公刘繇的抱怨之言,他帐下幕僚许劭忙好言开解一番。

“主公乃朝廷任命的扬州牧,吴景、孙贲二人不听主公号令,主公没杀了他们,都己经是主公法外开恩了。”

“他们不思主公恩德,反而倒打一耙,只要是个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谁是谁非的。”

“不过当下要务,还是整兵备战,迎战来敌才是。”

抱怨有用的话,沦为傀儡的汉献帝刘协,只怕早就中兴大汉了。

听得许劭之言,刘繇吐出一口浊气之后,也是连连点头应是。

“主公帐下尚有两万精兵,若是据城而守的话,孙策、吴景即便有五万大军,只怕也只能望城兴叹的。”

“对、对、对,子将所言有理。且将丹徒兵马尽皆撤回曲阿固守,此外再令笮融也一道领兵赶来曲阿。”

丹徒八千精兵撤回曲阿倒是无妨,可要让在丹徒休整的笮融,也一道领兵赶回曲阿,许劭就不禁眉头一皱了。

笮融败退回吴郡之时,诈称孙策领大军日夜攻城,樊能、薛礼不幸战死,他也是艰难突出重围,方才领败军撤回吴郡的。

自家主公刘繇心思单纯,也就那般轻信了笮融的鬼话,还让笮融屯驻丹徒好生休整。

可创办过“月旦评”,阅人无数的许劭,还是有几分识人之明的,他哪里能听信了笮融的狡诈之言。

毕竟笮融、薛礼二人合兵一万,孙策也才万余兵马,哪能那般轻易的被孙策攻破城池?

此外突围而出,孙策不会衔尾追杀么?

在孙策大军的追杀下,还能逃出六千大军,这本身就很可疑。

而且薛礼、樊能尽皆战死也就算了,薛礼帐下的将校也尽皆战死了,这不是开玩笑么。

只可惜许劭向自家主公提出这些疑点之时,自家主公刘繇或许出于某种考虑,最终都选择了忽视。

现今听得主公刘繇欲召笮融协防曲阿,担心笮融狼子野心的许劭忙拱手一拜。

“主公,笮融心怀叵测,只怕不会听命行事的。”

“无妨、无妨,只要他能领兵前来,刘某多与他些钱粮军械便是。况且多一份兵力,我等也多一分胜算嘛!”

主公刘繇虽然有些病急乱投医,但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

许劭见此,也是无奈。

于是许劭在躬身领命的同时,也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那笮融若是领兵前来助战,便让他屯兵城外,到时候再多与他些钱粮军械如何?”

“嗯,也好、也好,还要劳烦子将调拨钱粮军械了!”

许劭前去调拨钱粮军械,刘繇帐下另一名谋士却是上前谏言。

“主公,樊能、张英己逝,前来投奔的太史慈多有勇武,又是主公同乡。主公何不以其为大将,统御兵马对抗孙策呢?”

听得帐下谋士之言,刘繇却是颇为惋惜的摇了摇头。

“子义(太史慈,字子义),若是名门出身,用他倒也无妨。”

“可他偏偏出身寒微,刘某若是用他,许子将(许劭)会笑话我的!”

太史慈明明有大将之才,可自家主公偏偏执拗于他的出身,那名谋士也不禁摇头叹息一番。

离开刘繇的中军大帐,怜惜太史慈才干的谋士,径首来到太史慈的营帐。

看着太史慈眼眸中期待的眼光,这名谋士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主公门户之见颇重,又担心许子将笑话他,故而不肯用子义为将!”

听得谋士之言,眼眸中满是失落的太史慈,却是故作坚强的笑了笑。

“无妨、无妨,我寸功未立,也不好居那大将之位。”

“且待我杀敌建功,献贼首于主公帐前,再谋求主公重用便是。”

待那谋士离开之后,时年二十九岁的太史慈,却是不禁怀疑起自己投靠同乡刘繇的抉择到底对不对。

太史慈与刘繇一样,都是青州东莱人,太史慈年少之时,便己担任东莱郡奏曹史。

当时青州州府与东莱郡郡府有纠纷,欲要送奏章到京城有司进行裁定,且有司裁定,谁先送到谁有理。

于是太史慈用计毁去州府奏章,又将郡府奏章送到京城有司,完成了郡府交托的使命。

为了躲避州府可能的报复,太史慈不得不避祸于辽东。

孔融就任北海相之时,听闻了太史慈的事迹,很是赞赏太史慈的为人。于是多次遣使慰问太史慈的母亲,并送去很多礼物。

青州黄巾肆掠,太史慈归乡之时,听得母亲说起北海相孔融被黄巾贼寇包围之事。

为了报答孔融的恩情,太史慈匹马求救于平原相刘备,最终助孔融解了黄巾之围。

待得知同乡刘繇担任扬州牧之后,为了实现人生抱负,也算声名鹊起的太史慈,最终决定匹马南下投奔刘繇。

本来以为凭借自身勇武及同乡的身份,能够得到刘繇的重用。

结果迎来的却是门户之见,太史慈又岂能不心伤呢。